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宋洪远等:中国小康思想的传承创新和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
返回列表
查看: 157|回复: 0
收起左侧

宋洪远等:中国小康思想的传承创新和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4413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10-19 0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宋洪远 魏佳朔(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从经济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相结合的视角,探究中国小康思想的传承创新和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小康思想的演进和理论创新
  “小康”一直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和百年夙愿。回顾中国小康思想演进和理论创新过程,小康理念从千年梦想到百年目标,小康社会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小康进程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古代先贤的千年梦想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大雅·民劳》开篇首句便提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小康”一词主要表示安居、安康,意在劝说统治者要体恤劳苦百姓,休养生息“小康”第一次得到系统阐述,是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中。书中记载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感怀于原始公有制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进而引申出东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社会背景,重在强调小康社会是一个在财产私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稳定﹑百姓生活富足的社会理想。
  自此之后,“小康”便逐渐演化成为古代先贤评判社会发展的一项标准。裴松之在《三国志·吴志·赵达传》中批注道,“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作者以“小康”的标准对照“酷乱”的现实,以此表达对三国时代生灵涂炭的感慨。《旧唐书》记载,唐睿宗评价自己“虽卿士竭诚,守宰宣化,缅怀庶域,仍未小康”,表达了对未能实现国泰民安“小康”盛世的遗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中对五代时期的后唐明宗评价道,“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以此肯定其在这一时期的治理成效(崔海英,2021)。
  在当时的诗词作品中,文人墨客也同样用“小康”一词来描述时代特征。杜甫在亲身经历了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这“一治一乱”的鲜明对比之后,有了《壮游》中“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的感慨。南宋诗人陆游则以“小康何敢望,生计且支撑”来表达百姓对殷实生活的向往。
  明清时期,“小康”开始成为统治者和老百姓共同追求的“治理盛世”。明成祖朱棣把“小康”作为治理天下的愿望和抱负,曾言“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也让“小康”为更多人所理解与接受。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丁前溪》中写道,“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中也提及,“先生得这‘银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由此可以看出,上至封建君主,下至平民百姓,小康思想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
  到了近代,小康思想除传承古意之外,在内容上也有延伸和拓展。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借“托古改制”的方式,主张通过变法维新,实现从“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小康)乃至“太平世”(大同)。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提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建设“足民食”‘“裕民衣’“乐民居’‘利民行”的社会。
  (二)当代中国的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就肩负起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逐步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1979年首次提出“小康之家”,以此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3。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这一发展目标,即中国20世纪的目标是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二大之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包含“温饱一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内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实现小康正式列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结合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实际,从生活资料、居住条件、文化生活、健康水平和社会服务方面对“小康目标”作出了更加详尽的描绘。全会对“小康水平”也作出了更为准确的界定“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在21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我国到2020年要实现的宏伟蓝图。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又作出了进一步的描绘。
  2012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胡锦涛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胜信心。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今后五年觉和国家合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号召全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理论指引与中国实践探索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2019)。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是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没有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力度,把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六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七大发展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成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大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陈锡文等,2021)。
  (一)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建设的光辉历程
  1.1978——1991年:稳定解决温饱问题。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逐步破除了约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从1982—1986年,中央连续印发五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1985年开始,对粮食等少数重要农产品实行国家计划合同收购政策﹐允许其余多数农副产品进行市场交易。198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放松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加快农业发展,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到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元,是1978年的5.3倍;恩格尔系数达到57.6%,比1978年下降10.1%。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下放对经济的计划管理权限,并同时增强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推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扩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到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倍,恩格尔系数达到53.8%;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小于60%,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2.1992——2001年:建设实现总体小康。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加快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投资和价格流通体制以及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国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试点,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先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和油票制度,废除统购统销制度。鼓励支持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解决了两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是1991年的3.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3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9.1%。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2002——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分配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明显提高,效益好的企业增加了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补贴,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民生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到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自2004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进一步放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限制,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有利保障(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5)。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到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89元,比2000年增长2.7倍;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比2000年分别提高12.4%、5.2%。
  4.2013——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金融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以来,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有机衔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韩俊等,2019)。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评估结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进步作用凸显。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2.46倍、2.57倍,“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全面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4位,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占37.8%、54.5%。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接近45%,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新格局。
  2.人民民主繁荣发展,法治体系更加完善。
  人民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得到加强,民主形式更加丰富。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员共有9191.4万名,基层党组织468.1万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宁吉喆,2020。“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实现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宪法》完成第五次修改,《民法典》正式实施,《立法法》作出重要修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各级政府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宪法宣传日”扩大为“宪法宣传周”,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3.公民素质全面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全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国民素质明显提升。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人学率达到85.2%、95.2%、91.2%,分别比2012年提高20.7%、3.4%、6.2%。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54.4%,比2012年提高24.4%,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全社会的文化娱乐消费增长,文化市场持续繁荣。2019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13元,是2013年的1.80倍。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642.66亿元,国产电影总票房411.75亿元,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品与服务生产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
  4.医疗养老更加便利,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医疗养老等各类服务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0年,全国共有医院3.5万个,比2012年增长52.1%;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66万人,比2012年增长64.0%。2019年,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和设施拥有床位803.6万张,每千人口民政服务床位数5.7张,分别比2012年增长78.9%、72.7%。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成。2020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61亿,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56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42亿,分别比2012年增长50.1%、12.1%。
  5.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到2020年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消费量提高至24.3%。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1%。“十三五”期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2018年单位GDP水资源消费比2015年下降29.8%。
