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赵明富(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农村局)
——安吉“横溪坞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浙江省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全县近80万亩家庭承包毛竹林,一直是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资源。近年来,受国际竹产业低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安吉县的毛竹收购价格持续走低,长期处于低位徘徊(从原来的每百斤45元下跌到23—26元),大部分竹农的利润微乎其微,极大地影响了30万安吉竹农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竹贱伤林”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安吉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完善安吉县毛竹林经营权流转的意见》,鼓励竹农从单一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2019年恢复每年1000万元的林道建设补贴,又出台了《安吉县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方案》等政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要让毛竹增收,还需竹农和当地村社的共同努力。
其中,安吉县横溪坞村立足村情民情,从探索改革竹林经营机制入手,拓宽思路、大胆创新,通过规范组建毛竹股份合作社,让毛竹“涨价”、竹林增效,摸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竹林股份合作经营新路,开创了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股份合作,抱团经营
横溪坞村共325户1080人,有林地1.03万亩,其中竹林7000亩全部承包到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随着毛竹价格大幅滑坡,家庭承包经营毛竹效益大大下降,部分偏高、偏远的承包竹山的竹农甚至放弃经营。
对此,村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5年初,村“两委”与村民代表一起深入农户走访,探索如何解决毛竹林效益差问题。竹农普遍反映,竹林投入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紧缺,林产品不能及时下山等,迫切需要改变单独、分散的家庭经营机制,实现抱团取暖。竹农们对成立合作社热情很高。
2015年3月,村委会先后召开了3次动员会,邀请县林业局领导讲解股份合作方式、效益及成功案例,并带领村班子、党员骨干到外地参观考察;4月,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和户主会,统一思想、层层发动,最终98%的村民达成入社共识。
2015年8—10月,村里聘请24名村民,分成6个组上山,对每支毛竹进行实地丈量尺寸。为避免遗漏、重复和不公正现象,各组间在全部量好后,又互换小班号,对毛竹逐支进行实地复验。3个月的上山清点基数,终于将6800亩毛竹山上的近20万支毛竹全部计量准确,仅人工工资就支付了18万元。
量好毛竹尺寸,折算成股份,经承包户签字同意后,合作社的基础工作全部完成。2015年11月,正式召开合作社设立大会,并注册登记,对分散在户的毛竹林,实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入社竹林6784亩,占全村竹林的97%,入社农户297户,占总户数的91%。
多管齐下,成效显著
合作社成立4年多来,凭借规模优势降低了人工砍伐成本,提高了毛竹销售价格,利润比农户单独经营高出许多。同时,合作社从原先单一经营竹材向三产融合转型,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1.注重培育,完善设施。2016年以来,合作社投入43万元,对竹林进行劈山抚育;投入11万元,修复了林道,解决了一家一户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降低了林产品的下山成本。
2.开源节流,节本增效。合作社将毛竹砍伐作业承包给专业砍伐队,由于作业规模大,通过竞价,砍伐费用比单家独户降低2元/百斤。同时,合作社与周边拉丝厂签订长期竹材供应协议,收购价平均每百斤高出市场2元。仅这2项,就为竹农每年增加28万元净收益。
为加强管理,合作社成立初聘请了1名执行理事和1名兼职会计。在毛竹砍伐和冬笋采挖时节,合作社再临时聘请1名老党员管护山林,其他日常管理工作由村干部无偿兼管。经过2年运行,村干部完全熟悉了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工作,为减少合作社开支,2018年起不再聘请执行理事,所有社务都由村干部兼管。
3.综合开发,增加收益。合作社成立后,开展竹林综合开发,每年增加净收益152万元:一是开发冬笋。基于合作社竹林有大小年的特点,2017年合作社围绕冬笋做文章,注册“孝海竹珍”冬笋品牌,每年生产冬笋近3万斤,销售30多万元,净收益15万余元。二是拓展游客挖笋体验。从2017年11月起,合作社组织游客开展挖笋体验活动,每年净收益3万元。三是加工毛料。合作社成立前,农户的毛料销售除去加工费用后,净利润几乎为零。合作社成立后,买了2台毛料加工机,租了4亩场地,自己干起了毛料加工,当年毛料、竹梢、竹叶3项就净收益13.7万元。四是竹林租赁。2017年,杭州天然居养老中心向合作社租赁竹林186亩,租金500元/亩,年租赁收入9.3万元(养老中心租的只是绿色环境,竹材砍伐收入仍归合作社)。2018年,该养老中心扩建,租赁面积增加到2000亩,每年为合作社增收120万元。五是发展林下经济。2018年,在县林业局技术指导下,合作社在毛竹林下套种中草药40余亩,为增收又添一条途径。
4.竹农外出打工增收致富。合作社年年分红,竹农从合作社获得的收益比自己经营增加了30%—40%。同时,竹农不再依赖靠山吃山的传统型林业,可安心外出创业打工。如今,全村至少有100多名壮劳力外出打工,年增净收益500多万元。
合作社有了好效益,也凝聚了竹农们的心。现在,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征地、拆迁等工作再也没了阻力;毛竹山也不是“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了,碰到盗挖冬笋、随意砍竹私用等情况,竹农都会“管闲事”,第一时间报告给村里。2018年,县林业局在全县宣传推广“横溪坞模式”,指导其他村的毛竹林流转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年第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