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陈建华:从以粮为纲到供给侧改革的重大转折
返回列表
查看: 2120|回复: 0
收起左侧

陈建华:从以粮为纲到供给侧改革的重大转折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377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7-21 1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陈建华(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农业发展长期坚持“以粮为纲”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解决了梦寐以求的人民的吃饭问题,正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从以粮为纲到供给侧改革,成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发展回顾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曾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保持了粮食生产持续增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坚持“以粮为纲”
  1949年,我国有5.4亿人口,粮食产量11318万吨,人均粮食208.9公斤。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一直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至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到30477万吨,人均316.6公斤。
  1.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粮食生产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52年,粮食产量达到16392万吨,人均285.2公斤,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
  土地改革以后,开始对农业实行社会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个体农业经济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时,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19505万吨,人均301.7公斤。
  2.“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叠加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大跃进”时期。那一年,北戴河会上通过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人民公社的制度是农业集体化的一种尝试,但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9年至1961年,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或者“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实际上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干旱灾害延续了四年,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1961年粮食产量13650万吨,人均仅207.3公斤,低于1949年人均208.9公斤的水平。
  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1962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有七千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1962年到1966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6年粮食产量21400万吨,人均287.1公斤。虽然粮食总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人口增加人均仍低于1957年的水平。
  3.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均粮食长期徘徊不前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遍及全国的造反、夺权浪潮,严重扰乱了农村的工作和生产秩序。农业学大寨运动出现了极“左”的做法和形式主义偏向。1967年至1969年,我国农业连续3年处于下降和停滞的状态。
  从总体看,由于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粮食生产还是保持了增长的势头。1978年粮食产量达到30477万吨,突破了30000万吨大关。但由于全国人口增加到9.63亿人,人均粮食只有316.6公斤。“文革”期间,全国人均粮食一直在300公斤左右徘徊。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虽然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49年到1978年粮食产量还是从11318万吨增加到30477万吨,增长2.7倍。在人口由5.4亿人增加到9.6亿人的背景下,人均粮食仍从208.9公斤增长到316.6公斤,增长1.5倍。但是,由于粮食短缺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国家仍然通过发放粮票控制粮食消费。
(二)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以市场为导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1979年开始,政府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对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加入WTO面临的新挑战,粮食生产从“以粮为纲”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转变。
  1.改革开放初期从以粮为纲到发展多种经营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仍然以解决粮食总量不足为目标,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到1984年底,全国99%的生产队、96.6%的农户实行了包干到户。粮食产量分别在1982年、1984年迈上35000万吨和40000万吨两个台阶。1984年,粮食产量40731万吨,人均390.3公斤,第一次出现卖粮难的现象。
  随着粮食大幅增加,1981年党中央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1982年,党中央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当前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紧紧跟上”。
  2.90年代初期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4624万吨,人均390.3公斤。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中指出,“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应当在继续重视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1993年,我国取消了粮票,并决定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重大转变。
  之后,我国粮食产量分别在1993年、1996年达到45649万吨和50454万吨。至1998年粮食产量达51230万吨,人均410.6公斤。
  3.1998年至2003年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发展形势做出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的判断,提出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为使农业生产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对农业结构调整中着力按照资源禀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但由于出现了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从2000年开始我国耕地面积、播种面积、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四个连年减少”。2000年至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分别下降到46218万吨、45262万吨、45711万吨、43070万吨;人均粮食分别下降到364.7公斤、354.6公斤、355.9公斤、333.3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连年滑坡。2003年人均粮食低于1982年348.7公斤的水平,下半年粮食价格普遍上扬,粮食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三)2014年开始工业反哺农业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从2004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重新聚焦“三农”问题,提出“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抓住了种粮农民增收的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局。”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指导下,出台了取消农业税,连续多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持续加大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指引下,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十四个丰收年,跨越了50000万吨、60000万吨两个台阶。2016年粮食总产量61624万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四)进入以消费为导向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召开了党的十九大,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人均443公斤,为以消费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中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建设高标准农田力度,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新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中国人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能不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党和政府面对的头等大事。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叠加造成粮食连续3年减产,严重影响到新中国建设的进程,许多人甚至因饥饿失去生命。1999年至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使粮食产量、人均粮食连年下降。这两次粮食生产出问题,都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训极其深刻。正是党中央及时采取措施发展粮食生产,并在21世纪初实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恢复和稳定了粮食生产,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不能动摇,抓好粮食生产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必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生产要避免多了“喊”少了“砍”,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立足国内解决粮食问题的立场要坚定不移,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丝毫不能放松,这是新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重要经验。
(二)发展粮食生产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大跃进、生产队核算、家庭承包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政策调整,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坚持“以粮为纲”、“摸着石头过河”,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农业生产特点看,需要处理好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的关系;从保护农民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看,需要既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又能促进农民增收;从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看,需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未来粮食生产的方向。
(三)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的产粮积极性
  粮食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必须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新中国成立后,出现四次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时期,都是党中央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成果。
  第一次是1949年至1957年,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19505万吨,人均301.7公斤,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72.3%、44.4%。
  第二次是1962年至1966年,党中央在总结“大跃进”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使粮食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与1961年相比,1966年粮食产量由13650万吨增加到21400万吨,人均粮食由207.3公斤增加到287.1公斤。
  第三次是1982年至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连续3年大丰收。1984年粮食产量跨上40000万吨台阶,达到40731万吨;人均粮食390.3公斤。
  第四次是2004年以来,党中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连年丰收的好形势。2013年以来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60000万吨以上,2018年达到65789万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思考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生产的历程,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可靠的“饭碗”。
(一)农业发展政策是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核心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四次粮食产量连年增长,都与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扶持政策密不可分;而出现农业滑坡或粮食连年减产,也与政策失误或忽视农业有关。“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农业发展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处于粮食供给不足的阶段,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政策具有时代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总结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出现粮食生产滑坡的失误不求全责备。这将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农业发展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更加坚定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自觉性。
(二)依靠科技进步是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稻矮杆育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新品种选育,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等等,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是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根本。我国农业资源短缺,水、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不高,生产结构失衡,不仅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由依赖资源消耗转到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来。
(三)夯实产粮基础是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保障
  我国人口多,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基础设施薄弱,耕地用养失调、负荷过重、土壤养分失衡、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较为突出。粮食增产能力受资源、环境制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保障。
  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通过沃土工程、休耕轮作、土壤修复等措施恢复土壤功能,改善耕地质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藏粮于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科学管粮节约用粮是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倾注了几代人的梦想和广大农民的汗水。为了保证口粮绝对安全,我国在农业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丰收来之不易。因此,加强科学管粮,提倡节约用粮,把到手的粮食管好用好,对于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建立粮食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互相沟通的管理体制和预警机制,促进加强生产、储备、调配等环节的协调管理。科学管理储备粮,减少因水分、病虫鼠害以及过期存化粮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加强科学普及宣传,倡导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社会风气,使之成为每个公民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
  “民以食为天”。当我们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仍然不能忘记饿肚子年代的艰辛。让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77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