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姜超等:对症焦虑 中国长短相济“稳预期”
返回列表
查看: 2635|回复: 0
收起左侧

姜超等:对症焦虑 中国长短相济“稳预期”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9-9 10: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姜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郁亮(万科集团董事长)王一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研究员)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并且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在当月工业、消费、投资等多项核心指标增速走缓,宏观经济承压,房地产市场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表态不啻为一剂“预期稳定剂”,蠢蠢欲动的房价再次走向稳定区间。
  时值中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部署提出一年。面对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焦虑,如针对房地产市场这般,阶段性派发“定心丸”已是中国宏观调控常态。稳预期尽管排在“六稳”最末,但却并未被决策层忽视,反而被不少人视为“六稳”达成的关键所在。
  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人们根据预期来选择行为,而人们的行为选择最终决定了社会与经济绩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会因预期而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预期具有自我实现机制,良好的预期往往会带来良性结果,反之亦然。
  稳预期靠的是政策定力所释放的明确信号。
  以房地产领域的预期管理为例,过去,每每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时,房地产便被用于刺激内需。短期稳增长效果的达成却潜伏着着房价大涨、金融风险累积等隐患。但此次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国内生产需求走弱,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等严峻形势,房地产政策基调依然维持不变,宏观政策定力彰显无疑。
  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表示,中央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使得房地产行业发展获得了一个真正健康稳定、可预测的市场环境。行业政策的稳定和可预测对企业来说是最好的消息,企业可以据此做一些长期的规划以及相应的安排。
  再如货币政策,从今年年初开始,全球央行不断开启降息模式,先后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择降息。其中,美联储在7月31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全球掀起的新一轮降息潮中,中国明确,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持定力,不搞“大水漫灌”。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剑平此前表示,“六稳”归根结底还是稳定预期,只有把实体经济的后顾之忧稳定住,才有更多时间关注科技和创新。货币政策是为了实体经济服务的,最好的货币政策应是平稳预期。
  稳预期还需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针对民营经济已完成任务需逐渐离场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曲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公私合营”等论调,过去两年,中国官方连续两次派出“定心丸”,以消弭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焦虑。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吃下定心丸、让他们安心谋发展。与此同时,金融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另一个关键“定心丸”是减税降费。从今年1月1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再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一系列减税降费不仅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还缓解了不少新中产阶层的焦虑情绪。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2万亿减税降费目标已实现近六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稳预期已成如今稳增长的重要前提。只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杂音噪声,才能引导好具有基础性的社会心理预期变化,避免市场出现误判,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稳预期不仅需要阶段性的“定心丸”,更需要中长期“稳定的政策”。
  以“改革的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经济社会之变,才能持续为市场主体注入信心。
  王一鸣表示,稳预期,最根本的在于加大改革力度。只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才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这就要求加快对稳预期有重要影响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并让改革举措真正落地。
  姜超认为,稳预期的关键,还在于保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对于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政策要坚决贯彻。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