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过去四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传达加息信号,但在今晚,他可能会放弃渐进主义,采取更强有力的举措来抗击根深蒂固的高通胀。75个基点的加息或已箭在弦上。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同时将在季度经济展望中更新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胀预测,传递加息预期的点阵图也将公布。半小时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关于利率决议,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此次会议上加息50基点,但自从美国5月CPI数据公布后,75基点的加息预期陡然升温,包括巴克莱、摩根大通、高盛等大型投行都预计将加息75基点。如果加息75基点,将是1994年以来美联储最大幅度的一次加息。
在此之外,美联储需要加息多少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他们能否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还是需要经济衰退来改变通胀的进程?他们将如何使用资产负债表来管理系统中的流动性? 投资者将从本次会议更新后的点阵图和经济预测中寻找更多线索,但更重要的是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其如何回应关于软着陆和政策路径的提问将成为焦点。 加息无悬念,问题是50还是75bp?甚至100bp? 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从6月10日至13日,交易员预期,美联储本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从23.2%飙升至95.5%。
而之所以75基点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渐成市场共识,不仅是因为6月10日美国5月CPI爆高,核心CPI也高居不下,与通胀已经见顶的预测背道而驰,以及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对未来5年的通胀预期明显升至3.3%,为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让美联储官员倍感担忧; 更是因为“美联储喉舌”华尔街曰报刊文称,美联储官员可能“考虑在本周的会议上出人意料地加息75基点”,而前一天该篇文章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还表示此举“不太可能”。 众所周知,美联储一直避免让市场感到意外,他们希望尽可能快地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压力,然而当市场下滑时,美联储通常会尽量避免进一步促使市场下行,出人意料的加息75个基点可能就会造成这种结果。 所以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美联储本次会议加息50个基点,鲍威尔确认将在7月的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仍认为,美联储将按原计划加息50个基点。 然而,在华尔街曰报一天之内转变报道后,高盛和其他华尔街投行的预测也在周一进行了紧急更新上调,如今市场认为75个基点的加息几乎是肯定的,从而消除了这一意外因素。 而且就鲍威尔的表态来说,他一直表现出对数据的依赖,这也给自身保留了政策余地。上个月鲍威尔表示,美联储没有积极考虑加息75个基点,但不排除情况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虽然设定了6月和7月50个基点的加息基准,但他也模棱两可地表示,这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如官员们预期的那样发展。 SGH宏观咨询公司的Tim Duy写道:“美联储曾表示,如果它认为通胀预期失控,或即将失控,它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这意味着放弃对前瞻指引的依赖。” 这位策略师此前曾表示75基点加息会带来“恐慌”,而他现在预计美联储本次将加息75个基点,他断言:“推动未来加息已不足以抑制通胀预期。” 综上来看,本次会议美联储很可能会加息75基点,如果宣布加息50基点,反而会是意料之外。 此外,摩根大通甚至认为存在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渣打银行周一也表示,如果美联储认为需要“沃尔克时刻”,“不排除升息75个基点甚至100个基点的可能性”——在后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从未一次加息100个基点,而在1980年代沃尔克时期曾一次加息500个基点。 点阵图:40年来最猛烈的加息周期已在路上?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美联储未来加息路径是更大的看点。 今年3月,美联储对于2022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中值预测为1.9%,媒体的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会升至3%左右,比当前利率高出2个百分点。 此前“美联储喉舌”华尔街曰报报道称,最新的点阵图可能显示,更多官员计划将利率提高到足以有意放缓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水平,以给通胀降温。 市场隐含利率则高达3.50-3.75%,自上周五CPI报告公布以来,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飙升约50个基点,至3.61%。 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至9月下旬,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攀升至2.75%-3.00%及以上的概率达78.3%,意味着在接下去的三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或共计加息200个基点,即2次75个基点和1次50基点的加息。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更新后的报告预计,美联储将在6、7月的会议上分别加息75个基点,从而将利率迅速拉升至美联储预期的中性利率(2.25-2.5%)附近。该行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1月和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分别加息50、25和25个基点,至年底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攀升至3.25%-3.5%——这意味着,投资者或将迎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猛烈的加息周期。 同时高盛也修正了对点阵图的预测,该行最新预计,到2022年底,利率中值将为3.25-3.5%,并预计2023年还会有两次25基点加息,最终将利率升至3.75-4%,而2024年则有一次25基点的降息,届时利率将为3.5-3.75%。
