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更实举措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 举全省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上大台阶 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安徽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推进,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进联系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县域结对帮扶、社会帮扶,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五大振兴”,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618元、增长16.8%,高出全省农民收入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把有效衔接工作做精细、做扎实,以更实举措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举全省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见到大成效、迈上大台阶。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左一)调研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第一,脱贫成果要突出巩固拓展。这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持续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把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作为重要抓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大风险排查力度,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确保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通知要求,着力抓好加强省内劳务协作、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等重点工作,组织省内大中型企业定向吸纳脱贫地区劳动力,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作用,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返贫的底线。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安徽省《关于支持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统筹抓好“五大帮扶”,加快把脱贫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要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着力完善配套设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
安徽省明光市潘村镇淮河段润辉港粮食储运码头,工人在装运发往江苏省南通市的订单小麦。第二,乡村发展要突出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关键的关键。要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为引领,聚焦乡村产业这个关键着力点促进乡村发展、增强脱贫地区后劲。壮大脱贫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县域富民产业,完善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强化龙头带动,重点支持补上人才、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高标准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重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将农民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安排到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中,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特别是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既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把抓牢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坚定不移扛责任、强监管、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风险隐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安徽贡献。第三,乡村建设要突出提质增效。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徽省已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到2025年的具体量化指标。我们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彰显徽风皖韵的美丽乡村。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特别是对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农村道路、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等,要提前谋划、优先安排、有序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认真抓好《安徽省“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落地,注重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高质量推进农村改厕,深入实施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全面落实安徽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推动5G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延伸,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向农村集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动力和内涵。第四,乡村治理要突出系统改进。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大力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培育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当前尤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不良风气,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做好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群众来信等工作,全面排查处置风险隐患,确保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层。第五,问题整改要突出较真碰硬。国家考核评估反馈指出了我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高度重视,照单全收,清单化、闭环式抓好整改落实。坚持以上率下。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坚持省负总责,全程传导压力,确保各类问题改彻底改到位。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扛起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一把手要亲力亲为,现场推动问题一项一项得到有效解决。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本领域的整改工作,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真正体现对乡村振兴的重视,不能光喊口号。坚持举一反三。考核评估都是抽查,没有点到的地方不代表没有问题,没有抽查到的市县乡村也要对照通报的问题清单进行排查梳理,举一反三、由表及里,认真检视自身存在的风险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市、县(市、区)要细化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措施过硬、切实可行。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间表、任务书、施工图”,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坚持标本兼治。对于当下能解决的比如“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等问题,都要立行立改,尽快见到实效;对于需要长期解决的,比如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等问题,要加大工作力度,明确阶段性目标,做到标本兼治,防止问题反弹,并及时总结、推广整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好指导推进面上整改工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调度指导,强化跟踪督办,及时发现整改中的问题,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不折不扣把“四个优先”要求落实到位,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安徽省岳西县主簿镇余畈中心村通过发展茭白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图为茭白田环绕下的余畈中心村。一要压实各级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党政主要领导既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又要挂帅出征、靠前指挥,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职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班要发挥更大作用。聚焦健全“三位一体”工作协调机制,党委农办、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下好“一盘棋”,唱好“大合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切实履职尽责,加强工作推进和政策指导,形成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二要抓好要素保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计划,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强化资金项目支持。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兼顾好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脱贫群体和其他农户,建好管好用好有效衔接项目库,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达效。强化资产管理。切实加强资产绩效管理,规范资产运营,严防资产流失和被侵占,确保持续发挥作用。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实干。夯实基层组织。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升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安徽乡村振兴学院的主阵地作用,分类分级开展干部培训,加大对换届后“三农”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集中培训,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不够、经验不足等问题。深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深化“三农”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岗在位在状态,以忠诚尽职的实际行动和奋勇争先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摘自郑栅洁同志在2022年5月18日安徽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