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陈辉:“网格+调解”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返回列表
查看: 407|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陈辉:“网格+调解”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010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6-17 0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陈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系主任,南京智库联盟城市治理与政策分析研究所所长)


  —— 基于南京建邺区的调研
  创新“网格+调解”队伍机制
  “网格+调解”队伍机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实”,二是“专”。建邺的特色在于“实体化运行、专业化建设”。
  网格调解队伍的实体化
  全区640名专职网格员全部担任网格人民调解员,实现人民调解的“一格一员”制。充分发挥网格调解员人熟、地熟以及民情熟的优势,深入网格内的公共场所、辖区住户,排查矛盾纠纷隐患,了解重点人员动向,采集矛盾纠纷的苗头信息,并且通过“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及时上传,实现了分级分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社区网格主要负责一线排查、一线防范、一线处置、一线化解,简易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街道负责辖区较大矛盾纠纷化解,对于网格摸排信息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及时部署化解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各部门主要解决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负责重大矛盾纠纷的协调与处置。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分别每月、每半月、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商讨解决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交办、督办维稳事项,落实重点矛盾问题的化解,注重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
  网格调解队伍的专业化
  全区注册“政法网格员”1225人,人员主要来自政法委、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局、法学会等专业化职能机构以及律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机关承担着大量公共服务职能,要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在区委政法委的统一组织与协调下,1200余名“政法网格员”进网入格、扎根社区,运用“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因地制宜向居民开展法律法规的传播,充分发挥“政法网格员”在服务社区、矛盾处置、纠纷化解、法律宣讲等方面的职业优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政法网格员”与网格专职调解员共同担负着社区调解与服务的工作,定期开展慰问老党员、宣讲法律知识、看望孤寡老人、巡查重点人员、调解矛盾纠纷等活动,切实将法律与服务送进网格。
  “三官一律”与“五老”全覆盖
  “三官一律”(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政法网格员队伍覆盖建邺区每个网格,立足于专业优势,发挥好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着重做好开展网格调查研究、聚合网格资源力量、促进网格治理法治化、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支持和指导专职网格员工作、踊跃参与网格重大活动、加大政法工作宣传力度等工作。重视“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作为调解志愿者的参与作用,助力社会治理精准化,将社会要素与政法要素融入网格,形成多格合一、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生态。
  专职网格员精细化服务和“政法网格员”专业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实现“三动三群三题”,即专职网格员主动、“政法网格员”出动,经常互动;专职网格员建群、“政法网格员”在群,工作靠群;专职网格员找题、“政法网格员”接题,联合破题。实现业务进一步融合,做到网中有人、人负其责、工作下沉、责任包干。这有效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双赢效果,推动了基层社会善治的实现。
  创新“网格+调解”工作机制
  推进“网格+调解”工作机制的创新,以高科技为支撑、网格化为基础、铁脚板为落地,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闭环工作流程。紧紧围绕建邺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定位,以社区网格为基础、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为枢纽、服务管理为重点、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全面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激化、不上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级工单、闭环优化”的工作流程
  网格调解员通过走访与巡查,及时了解群众问题投诉与矛盾纠纷,获取需处理事件并形成工单,在1小时内录入“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网格调解员发现矛盾纠纷,及时予以处置;无法自行处置的工单,及时上报社区解决。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根据工单业务类型,将工单派发至街道相关科室,由科室负责网格工单处置的人员接收并及时处置。对于需要区级层面解决的问题,由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工单流转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由区级中心将工单派发至区相关部门处理。
  区、街道、社区以及网格调解员高度重视网格事件流转,治理主体立足自身解决问题,不回避、不上交矛盾。以7日为办结底线,对于三级以上工单,确保7个工作日内完成;一级二级工单,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网格工单的完成情况需要实时反馈至平台,形成网格调解的闭环优化流程。
  “人民调解小助手”助力网格化调解
  建邺区司法局依托“智慧法务”建设,深化人民调解智能平台应用,自主研发了“人民调解小助手”,将“智慧法务”的触角延伸到网格调解工作的前沿。“人民调解小助手”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将大量的源头信息浓缩为标准语言,使实时采集与智能识别同步进行。管理平台实时汇聚大数据资源,通过强化信息采集、分类调解、智能研判、督查考核和应急处置“五项”机制,实现后台应用与前端处置高度整合,建立以数据信息为主导、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和中期管控转变的纠纷调解模式。
  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理性界定,将实时采集与智能识别同步进行,实现“一次采集、全网流转、全员共享”的治理模式,从而为动态研制、预测预警和分类处置提供了大数据支持。按照预测预警的结果,以指挥调度和视频系统等多种信息载体,促使政法部门与基层一线直接对接。通过扁平化管理,切实增强联动处置能力,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提升网格调解工作应急响应能力和实战指挥水平。通过“人民调解小助手”中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数据库适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将社会调解与法治宣讲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网格调解工作效率,促使当事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知识,起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基层一线干部和网格调解员普遍认为:“小助手”虽小,但意义很大;支点虽小,发挥的作用却很大。
  民事纠纷调解的科学化流程