不过,并不是所有分析师都预测美联储会持续激进加息,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则认为,美联储仍将按照此前与市场沟通的那般,采取50个基点加息。该行预计,明日凌晨公布的点阵图将显示,利率中值在年底前将升至2.625%。 如何评估经济通胀前景?缩表事项关注什么? 随着乌克兰冲突和疫情因素继续破坏供应链,美国通胀可能会继续走高。 其中能源价格高烧不退正在使得形势变得严峻。美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美国汽油平均价格已突破5美元关口。而高盛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国际油价短期有望达到140美元的水平。 除了商品价格上涨以外,市场正在关注通胀向服务业扩散的信号,因为服务价格(酒店、娱乐、机票等)的走势往往是易涨难跌,这将是未来通胀变得根深蒂固的因素。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上月警告称,美联储有可能失去对通胀预期的控制。 因此,美联储很可能将上修短期的通胀预期。富国银行在报告中指出,美国通胀最糟糕的时刻仍未到来。预计CPI最早在下个月升至接近9%,并在整个秋季保持在这一水平附近。这意味着,FOMC将以紧缩政策进行反击,直到看到通胀明显下降。 但另一方面,在紧缩进程开启后,通胀依然在稳步上行,通胀压力和需求回落打压了制造业扩张的步伐,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消费者信心也已经被侵蚀,意味着美国经济动能开始放缓。 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预测模型显示,美国二季度年化增长率从5月中旬的2.4%大幅下修至0.9%。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则写道,有多个地区表达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因此,美联储本次的GDP预测可能不会那么理想。高盛在报告中表示,美联储本次经济预测可能显示,2022和2023年美国GDP增长略低于潜在水平,这反映了美联储有意抑制需求,以便与供应相协调。该行还预计美联储失业率预测2023年将升至3.8%,这与近期鲍威尔提及的“软着陆”定义相符。
在最近的采访和公开声明中,美联储官员勾画出了今年随着经济和通胀降温、失业率将适度上升的路径,鲍威尔将这种情况称为“软着陆”。这意味着,为抗击通胀,美联储可能会牺牲就业。 随着美联储按照之前的指引开始减少再投资,预计缩表不会有什么新变化。唯一可以期待的是美联储是否会以及何时开始直接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鲍威尔新闻发布会会是什么形象? 鲍威尔本次新闻发布会关于今年加息的言论,可能会为动荡的金融市场设定方向。 富国银行宏观策略主管Michael Schumacher表示:“我认为,真正关键的是鲍威尔在会议上说了什么,以及他是否会给出对9月经济走势的明确指引。” 在上周五的CPI数据发布后,美国金融市场再度遭遇“股债双杀”局面。投行RBC Capital Markets美国股市策略主管Lori Calvasina称:“市场希望得到一些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美联储可以在不引发衰退的情况下实现抗击通胀目标。” 分析人士表示,在鲍威尔于6月22日至23日在国会作半年度证词之前,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联储控制通胀承诺的基调,将显得尤为重要。 业内人士形象地表示,去年大部分时间,鲍威尔表现得有点像当年那个纵容通胀的前辈亚瑟·伯恩斯。如今的他,却越来越多地有了通胀杀手、美联储形象代言人保罗·沃尔克的模样。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可能会对这个形象乐此不疲。 杰富瑞(Jefferies)首席经济学家Aneta Markowska认为,当前的通胀爆发让人想起上世纪60年代末,两个时期都是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高物价相互促进。 她在早些时候写道,美联储激进的紧缩政策将会把失业率从3.5%左右推高至6%。但美联储过早宣布胜利,将为下一个十年与高通胀作斗争埋下了伏笔。Markowska写道:“我们当然不认为当前的美联储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我们预计本次加息周期名义基金利率将达到4%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们预计,在下一次衰退中,利率的下降速度会更慢。”“当面对物价和工资螺旋时,美联储必须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紧缩政策。” 但市场对在不发生衰退情况下将通胀稳定在可接受水平的可能性越来越悲观,与此同时,美国股债市场也面临更多考验。 对此,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认为,如果QT和进一步加息相结合,通过股价的进一步下跌和美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上升引发“反向财富效应”(当大部分人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增速会明显下滑,导致上市公司盈利下行,反过来又会导致股市下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美联储的行动可能会产生紧缩效果。 辜朝明认为,市场参与者不应指望所谓的“央行看跌期权”(央行往往会在市场下跌时释放流动性救市)为资产价格提供支撑——直到通胀得到控制。(来源: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