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积极防范新冠疫情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返回列表
查看: 407|回复: 0
收起左侧

积极防范新冠疫情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8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8015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6-23 09: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邢晓荣  李楠  田甜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远超出预期,截至4月27日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00万例。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全球粮食供给、需求和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近期部分国家采取“自保模式”限制粮食产品出口或增加储备所引起的市场波动只是前奏,目前疫情持续蔓延的整体势头并未扭转,对全球经济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远未结束,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风险越来越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高,进口占世界十分之一以上,尽管目前口粮供求总体宽松,但用于养殖和加工的农产品进口量大,猪肉等肉类产品对进口的依赖也在提高,需积极防范近期疫情对全球农产品市场和粮食安全的冲击,尽早谋划,以超常规更大力度政策措施积极应对。
  从市场条件看,目前全球粮食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价格相对稳定,不具备爆发全球粮食危机基础
  (一)全球粮食产量稳定,美国新一季农业生产受疫情影响有限。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均处于疫情大爆发阶段,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截至5月9日累计确诊已超过100万例。其中小麦主产州德克萨斯州和华盛顿州累计确诊分别25321例和13686例,大米主产州加利福尼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分别为45175例和27068例,玉米主产州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分别为45883例和15961例,大豆主产州除上述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外,俄亥俄州16325例。
  相比而言,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因需大量人工劳作受疫情影响较大,而粮食作物属土地密集型产品,各主产国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受疫情影响有限。据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近期的种植意向报告显示,疫情并未影响目前正处于春播期的农民种植决策,预计2020年度美国玉米种植面积9700万英亩,同比增8%;大豆8350万英亩,同比增10%,22个州意向种植面积增加或保持不变;小麦种植面积小幅下降1%,约4470万英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农业部(USDA)和国际谷物协会(IGC)最新预测,2019/2020年度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相对稳定,不会因疫情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上述三机构对小麦产量预测均达7.6亿吨,较上年度增长4%以上;玉米预测产量约11.4亿吨,FAO预测增长1.8%,USDA和IGC预测小幅减少1%左右;大米预测产量约5亿吨,与2018/19年度产量基本持平;大豆预测产量约3.4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其中FAO和IGC预测减幅约5.9%,USDA预测减幅约4.7%。
  (二)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与2007—2008年粮食危机时相比大幅改善。库存消费比是衡量粮食安全的关键指标,FAO认为全球库存消费比最低须达17%~18%才能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从FAO近期预测看,2019-2020年全球谷物贸易量4.2亿吨,库存量8.6亿吨,分别比2007年增加54%和97%,谷物库存消费比30%,比2007年提高10个百分点,小麦、稻谷库存消费比均达35%,比2007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
  (三)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大豆、玉米和小麦现货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分别由今年1月份的387.2美元/吨、171.8美元/吨和224.5美元/吨降至3月份的372.3美元/吨、162.4美元/吨和209.1美元/吨,分别小幅下降了3%、2.4%和6%。从长期趋势看,目前全球谷物价格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较低的位置,在供求关系相对宽松背景下短期内急剧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现阶段全球粮食贸易基本正常,疫情影响有限
  一是已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多为临时性且部分已取消。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4月底已有20多个国家因新冠疫情对农产品贸易采取限制措施,其中有12个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但均为临时性的。越南在对水稻生产与库存进行了一周评估后取消了临时限制大米出口政策,哈萨克斯坦也在3月底取消了面粉出口禁令。
  二是主要出口国积极鼓励粮食出口。目前,除俄罗斯限制粮食产品出口外,主要粮食出口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正常贸易流通的影响。美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推动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实施,多个农业协会通过美国驻华大使传递合作意向,强调不会限制出口。巴西修正了疫情封锁令,允许Faria、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和中粮集团等全球性贸易公司外运产品。阿根廷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粮食生产和出口不受影响。俄罗斯虽发布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但对主要出口市场欧亚经济联盟内的伙伴仍保有一定量配额,影响较为有限。
  三是全球海运指数截至目前保持良好。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BDI)月虽环比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未对正常贸易构成限制。巴西海关数据显示,1-3月其大豆出口量呈快速增长趋势,3月1332万吨,其中对华装船量1000万吨,创历史单月新高。美豆方面,据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的一周,2019/20年度(始于2019年9月1日)出口检验总量累计约3418.6万吨,同比增长6.2%。
