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湛(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利率并轨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本质上还是需要加快结构性实质改革和对外开放,释放经济活力,实现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和改善。
8月17日,央行颁布公告[2019]第15号文,宣布贷款利率并轨方案。这是继2015年10月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限制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的又一重要举措。我们的点评如下:
第一,完善LPR形成机制有利于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存的“双轨制”问题,有利于提高利率的传导效率,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基本上已经完全市场化,但在货币市场利率像信贷利率的传导过程中存在不通畅的问题。从2015年10月开始,我国的贷款基准利率基本上一直维持在固定水平,同时,部分银行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设置隐性下限,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像信贷利率传导的过程不通畅。完善LPR形成机制,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成“利率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未来贷款基准利率的重要性降低。另外,在央行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均有提及完善LPR报价机制,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所以,这次央行公布的贷款利率并轨方案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推出速度之快有点超预期,也说明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第二,新的LPR利率形成机制在报价方式、期限品种、报价行和报价频率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修改。一是报价方式由过去参考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改为主要在MLF利率的基础上加点,通过MLF利率将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打通,大幅度提高了LPR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二是期限品种在原有的1年期基础上增加了5年期,作为房贷等中长期贷款利率的定价参考标准。三是报价行由原来的10家大型银行增至18家,新增的8家银行为市场影响力较大和较为典型的中小银行,中小银行话语权增加。四是报价频率由过去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
第三,本次LPR利率改革并不等于全面降息,可能更多的是非对称降息。市场有部分观点认为新的LPR改革方案意味着全面降息可能有失偏颇,如果央行要全面降息的话,可以直接采用降息措施,没必要对LPR利率进行改革。结合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看,这次LPR利率改革可能更多的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至于房贷利率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下调。所以,本次LPR利率改革更类似于非对称降息,而不是全面降息。
第四,本次LPR利率改革的影响可能是渐进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细化措施出台。新的LPR利率改革方案只针对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可能政府是为了尽量降低由于银行存贷息差收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目前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而贷款利率放开,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银行揽储难度加大,大概率会使得银行的存贷息差收窄,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较大负面影响。如果银行为了追求更高收益,就要提升自身的风险偏好,对其风险定价能力有较高要求。现阶段只对新增贷款实行LPR利率,可能也是在大部分银行目前风险定价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降低息差缩小对这些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另外,本次的LPR利率改革方案,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期限品种较少、报价频次较低、MLF的交易对手主要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如何有效监管LPR利率报价等。因此,政府为了增强LPR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加大LPR利率对信贷利率的影响力,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细化的措施出台。
最后,利率并轨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本质上还是需要加快结构性实质改革和对外开放,释放经济活力,实现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和改善。否则,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不足、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很难提高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