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传统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转型要求
返回列表
查看: 675|回复: 0
收起左侧

传统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转型要求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1-23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王文强 陆福兴

  01 传统农业大省湖南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在党中央强有力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和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湖南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农业业态多元化趋势已经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形势的变化,湖南农业也累积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大宗农产品数量地位突出,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湖南虽然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7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的62%,但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者实行直接补贴,实施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强对粮、猪主产区的奖励和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湖南农产品的数量供给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量不断创出新高,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突出。2016年,湖南稻谷产量为2602.3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58%,稳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猪肉产量为43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2%,居全国第2位。油菜籽、柑桔、茶叶、棉花、麻类、甘蔗、蔬菜、淡水鱼产量多年居全国前列,为全国的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湖南的农业生产结构没有随着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消费需求从侧重数量转而侧重质量、品种、花色、品牌,档次化、个性化、多样性消费趋势不断增强,而湖南传统的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一是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中,农业为主。2016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78.4亿元,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分别占63.6%、6.7%、22.5%、7.2%,农业占绝对份额,与2006年相比,农业增加值占比上升6.5个百分点,牧业产值下降6.1个百分点,这与当前肉、蛋、奶、水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不相适应。二是种养结构中,粮猪独大。种植业以粮食为主,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83.54%;畜牧业以生猪为主,猪肉产量长期占肉类产品总产量的80%以上;水果业以柑橘为主,柑橘产量长期占水果总产量的45%以上;水产业以鱼类尤其是四大家鱼为主,鱼类产量长期占淡水产品产量的90%以上,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特色作物、特种水产、牛羊等农产品供给不足。三是农产品品种结构中,低品质居多。水稻以品质、口感不占优的籼稻为主,库存严重;蔬菜以大宗低档菜为主,旺季过剩;大部分橘园是上世纪70—90年代建立,柑橘品种严重退化老化,价廉滞销;60%的茶园是上世纪80年代前发展的,已处于老化期,量质齐降。四是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区域农业产业、产品相似度较高,特色优势不明显,长株潭都市农业区却是粮食、生猪主产区,柑橘与茶叶“遍地开花”、良莠不齐,区域农产品无序竞争、供求失衡较严重。
  (2)现代要素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但竞争力和效益偏低。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农业增产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由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投入,逐渐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劳动力素质提高等现代要素转型,农业现代要素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尤其是近年来湖南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实施了“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省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27%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每5—8年更新一次,一般增产都在10%以上,目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800家,规模以上休闲农庄4300家,累计认定家庭农场15749家、农民合作社55919个,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发证人数达到30352人,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35万亿元,进入全国七强,休闲农业实现经营收入320亿元。农业信息化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建立了统一的农村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研发了一批重大应用系统,推进了生产智能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培育形成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及企业,“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体”电商模式全面推广,涉农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现代要素推动了湖南农产品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市场竞争力与效益偏低的状况。一是农业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湖南农产品品牌偏少,截止2016年三季度,全省农产品 “三品一标”认证总数2965个,约为四川省的二分之一、不到江苏省的三分之一,“三品一标”产品年产量占同类农产品商品量不到20%,而全国已经超过40%,尤其是“一标”的数量在中部五省中最少。品牌实力不强,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很少,2016年中国十大大米、30个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湖南均榜上无名,100个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湖南仅2个;外销农产品量大,但未形成品牌效应。二是农业产业链条短、增效能力较弱。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尽管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规模大,但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领军型企业少,效益较低。2015年湖南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约为河南省的二分之一、湖北省的三分之二,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不到河南省的三分之一、约为湖北省的二分之一;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从事初级加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能力较弱。尽管休闲农业呈蓬勃发展态势,但规模仍较小,盲目跟风的多,同质化现象突出,特色资源挖掘不够,产业融合程度浅,综合效益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弱。流通领域中,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还比较滞后,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终端建设滞后,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省内80%-90%生鲜农产品仍处在常温下流通,腐损率高,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存在“断链”现象。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加大,湖南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实施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在105个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先后实施了7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43处大中型灌区、27处大型灌排站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97万亩,一半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旱涝保收,靠天吃饭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耕作,2016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1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6%,传统人畜耕作方式得到根本改变。