  我国需积极防范的几个风险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大程度改变和推翻了疫情暴发初期人们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影响的基本判断,全球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和暴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风险依然很大。我国高度重视疫情对农产品价格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坚实的粮食生产储备能力为全国人民端牢饭碗提供了保障。但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高,国际市场对国内传导性强,需高度防范疫情全球蔓延和防控趋于常态化带来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一)积极应对疫情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冲击。相较于农产品产量,现阶段更应关注疫情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冲击。全球能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仅33个,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全球80%的粮食流通掌握在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靠进口保障供给。随着疫情持续扩散,若部分国家采取愈加严格的防控措施,有可能导致物流中断、交易停顿,危及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引发粮食市场短期供需结构性矛盾。近期这种不利影响已开始显现,正处于收获季节的巴西大型农场出现用工难、主要港口工人在岗数量不足等问题;阿根廷农场和谷物交易中心向食品加工厂供应大豆减半,部分港口已暂停港务活动。
  我国九成以上大豆进口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九成高粱进口来自美国和阿根廷,六成以上食糖进口来自巴西等南美国家;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我国对肉类产品的进口需求持续扩大。今年是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实施首年,我国自美国进口需在2017年进口额基础上增加125亿美元,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对我国提出了更高挑战。为此须及早防范疫情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一是要密切跟踪国际市场形势,分析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妥善做好供应链中断的应对预案,通过设立专门粮食进口基金,抓住目前物流基本正常和市场价格尚处相对低位的时候,加大进口和储备力度。三是抓紧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油籽、肉类、谷物、棉花及水海产品等采购计划,掌握进口主动权和主导权。
  (二)高度防范主要粮食生产国限制出口引起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潜在风险。历次全球粮食危机的教训表明,危机的引爆往往并非市场供求关系造成,而是各国政策干预过度。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国家为满足国内需求纷纷自保,出口国限制粮食外运,进口国担心价格上涨降低关税、拉高需求,市场原有供求关系被人为打破,价格被急剧推高,造成全球性粮食危机。从历史教训看,当前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措施引起全球粮食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近期越南、柬埔寨等国相继宣布暂停大米出口导致全球大米价格仍出现迅速上涨,由1月初的445美元/吨增至4月初的579美元/吨,涨幅超过30%,为近7年来最高水平。若其他粮食主产国家效仿跟进,必将进一步推高世界粮食产品价格。目前的粮食问题与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不同,目前全球粮食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尽管主要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可能性很小,但近期一些苗头值得警惕。如主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宣布在6月之前将农产品出口量限制在700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3%的哈萨克斯坦限制小麦出口。我国除大豆外其他主粮产品自给率高,现有出口限制措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粮食安全,但绝不能忽视其对粮食市场带来的扰动。
  为评估主要国家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对我国主要粮食的市场扰动程度,我们测算了包括极端情形的三种情况,即美国对大豆、玉米和小麦采取3个月(目前国际上采取出口限制措施的最短时间)出口限制的极端情形。根据测算结果,在美国不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全球贸易维持现状的背景下,我国大豆、玉米和小麦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根据今年以来价格走势,未来3个月国内大豆价格将上涨1.3%,玉米上涨0.1%,小麦下跌2.4%。在美国对现有一半粮食产品出口采取限制3个月背景下,预计我国大豆价格将上涨24.4%,玉米35.9%,小麦17.9%。在美国完全限制粮食产品出口3个月背景下,国内大豆价格将上涨50.4%,玉米上涨79.5%,小麦上涨39.3%。粮食价格非正常暴涨不仅会冲击我国粮食安全基础,还会带动其他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并冲击实体经济发展。
  对此,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跟踪监测,管理好输入性粮食不稳定预期和风险,谨防市场恐慌、抢粮囤粮。加强国际粮食安全与贸易政策协调,确保全球农业与粮食供应链安全有效运转,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机构开展的援助低收入、贫困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避免出现全球性恐慌抢购潮。
  (三)提早防范全球超常规量化宽松政策潜在影响。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采取的强刺激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大量国际投机资本大肆炒作粮食减产预期,引发市场恐慌,推动国际价格全面上涨,最终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其教训是深刻的。目前疫情全球流行带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更胜于金融危机,全球政策环境超常规宽松,很多国家酝酿新一轮刺激政策。粮食本身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品,具备被再次炒作的可能。大量国际投机资本可能会利用疫情防控导致物流中断、出口限制等,通过引导舆论、制造行情,伺机炒作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市场,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从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酿成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直接威胁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
  近期金融市场波动对粮食市场价格强烈扰动信号已经出现。因欧美疫情恶化,美股分别在3月上中旬出现四次熔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价格数据显示,玉米、小麦和大豆期货价格同期急剧波动,其中与金融市场走势最为密切的玉米期货价格由3月4日的152.5美元/吨降至3月18日的132.5美元/吨,两周时间的降幅高达13.1%。
  对此要早做预案,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抓紧补齐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短板,加强和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建立高效安全可控的农产品应急供应保障网络。强化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高大豆等大宗进口农产品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及时发布信息等积极引导市场行为,把风险防控在前端。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70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