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王玉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牢牢聚焦乡村振兴。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将“2022年”放入了标题,其用意一是强调任务年度约束性,二是强调工作绩效完成度,从诸多“工程”“方案”中亦可明显窥见其端倪。文件第一部分强调“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包含粮、豆、油、菜等生产方面;第二部分强调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的耕地(良田)、良种、良机等资源要素投入;第三部分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四、五、六部分分别强调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发展是硬道理、建设需量力、治理多借力”,我们要特别注意乡村建设相关重点工作的描述与定位,突出的是因地制宜与分类实施;第七部分是政策保障体制机制;第八部分是加强党的领导。整体而言,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农民”,极富系统性和针对性,突出了“真抓实干”。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为此从多个维度进行部署,为粮食稳产增产保驾护航。
盘中餐,要稳端。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出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系统谋划端稳“中国饭碗”、装好“中国粮”。
保根本,优资源。要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耕地、种子、机具装备、管理理念等现代化资源要素必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中再次强调“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明确“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明确了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四荒”资源适用方向,要求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对“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相关工作进行了“长牙齿”的细化规定;从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等方面进行了统筹安排。
谁来干,最关键。粮食生产与安全至关重要,优先保障其资源要素投入,但是面对农村劳动力“386199部队”,如何将现代化的粮食生产者这一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有效导入?谁才是现代化的粮食生产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出通过服务规模化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通过服务组织将现代农业发展优质资源要素有效导入农业农村,通过服务组织耕、种、防、收等环节的托管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的“世纪拷问”。目前,农药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超过95万个新型农业农村服务业经营主体在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服务经,金扁担。近年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涌现了金丰公社等一大批可以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战略性产业。金丰公社成立于2017年,基于总部、县级社和小社长形成了“总社-县社-村社”三级架构网络,通过联合基层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把“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生产”变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使各主体利益有效联结,具有显著优势。经前期多年探索,形成以县域社为单元、小社长为抓手、依托“金丰三宝”开展系列托管服务的新模式,已落地全国22个省份,组建县级社560家,建立乡镇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超过3万个,小社长队伍9万人,服务成员750多万个。
调结构,米豆转。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已达476公斤,口粮绝对安全,但大豆等油料以及饲料粮短缺较严重,开辟路径提升大豆等油料自给率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从2003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2021年全国种植达700多万亩,模式基本成熟,将在适宜品种、机具、除草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提升,力争2022年新增播种面积1500万亩。
智能控,节约先。我国粮食已实现“十八连丰”,但粮食稳产增产压力依然巨大,既要重视开源,还需重视节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既重视粮食等农产品产业链、信息链等智能手段运用,也重视制度体系建设:从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到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到从严惩治系统性腐败;加强智能粮库建设,从促进人防技防结合,到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和用途规制:要求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要求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
强措施,促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策措施的年度约束性突出,“长牙齿”“硬措施”特征明显。其中有两处明确提到“党政同责”,一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二是“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工程”17项,其中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有“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4项;“方案”6处,其中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有“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3处;“试点”出现14次,其中与粮食有关的有“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4处。(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