着力推进农业园区与标准化基地建设,2013年提出建设1000个以上现代农业产业省级示范园,目前已经建成529个,据对300个农业特色园调查,园区实现农业年总收入162.63亿元,亩平年收入9930元;全省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以此为支撑,湖南主要农产品实现了连年丰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为湖南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当前湖南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一是耕地重用轻养,质量不断退化。湖南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宝贵。由于长期以来,过度追求产量,轻视耕地养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目前全省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67.7%,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只有3.07%,土壤酸化明显,PH值小于5.5的强酸性耕地土壤面积达2239万亩,耕作层不断变浅,平均厚度下降到13厘米左右。二是资源利用粗放,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湖南农业用水利用率低,九成以上水田采用传统漫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45左右;“高肥、重药”特征明显,主要作物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仅为29.96%、25.91%、36.65%,农药年施用量达12万多吨,亩均用量高出全国20%,农膜年使用量约8万吨,回收率不到80%。由于大量未利用化肥和农药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和土壤,加上部分区域规模化养殖的污染,使全省约四分之一的农田灌溉水和18%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三是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农业外源性污染加剧。在城市环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湖南工业、城市污染正加速向农村扩散,全省目前还有13.3万多公顷重金属污染地需要治理,受工业与城市污染的耕地超过1420万亩,遭受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的农田近300万亩,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达10万亩。日益严重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危及湖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4)政策支持三农力度持续增大,但农民增收压力加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强农惠农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统筹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十二五”期间省财政累计安排奖励资金70.8亿元用于调动产粮大县种粮积极性,累计投入78.4亿元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出“财银保”合作贷款试点,支持建成覆盖全省的融资担保体系,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分别达到20个、29个,“两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49.6亿元;农业特色保险品种增加到19个。二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推进粮油“千亿产业工程”,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扶持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2家、农机合作社1471家、家庭农场10020户,组织了1002名农业农村专家和9097名科技人员开展为农服务;在6个区县开展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在3个县开展了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14个县改革试点已经完成。三是农村产权改革有力推进。探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2536.9万亩,耕地流转率达4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流转林地1490万亩,国有林场改革完成;浏阳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资兴市和武陵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均取得较好成效。四是精准扶贫深入实施。“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扶贫支出累计达到107.2亿元,年均增长25.6%,形成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在97个县整体推行了扶贫小额信贷,贫困人口减少561万人。
  强有力的支农政策使湖南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空间不断拓展,但对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撑作用有限,新形势下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加大。一是农民的经营收入增长幅度快速下降。近年来,农业的劳动力、土地、生产资料、技术等各种要素投入成本不断快速上涨,而受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湖南主要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小,农民经营收入提升趋缓。2014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11.8%,2015年增长幅度下降到7.5%,2016年进一步下降到5.8%。二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传统行业投资放缓、产能过剩部门优胜劣汰、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这对劳动力素质和专业技能较低的劳动力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湖南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受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工资收入增长难度加大。2014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1.3%,2015年增长幅度下降到10.5%,2016年进一步下降到9.5%。三是农民财产收益空间狭小。由于湖南在农村资产产权方面的诸多改革仍然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农民拥有的资产和资源难以变现,财产收入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2013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3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仅14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下降到1.20%。[22]受此影响,2016年,湖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的趋势被打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3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3元,增幅为8.5%,与城镇居民相同,农民增收的形势十分严峻。
  02 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湖南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精细农业,是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市场化经营方式为依托,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作制度优势,以生产特色、优质、健康、高附加值农产品为目标,有别于大农场规模经营的低耗、高效、精致、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细农业的关键是现代科技的支撑,即依赖于现代科技对传统农作体系进行改造,从而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与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高效的产出,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成本,维护环境;核心是精确细致的管理,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使资源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农业功能得到拓展,产品适应市场需要;目标是实现高竞争力与高效益,即健康、优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农业的主要产品,适应乃至引领市场消费,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走精细农业的道路对于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区域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发展精细农业不仅是传统农业技术方式的变革,也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快形成组织形态优化、技术装备先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精神、适应经济新常态、立足湖南实际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1)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湖南具有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环境。