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胡洁(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超乎预期,对整个经济带来了系统性的变化,全球实质上已进入危机关口。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全球疫情蔓延引发的经济危机,不是简单的供给、需求、投资、供应链断裂的危机,而是发端于经济领域,并向金融领域传导,如果疫情不能及时控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
一是经济停滞引发债务违约风险加大。
全球疫情蔓延和防控措施导致经济休克式停摆,企业经营受损,经济下行,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企业陷入困境,资产负债表失衡,陷入技术性破产的窘境,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流动性,可能引发企业债务违约。居民债务也同样存在违约风险。经济的大幅下滑不可避免会引起失业率的大幅攀升,居民收入大幅下降。虽然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并恢复生产,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各国经济停摆,直接导致全球总需求的急剧收缩,全球产业链的崩溃,将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外汇、房地产等途径向中国传导,消费、投资、需求、进出口均受冲击,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国内企业偿债压力上升。
二是政府部门财政风险加大。
COVID-19疫情及其金融经济影响将导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比率大幅上升。随着产出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的幅度将更为急剧;必要的卫生支出以及为支持个人和企业而采取的税收和支出措施也将带来直接的财政成本。此外,财政补贴和注资以及担保和其他或有负债虽然能够支持金融和非金融企业,但也会造成一定的财政风险。
三是银行韧性面临挑战,特别是中小银行风险提升。
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债务违约现象将会持续增多,导致金融机构坏账增加,银行资产质量将会恶化,银行的韧性面临考验。特别是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着资本充足率压力,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加大金融体系脆弱性,或引发市场潜在的一些长期风险。
四是信贷紧缩加剧,“金融加速器效应”强化。
为抗击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央行给市场提供流动性,银行拥有更多的资本和流动性,但随着企业部门债务杠杆升高,评级下调、违约风险上升,金融机构的可贷对象、放贷意愿降低。企业受外部需求大幅下滑及供应链断裂的影响,叠加修复受损资产负债表,减少资本开支,由此导致信贷紧缩,加剧经济活动的放缓。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了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通过抵押品和外部融资溢价渠道导致信贷收缩。因此,居民部门受财富效应影响缩减消费支出,企业部门受托宾Q效应影响投资大幅减少,进一步冲击消费和投资。最终,信用风险上升、信贷紧缩,流动性停滞,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五是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冲击国内经济稳定。
自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超预期蔓延以来,各国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球避险情绪快速升温,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暴涨暴跌,风险资产收益大幅下挫,导致财富大幅缩水;全球金融市场步入流动性紧张局面,导致美元指数急剧上扬,资金回流美国,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稳定承压,由汇率引发的外债风险上升。境外金融市场的巨幅波动、资本外流加速,将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造成极大的冲击,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宏观层面的稳定,由此对经济形成负反馈,将进一步加剧恐慌情绪的蔓延,促使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互传导强化。
长期来看,无限度量宽和超低利率的刺激政策将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债务杠杆上升,全球债务负担持续增加,金融脆弱性不断提高。
克服当前危机的重点是防止经济危机持续,遏止其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势头。为此货币、财政和金融政策应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一是加大政府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直接财政补贴,帮扶受疫情冲击的家庭和中小微企业,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适当提高政府赤字率和专项债额度,支持中小企业和新旧基建投资,从而稳定总需求和提振企业信心。
金融政策重点将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资产购买力度、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支持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央行小幅继续全面降息的动能增加,以对冲国内外不确定性;继续定向或全面降准,增强中小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和降低资金成本,以缓解国内信用收缩压力;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定向信贷工具力度,适度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精准滴灌、支持不同特定主体的流动性需求,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
继续采用结构性定向工具向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流动性。首先,对于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但需资金扶植或者补贴的重要投资项目,应由政策性金融覆盖。为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建议扩大政策性贷款的规模,放宽融资条件,对于经济效益好、商业担保措施完善的项目应给予积极支持。其次,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性担保,发挥融资促进和风险分担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实现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常态化。积极鼓励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成长,特别是旨在服务中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的非银行机构;加快推进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放宽民营银行准入,让更多机构进入金融市场,包括外资有序地进入,扶持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优化金融结构,增加市场竞争,用此市场化的金融业态来倒逼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从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形成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四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抓紧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坚守科创板定位,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深化新三板改革,促进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债券市场产品工具创新,加大针对危机应对产品、中小企业债券产品的供给;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完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五是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密切监测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对股市、债市、汇市的实时监测,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阻断跨市场、跨区域、跨境风险传染,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切实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进一步扩大与有关国家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规模,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本币结算;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等;研究探索人民币回流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合格机构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加快外汇外债管理方式改革,研究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扩大银行业支持“走出去”的外汇资金来源。加强征信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区域征信体系、区域金融信息披露管理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