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前国内生猪养殖已结束盈利周期,对玉米的需求大不如前,虽然进口玉米拍卖有所降温,但进口谷物及替代品供应充足,加之今夏北方玉米品质仍存在“风险点”,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压力仍大。
进入7月份以来,与炎热的天气相比,国内玉米市场面临多重考验,表现有点“冷”。一方面,饲料消费乏善可陈,深加工停产检修增加,短期不利于玉米消费;另一方面,美玉米进口“源源不断”,替代谷物继续唱主角。虽然中储粮进口玉米继续“降温”,但对市场预期存在利空作用。
国内现货价格跌势放缓
在经历7月初一周快速下跌之后,由于卖粮积极性受压,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环比明显下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跌势有所放缓,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有所反弹,华北玉米价格窄幅震荡。截至目前,黑龙江、山东部分企业玉米挂牌价周环比反弹10~40元/吨,黑龙江、吉林三等玉米价格为2590~2650元/吨,山东三等玉米价格为2810~2950元/吨。北方港口玉米集港价止跌反弹,辽宁锦州、鲅鱼圈港口15%水分二等新玉米散船平舱价为2680~2730元/吨。南方销区需求持续低迷,沿海进口谷物降价竞争现象普遍,仅一等集装箱低毒素玉米价格保持在2900元/吨以上。
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再降
据了解,因国内玉米走势偏弱和淀粉库存连续6周上升,近期国内玉米淀粉报价仍弱,玉米酒精报价局部下跌,玉米副产品部分反弹。以玉米挂牌价估算,近一周,黑龙江西部每生产1吨玉米酒精理论亏损增至402元,吉林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小降至21元,山东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增至146元。
7月份以来,市场消息称山东兴贸、恒仁、天力药业、鹏远等深加工企业计划停机10~20天,玉米淀粉行业平均开机率可能将跌破50%,酒精行业也正处于夏季轮休高峰期,使短期玉米消费雪上加霜。
自6月11日以来,进口玉米累计投放量已达35万吨,累计成交量10万吨,上周两轮拍卖成交率均进一步下降至10%。同时,广东港口进口大麦12月以前船期报价陡降至2250元/吨,较此前再跌100元/吨,进口饲用高粱沿海报价普遍降至2500元/吨以内,进一步抢夺玉米市场。
生猪养殖效益接近保本
截至目前,我国毛猪均价16.10元/公斤,周环比下跌0.87元/公斤,即5.13%;生猪效益区间为-100~100元/头,头均效益46元/头,同比缩水98.3%。虽然猪价跌势放缓,中长期看国内生猪产能恢复有利于饲用谷物消费,但当前替代品消费从未停步,多地仅剩小猪和母猪料中使用玉米。
为相应延长保质期便于南运,东北陈稻不脱壳或者在港口进行脱壳后掺混南运。前期400万吨托市麦和陈稻拍卖消息虽未落地,但通过饲料消化陈粮的“大方向”已是业内共识。
美玉米装运“源源不断”
据了解,截至7月1日当周,2020/2021年度美玉米继续对华装船40.5万吨;本年度累计销售233万吨,累计装船1767万吨,尚有566.1万吨未装船,2021/2022年度美玉米对华销售累计1074万吨,当周无新成交。
2020/2021年度美高粱出口对华进入“静默期”(已连续三周未装船);本年度累计销售695万吨,累计装船624万吨,尚有71.1万吨未装船。2021/2022年度美高粱对华销售累计92万吨,当周无新成交。不过,当前美国高粱连续三周停止发往中国,并不意味着7月份国内进口谷物到货量会明显减少。
业内人士反馈,6月份以来我国进口谷物集中到港已经造成部分港口积压,也成为当前国内谷物市场整体表现惨淡、部分粮商不得不亏本抛售的原因,且这一现象可能持续至8月份。
东北玉米品质再遇挑战
随着汛期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连续降水。其中,东北存粮玉米的品质再度引起市场关注。虽然暴雨对于当前田间的新作玉米而言利大于弊,但由于今年东北当地粮商存粮比例较高,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粮商成本,并导致霉变风险提高。
截至目前,国内北方玉米长势良好,辽宁和吉林地区已进入大喇叭口期,同时,今年东北雨水偏多的情况使得“十年九旱”的吉林和辽宁西部传统干旱地区玉米长势优于往年。
从产量角度来看,今年东北玉米丰产的概率正在上升,但未来天气对于玉米品质的潜在不利影响值得关注。其一,东北玉米7月份进入授粉高峰期,若遇到连续强降雨,不仅会导致单产下降,更可能造成玉米呕吐毒素偏高;其二,气象预报显示,今年下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或偏多,若北上台风显著影响华东及其以北地区,秋季台风明显活跃,玉米则可能出现类似于去年的大风倒伏、品质下降现象。(来源:粮油市场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