湖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森林资源充裕,河流湖泊众多,适宜动植物繁衍。独特的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孕育了湖南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精耕细作技术经验和农业品种资源,全省现有种子植物5000多种、畜禽约270多种、经济鱼类40余种,地方特色农产品众多。且湖南北靠长江、南邻两广,毗邻港澳,具有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拥有“六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三纵三横”普速铁路网,交汇于长沙的京广、沪昆、渝厦高铁,全球空港百强的黄花国际机场。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优越的区位交通相结合,为湖南农业走出湖南、走向全国甚至全球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湖南人多地少,根据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人均耕地仅0.9亩,为全国人均耕地的59.2%,还有相当部分耕地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湖南还有一半人口为农村居民。且湖南大部分地区为山丘地形,山原山地占51.22%,丘陵占15.4%,岗地占13.87%,平原仅占13.12%,湖泊水面6.39%。基于这一特征,湖南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必将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农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又要破解耕地条件的制约,应走有别区于平原地区规模化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因此,发展精细农业,通过把农业做细,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以最低的生产成本与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高效益;通过把农产品做精,以特色、优质取胜,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优势,建设独具湖南特色的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是湖南农业发展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的必然选择。
  (2)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转变,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主线,确立了中国农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总体要求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因此,与以往注重调整农业生产力结构、解决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不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生产力的调整,也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动能。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供给一直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但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同样十分突出,核心问题是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匹配,市场竞争力与效益偏低,导致去库存、降成本、减消耗的压力很大。未来一段时期必须突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湖南农业调整结构、优化品质、增强竞争力、提高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线。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改革的取向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扬长避短,内向挖潜,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湖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重要抓手。与传统小农注重自给自足、大规模农业注重产出数量不同,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根据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产业、选择产品,打造面向整个农产品市场的湖南供应基地,其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好湖南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从而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了有效推手。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立足点是生产特色、优质、健康、高附加值农产品,关键是通过精细化生产经营来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在全国、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从而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了着力点与突破口。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落脚点是形成与湖南省情相适应,以低耗、高效、精致、绿色为取向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以精确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从而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找到了有效途径。因此,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战略举措,为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方向与具体路径。
  (3)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部署推进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现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需要下大力气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的重大战略,主要目标是形成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发展可持续,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量和质的需求。
  湖南农业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但与工业水平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相比,农业的弱势特征仍十分明显,2015年,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均增加值仅为第二产业的15%,且这一数值低于全国7.3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水平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仍较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根据湖南人多地少的省情,从与湖南农业资源特征相近的发达国家与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走“小而精”的道路,发展特色、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根本出路。因此,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基于湖南实际与农业发展前沿趋势提出的战略决策,既是应对湖南当前农业突出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湖南农业未来发展的基本定位,是促进农业由“大”到“强”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全局性的战略举措。
  03 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目标与要求
  湖南建设精细农业基地,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在调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育主体、拓渠道上着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实现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1)主要目标。打造精细农业基地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可以实施分步走的策略,通过未来五年左右的努力,湖南作为全国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影响力应基本形成。具体目标包括:一是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全省粮食、生猪、蔬菜、茶叶、畜禽、油料、水果、水产、棉花、药材等主导产品向名特优品种转型,特色、优质、绿色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效益明显提升。二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优势特色农业的连片分布、专业化生产和区域错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新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基本构建起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农业品牌化水平明显提高。开发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地标性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发展一批知名企业品牌,打造一批农副产品国内知名品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数量快速增长,湘字号农副产品的影响力明显扩大。四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向精细化转型,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投入的质量和配置效率明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主导力量。五是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突破。农业生产实现“ 一控两减三基本”,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普遍推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六是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幸福感普遍提升。