  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全国337个主要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59.9%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地表水水质的优良(Ⅰ~Ⅲ类)比例为83.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完成“十三五”时期下降18%的预期目标。国土绿化事业取得新成绩,森林覆盖率超过23.0%,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四大沙地生态整体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三)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八以来,围绕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根据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评估结果,到2020年,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粮食安全充分保障,绿色转型进程加快。
  粮食安全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亿吨,连续6年保持在6.5亿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5734千克/公顷,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标准安全线。
  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升。从2016年起,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减少,三类主粮生产中的化肥与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比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市场紧缺的优质小麦品种播种面积提高至35.8%,优质早稻品种播种面积提高至46.2%,不断满足全社会“吃得好”“吃得放心”的粮食消费新需求。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小康短板补上。
  基本形成了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网。2019年,农村公路里程达到420.05万公里,比2013年增长10.98%。其中,县道、乡道、村道的里程分别达到58.03万公里、119.82万公里、242.20万公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到2019年,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了较大进步。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达到50%,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
  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鸿沟缩小。2020年,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9%,比2016年提高22.8%。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09亿,比2015年增长1.14亿;农村网民在全部网民中占31.3%,比2015年增长2.9%。
  3.公共服务供给增加,民生得到充分保障。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2019年,全国已有23个省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累计有2767个县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占比达到95.32%。到2019年,全国乡村共有高中学校740所,在校生人数达到82.9万人,高中专任教师共6.4万人,分别比2013年增长4.5%、1.7%和16.4%。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观。2020年,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1万个,比2013年增长6.08%。其中共有村卫生室61.0万个,门诊部(所)29.0万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别有3.6万个、3.5万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550元;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2018年起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9)。
  4.     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极大提升。
  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收入结构逐渐优化。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比2013年增长81.66%。其中,工资性收入占40.7%,经营净收入占35.5%,转移和财产净收入分别占21.4%、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比2013年缩小0.25。
  家庭消费品升级换代,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2019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61部、计算机28台、汽车25辆、空调71台、热水器72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比2013年增长83.2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7%,比2013年下降1.5%;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1482元,比2013年增长73.4%。
  5.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绝对贫困已经消除。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0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有保障。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2020年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2013以来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农村居民2.3个百分点。
  国定贫困县建档立卡户中,适龄少年儿童98.83%在校就学,0.26%送教上门。国定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9.8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0.14%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国定贫困县建档立卡户中,43.74%现住房或有其他住房实现居住安全,42.25%通过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14.01%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房安全(国家统计局,2021)。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炼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启示借鉴。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1.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终于如愿以偿。
  千百年来,建立一个安定富足的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希冀和期盼。但无论是在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还是在积贫积弱的近代,小康社会对于广大百姓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奢望和梦想。
  从稳定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稳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已经形成超过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0年人类发展报告指数》显示,从1990—2019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由0.499提高到0.761,年均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已经迈入“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不仅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关键一步。
  “小康”一头连着每个家庭和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小康梦”是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大踏步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3.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包括中国14亿人口在内,总数约为28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世界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人口数量翻了将近一番。20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2013—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经济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中国已经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从“跟跑”实现“并跑”到“领跑”。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吸纳能力、消化能力独一无二,各国都想在中国寻找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了中国需求仍将持续强劲释放,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拓宽道路选择。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还有发展模式创新和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等软贡献。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同于欧美国家的西方式发展道路,不同于“亚洲四小龙”的资本主义式发展道路,不同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式发展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道路选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对“历史终结论”和“社会主义失败论”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击。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回顾中国小康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理论创新、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和现实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的经验启示可以提炼概括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引,坚持强化各方面制度保障,坚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1.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小康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奇迹和共享式发展的社会奇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着力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感获得感。
  事实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在增长中减少贫困,在发展中实现公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走“共同富裕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2.坚持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引。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自从小康社会的构想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不断赋予小康社会更丰富的内涵、更高的实践标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小康社会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定位更加精准,举措更加到位。小康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小康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始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以全体人民的认可作为评价标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经得起历史检验。
  事实证明,小康理论体系既牢牢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又及时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是彻底的、科学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     坚持强化各方面制度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邓小平1979年明确提出小康社会的构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自始至终的领航力量,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东西差异大,城乡差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了各地区的协同协作,集中力量办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件大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避免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深等弊病(新华社,2019)。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才能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和优势。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坚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关乎道路、理论、制度的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小康”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烙印在集体意识当中。小康社会的构想一经提出,就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的强大精神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了一起。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动员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思想条件和文化基础。
  事实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全社会的价值认同与广泛参与。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社会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和突破,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加充分激发出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2050年,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四个全面”也有了新的表述,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又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来源:《农业经济问题》2021年第9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89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