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内玉米市场维持了几天的涨势后,便再次掉下阵来。尤其随着山东到货车数量的增加,玉米再次量增价跌,迎来了大面积的回调。不过这也在我们的预期之内。 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玉米刚刚收割完,此时并不具备冲天大涨的基础,或者说当前玉米的涨势最主要的是国内疫情散发,运输受限,使得玉米上量减少而引发的。短期来看,玉米的这轮震荡并未结束,恐怕还会持续一阵。原因主要如下: 一是当前正值秋冬季节交替,天气变化较大,国内疫情呈散发状态,因此预见对玉米的影响仍将持续。 二是玉米刚收割完毕,基层惜售情绪正浓,不会急于卖粮,好粮就更不会着急卖了,所以短期内,玉米还形不成集中上量的气候。 三是当前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尤其前不久黑海港口的波动也对玉米影响较大,因为乌克兰也是玉米出口大国,因此俄罗斯暂停执行黑海港口运输协议的消息曝出来后,也使得国际玉米价格上涨。 而利空方面则是贸易商及企业短期内大量建库的几率很小。一方面是国内玉米价格还不稳定,再加上疫情影响,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另一方面,受前两年影响,贸易商吃了不少亏,不敢轻易建库,而整体消费下降,企业自然也不敢大批收粮。所以至少目前来看,玉米还得震荡一段时间。 但为什么说长期来看,玉米价格低不了呢?主要原因也有三个: 一是国内玉米总供给偏紧。之前市场争议最大的就是今年的玉米产量,尤其是经历了“南旱北涝”的天气后,国内市场对于玉米的减产预期越来越高。 如今玉米基本收获完毕,而根据相关机构预计,今年玉米总产量约为2.58亿吨,同比去年减少约2.6%。其中,东北地区玉米减产约达到1000万吨,而黄淮海地区玉米产量略增加。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第一主产区,东北玉米减产将对玉米市场有一定影响。 而另一方面,受国际玉米价格走高影响,今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明显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进口玉米数量约为1846万吨,同比去年减少了25.9%。进口玉米减少,也进一步使国内供应缩紧。 二是国际玉米价格持续高位。从国际层面来看,今年全球玉米总体都呈供需偏紧的状态。 一方面是全球玉米减产预期不断升高。美国农业部10月份的供需报告显示,2022-2023年度全球玉米减产幅度可能将达到4%,这也是继7月份以来第三次下调了全球玉米产量的预期。这表明,市场对于玉米的前景是较为担忧的。 为什么担忧呢?一是今年欧洲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粮食产量普遍下滑。根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的预测,2022-2023年度欧盟玉米产量可能会同比下降达24%,或创下近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是美国玉米减产概率也较高,并且受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影响,玉米的运力明显降低,而运费上涨,无形中也增加了玉米的流通成本。三来是国际化肥持续高位,玉米又是用肥大户,这使得农民对于种植玉米的意愿也进一步降低。 综合来看,全球玉米的减产预期还是比较明显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紧张不容易缓解。而国际玉米价格持续高位,一是为国内市场带来强烈的情绪支撑,二来也使得进口玉米成本高企,优势降低。 三是政策容忍度高。粮价的波动虽然依赖于市场的供需,但是在市场外也有政策的宏观调控,因此讨论粮价也离不开政策。 而从今年政策端来看,对小麦、玉米等调控意向并不明显,或者说市场化的空间还是挺大的。一方面是今年的种植成本确实上涨了不少,农民压力大;另一方面呢,国际局势动荡,粮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受通胀影响,各项生活成本都有所上涨,粮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所以,玉米短期仍然震荡波动,但是长期来看,价格是呈上涨的趋势的,至于能涨多高,还要看后续供需变化了。(来源:新农观)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