  进而再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应形成具有鲜明湖南特色的“低耗、高效、精致、绿色”的精细农业发展模式,生产经营基本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优质农副产品的供给能力以及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主导产业、主打产品在全国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农业整体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湖南成为全国有显著影响、在世界有较好声誉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跻身国内发达地区行列。
  (2)基本要求。建设精细农业基地需要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强农业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突破口,以推进农业精细经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效益为着力点,以精确配置资源要素、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全面提升湖南农副产品的供给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供给格局。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解决湖南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产需对接”的产业结构,使供给侧结构和需求侧结构相匹配,是精细农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与首要任务。一是精准定位农业区域功能。在湖南这样农业地域特征鲜明的农业大省,要立足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强化全省四大农业产业板块功能定位,打造一批精细农业产业带,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优势特色农业的连片分布、专业化生产和区域错位发展;引导各地加强市场研究,细分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确定本地特色主导产业,形成特色各异、点线面结合、面向全国市场的农业产业集群。二是精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优化品种、品质为核心,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发展。基于消费导向着重发展与地方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名特优产品,大力开发区域资源优势明显、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区域地标农产品;充分挖掘湖南农耕文化底蕴,以农产品品牌经营为纽带, 大力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加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和提升粮食、畜禽水产、果蔬、林产、茶叶等千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传承农耕文化、民俗和民间艺术的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以此形成多业态、多功能、精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农副产品供给结构在品种、质量上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的需要。
  精细生产经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精细化生产经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效益,是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着力点和最显著的标志。一是以农业标准化为关键提升农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涵盖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标准示范县、乡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和质量监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二是以绿色生产为导向实现降本减耗。坚持精耕细作与现代新技术结合,全面实行清洁化生产,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行地力综合培肥、秸秆和畜禽粪肥腐熟还田,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循环水养殖等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引导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土壤改良修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地膜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工程,形成耕地质量提升长效机制。三是以社会化服务规模化为核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建设职业农民队伍,支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跨区域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构建“大产业小业主、小生产大服务”“企农”“社农”紧密联结的发展格局,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精细化经营水平。四是以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以卖全国、卖全球的理念调整市场建设布局和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地批发市场,重点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采集系统,打造多元化的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精准对接。
  精确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农业资源要素精确配置到综合效益最高的领域与环节,为提高湖南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注入活力、提供动能,是精细农业基地建设的客观要求。一是政策引导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突出将具有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的地域品牌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从激励种粮大县、养猪大县转变为激励品牌大县,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转变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化经营,从注重农产品的产量考核转变为注重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效益考核,促进农业资源配置由注重农产品的规模化向注重农产品的特色化转变。二是品牌建设集聚资源要素。创建湖南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品牌培育、认定、质量跟踪与保护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品牌化经营集聚;着力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进湘品入粤入沪入闽进京进港,支持优势品牌企业海外拓展,提升湖南农副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是科技创新带动资源要素。加强新品种选育繁育,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农机,提高主要农作物质量和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鼓励农业科技专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精细农业基地建设一线服务,鼓励科研院所与县乡政府、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合作,着力开发地方名特优产品品种,加强以生态种养技术为重点的新技术推广,推进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市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科技带动资金、人才向精细农业流动的良好局面。四是产权改革激活资源要素。深入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稳妥地推广土地入股、信托流转、土地银行等新型土地流转模式,推动土地经营权向经营层次高、经营水平高、经营效益高的精细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加快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份、农民变股东“三变”进程,激活农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2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