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孟翊洁 王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研究员) 2022年4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其中指出,在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跨越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一代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支持下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提高学历层次、接受高质量教育,是中国青年改变命运、追梦逐梦、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方式。
大力培养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对于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长远意义。同时,也要看到,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的全球性挑战。《全球创新指数2021》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创新排名世界位居第12位,但人力资本和研究方面仅排名第21位,人才短板依然突出。我国拥有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学研究生有333.2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有3496.1万人,具备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基础和充分的培育条件,应当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首先,要打好立德树人底色。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重引导学生继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将“为谁培养人”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首问,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必须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和进课堂。将“四史”融入课堂,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历史观。强化思政课程专业化建设,注重用现实照进学生心灵,广泛推进课程思政发展,注重用专业乐趣激荡学生思想,各显其用、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重任,强化立德修身,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注重引导学生传承科学精神,点燃科学梦想。应充分利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精神丛书、权威媒体报道等平台和成果,建立明确的制度和机制,用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和精神力量感染学生,促进他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科技报国之志,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其次,要厚实创新素养本色。未来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素养,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应用场景,在实践中培养后备军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激发好奇心,强化培养变革能力。保有好奇心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要素之一。应充分解放思想,促进学生增加对科技的兴趣,鼓励和包容那些“疯狂的想法”,让学生成为主角,在科学的殿堂自由起舞。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批判思维,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范式,逐步形成变革未来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培养转变。
立足科研实践,大力提升创新能力。许多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中都有青年学生的参与,有的甚至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参与面上项目的博士生有41276人、硕士生有52277人,占项目组成人员的58.47%。应广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依托、鼓励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在创新实践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探索创新方向、针对性提高创新能力,在科教融合中育人才。当然,应避免用参与项目、发表论文等来直接考核评价学生,而是采用发展性评价和潜力型评估,帮助学生扬长补短,个性化发展。
提高科学素养,全面夯实通识能力。经合组织开展的《2018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统计表明,中国学生在数学与科学方面表现突出,但只有8%的中国女生、16%的中国男生愿意未来从事与科学和工程有关的工作,大大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24.5%)。因此,应高度重视科学素养的提升,敢于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融合教育,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拓宽学生的知识谱系,培养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且有志于科技事业的年轻人。也应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优势,加强本土接续培养,为其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再次,要提高自主培养成色。对我国而言,自主创新、自主培养并不意味着封闭,而是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自身实际,在开放中发展。
坚定自信,用足中国优势。要自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体系优势,加强科研、教育的融通发展以及教育各阶段的序贯发展。大学应主动向基础教育延伸衔接,结合自身专业领域优势积极向中小学提供科学教育支持,激发更多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立足国情,扎根中国问题。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现实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科技创新是重要驱动力。应鼓励学生把国家需求放在第一位,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敢于发现新问题,善于提出新观点,在探索和解决问题中成长成才。应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培养创新人才,使后备军能够在未来征途中蓄积优势。
开放包容,体现中国立场。自主培养和海外引智并行是国际通行做法,不同发展时期可能有所侧重。我国在加强自主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提高人才吸引力。应秉持科学是人类共同事业的理念,在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的同时,坚持在开放中培养人才,加快推进开放科学发展,积极开放教育资源,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互学互鉴,自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觉肩负起建设祖国、服务全人类的光荣使命。(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