  建邺区政法委组织区信息中心、区大数据管理局、江苏智标标准认证有限公司等部门与企业共同制定《民事纠纷调解规程》,形成了基层综合治理的标准化流程。针对民事纠纷事件调解领域,经过广泛调研与科学论证形成调解一般民事纠纷的规范性章程,明确了事件发现、事件推送、调度与调解、结果反馈和综合评价的处置技术,制定了过程信息的追溯程序。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对矛盾纠纷调解处理的时间、效果以及群众满意度进行综合效能评价,具体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访问纠纷当事人,请当事人对社区、街道、区级相应职能部门以及调解员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从而不断提升民事纠纷调解质量,优化民事纠纷调解效果。
  创新“网格+调解”的保障机制
  “网格+调解”体现了中国之治的历史传承与制度基因,社会治理注重双赢和谐的人际关系。建邺区将调解作为网格化治理的重要载体,推动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通过创新一系列保障机制推动大数据精准赋能、网格化高效联动、“铁脚板”走进民心,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报告”。
  能力保障,全面优化网格调解的实际技能
  建邺区通过南京网格学院建邺分院开展系统化、实战化与专业化的网格员能力培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的矛盾调解业务实战培训。充分发挥莲花北苑社区人民调解员“周晓红工作室”的示范效应,由区网格办牵头,区司法局、区法院等专业部门联手,重点对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和社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业务、技能,以及心理辅导业务、法治业务培训。培训课程以法律知识(民法典为主要内容)、沟通艺术与技巧、应急管理与处置、心理疏导等课程为主,采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难题剖析、化解实操以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全面促进社区网格员调解能力的提升,在具体培训过程中高度重视深度学习法的运用。以系统专业化的培训与学习,将“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有机融合,在每个社区培养2—3名调解能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组织保障,全面落实网格调解的多部门联动
  建邺区网格办负责“网格+调解”工作的推进,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的会议,聚焦工作、分析问题,做好重大矛盾协调和处置,及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网格+调解”工作成效作为对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区公安局通过“网格+警格”促进社区民警和网格员良性互动,加强工作协调,共同开展网格巡查、采集基础信息、排除安全隐患、收集社情民意、推进政策法规宣传,协助化解矛盾,努力实现群体性事件“事前能预警、事中能稳控、事后能处置”。
  建邺区司法局负责协调“人民调解小助手”平台数据开放,实现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的数据共享。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网格员联动,积极开展网格调解员培训,推进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负责劳动、人事调解仲裁,依托网格对辖区内企业开展相关法规宣传,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关注规模以上企业破产、裁员等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相关问题,通过劳动关系咨询热线,进行一对一政策咨询和相关问题解答。  
  区法院建构“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全院60名法官、法官助理进驻60个社区网格,进行法律咨询与实务指导,与行业协会、企业、社区建立法律服务网络,开展风险治理评估,以法治化方式参与网格矛盾纠纷源头处理。2019年以来,区法院为160人次提供免费法律资源与诉讼代理服务,成功调解纠纷26起,获得了调解双方的满意。
  激励保障,全面提升网格调解人员的积极性
  建邺区将“网格+调解”工作成效作为对街道、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对社区、派出所、警务站调解人员不足的予以及时补充。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凡经核实的矛盾信息,每上报一条奖励20元,每成功化解一条奖励50元,对于上报重大矛盾、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成功调解重大矛盾成绩突出的网格调解员全面推行一事一奖政策,专项奖励500元至1000元不等,进一步激发全区网格调解员化解一线矛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感。
  “枫桥经验”的新样板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自批示,“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他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努力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南京市建邺区聚焦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大胆探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创新“网格+调解”治理机制,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了“枫桥经验”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新样板。
  2019年建邺区、街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社区调解组织共排查2728次,接待来访群众7172次,受理纠纷总数4044件,直接调解4044件,调解成功4044件,调解成功率100%。通过调解有效避免了民事纠纷处理不及时而转化为刑事案件,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3.1%。2020年上半年建邺全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916件,调解成功率100%,信访、群访以及出警率大幅下降,实现网格化服务满意率100%,群众安全感达99%,民生指数测评居于南京市首位。以莲花北苑社区为例,该社区系大型拆迁安置小区,共有6077户居民,其中1/3住户为出租房住户,外来人口、务工人员较多,房产租赁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持续高发。通过“网格+调解”的多元融合机制,莲花北苑社区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结合,2018年网格调解150起矛盾纠纷,2019年调解133起,2020年上半年调解51起,小区出警率由前些年的上百起降为目前的3起。作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建邺网格化社会治理实现了全覆盖,“网格+调解”成为维护社会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屏障,极大提高了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语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基层是矛盾纠纷源头所在,也是社会治理的立足点、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的着眼点。南京市建邺区将网格调解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重视多部门联动,充分发挥网格就地化解矛盾的优势,以问题为导向、技能为支撑,有效提供精准化服务,将矛盾“控制在萌芽、化解在网格、处理在一线”。“网格+调解”加强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与综合治理,从源头上维护社区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实现法治政府与社区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闯出了一条社会治理的新路子。(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1年5月第4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95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