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减税降费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望实现双赢
返回列表
查看: 180|回复: 0
收起左侧

减税降费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望实现双赢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3810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2-23 0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刘学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两则通知,其中涉及到诸多财政税费减免政策。近日,财政部表示,在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达1.1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减税降费力度更大,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将延续实施,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并及早推出新的政策举措。
  减税降费助力经济复苏。在“后疫情时代”,经济主体需要得到修复和积蓄动能。在这过程中,宏观政策将加大助企纾困帮扶力度,激活微观主体活力,扩大有效需求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在财政政策的一篮子政策工具中,减税降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的总量超过了1.5亿户,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减税降费等政策的落实落地,将减轻上亿市场主体的税费负担,切实增强韧性和活力,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在去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2022年将有新的举措。一方面,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将精准发力,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和科技创新,后续有望出台精准帮扶措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减税降费政策与其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联动,形成纾困帮扶合力,促进经济增长动能恢复。
  多项减税降费措施值得期待。目前来看,将有多项针对性强的减税降费措施落地落实。
  一是延长阶段性税费减免和缓缴政策。疫情期间我国出台了多项税费减免和缓缴政策,2022年疫情逐渐好转之后将继续施行,确保微观主体疫后恢复。例如,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将延续实施6个月;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继续实施。此外,还将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
  二是扩大“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六税两费”即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2022年减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大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望惠及更多微观主体。
  三是加大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降低购置成本,不同行业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以享受。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标准为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2亿元以下;房地产开发经营,标准为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其他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
  四是降低企业社保负担及房租压力。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针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除了降低社保负担以外,还将相应减免承租国有房屋的租金。
  五是加大对各地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的整治力度。预计后续将研究实施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防止针对微观主体的纾困政策效果被“三乱”抵消。可以探索建立整治乱收费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对“三乱”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减税降费有望实现双赢。通过减税降费来推动经济复苏和增长,短期来看将减少财政收入,削减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规模和稳增长力度。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降费促进微观企业经营改善和宏观经济规模扩张,能够扩大税基,有助于后续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表面上看减税降费似乎导致财政实力下降,实质上带来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增长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双赢。
  我国历史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十三五”以来的近6年间里,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了8.6万亿元,达到空前的规模。在此期间,我国经济规模从74.6万亿元增长到114.4万亿元,减税降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税基扩大,近6年我国财政收入从15.72万亿元增长到20.25万亿元,增长了28.8%。未来,随着疫后经济的恢复,我国经济规模将持续扩大,财政收入也将继续增长。
  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已经较大,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加这些地方的财政收支压力。这就需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出力度,加强对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的保障,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重点需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疫情影响较严重地区的扩大转移支付规模,确保基层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工作。(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