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罗志恒:稳增长刻不容缓,防止明年一季度经济再探底
返回列表
查看: 249|回复: 0
收起左侧

罗志恒:稳增长刻不容缓,防止明年一季度经济再探底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12-16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11月是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关键转折点但真正全面落实是在12月7日“新十条”颁布之后,新增密接人数此时才出现拐点。由于资本市场反映未来预期,经济数据主要反映过去和当下,故总体上资本市场反弹、而经济运行数据不佳。11月上证综指上涨8.9%,但PMI、生产、消费、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仍持续下滑,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1、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仍是总需求不足,三重压力仍未根本解决;经济的支撑力量主要来自于财政、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房地产纾困政策尚未明显见效。
其一,从宏观需求看,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出口回落、疫情反弹制约消费、房地产市场风险拖累房地产投资。受疫情反弹和防控影响,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回落;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社零消费除食品和医药以外,均为负增长;出口同比已连续两个月下滑,除了外需回落以外,也有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物流运输等的干扰。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下滑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销售、投资下滑已有一年半,仍未彻底企稳,主要受房企债务风险和居民购房意愿低迷影响。
其二从微观主体看,预期偏弱、居民企业加杠杆和扩张动力不足。11月居民消费、房地产销售、投资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新增社融、信贷、尤其是居民贷款同比亦是少增。
其三财政支出加快带动基建投资上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推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1月基建投资增速依然连续7个月逆势上升,企事业单位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成为支撑社融的最大力量。 2、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形势的严峻性不亚于今年:外需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第一波疫情高峰短期将冲击供给和需求,春节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要防止届时的人口大流动引发疫情在低能级城市和乡村的冲击,稳增长已成当务之急(详见《防疫优化后的经济恢复路径:三种情景推演》)。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将稳增长放到了更高和更重要的位置,并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详见《稳增长踏浪前行——逐句解读1206中央政治局会议》) 3、物价方面,短期内“稳增长”重于“防通胀”。当前经济总需求不足,货币政策也没有“大水漫灌”,供给侧保供稳价,CPI和PPI同比均处低位。在疫情形势未有效改善、消费需求未回暖释放之前,即使出现猪肉和能源价格上涨、低基数、春节错位等因素导致的短期结构性通胀压力,也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明显制约。 4、就业压力增大,稳就业保民生。城镇调查失业率由8月的5.3%持续上升至11月的5.7%,16-24岁青年失业率更是全年保持在历史同期高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应加快经济恢复,促进就业回升。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超预期、外部冲击超预期正文
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稳增长已成当务之急
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仍是总需求不足,三重压力仍未根本解决。从宏观需求看,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出口回落、疫情反弹制约消费、房地产市场风险拖累房地产投资;从微观主体看,预期偏弱、居民企业加杠杆和扩张动力不足。11月出口、社零消费、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8.7%、5.9%和19.9%,降幅进一步扩大;新增社融、信贷、尤其是居民贷款同比亦是少增,与经济表现相一致。 11.jpg 经济的支撑力量主要来自于政策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成为重要抓手。第一,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11月基建投资增速依然逆势上升,累计同比增长11.7%,在主要经济指标中一枝独秀。第二,各方面积极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1-11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1%,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0.9%。第三,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9.9%,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4.6个百分点。 22.jpg 稳增长已成当务之急。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形势的严峻性不亚于今年,从外部看,逆全球化依然翻涌,加息周期下的全球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地缘政治冲突仍此起彼伏;从内部形势看,预期转弱和需求收缩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房地产风险、消费低迷等问题仍然存在,疫情反弹仍对供需两端形成制约。 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三稳目标,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将稳增长放到了更高和更重要的位置,并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的远景目标,布置了“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等具体工作任务。 二、优化疫情防控,稳地产、稳外贸、稳物价、稳就业1、疫情仍是短期内制约经济恢复的重大不利因素 尽管11月疫情防控措施开始优化,但真正全面落实是在12月7日“新十条”颁布之后,新增密接人数此时才出现拐点。受疫情反弹和防控影响,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回落;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社零消费除食品和医药以外,均为负增长;出口下滑除了外需回落以外,也有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物流运输等的干扰。预计12月和明年一季度,经济仍将受疫情拖累。经济恢复路径将呈现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劳动力可能出现暂时性短缺,部分地区的服务消费活动仍受限制,经济有一定压力,主要体现在12月和一季度;第二阶段是伴随公众做出适应性调整,全国防疫标准逐步统一,人流、物流顺畅,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消费上升,经济逐步向正常轨道恢复,这主要是二季度及之后的情形,叠加今年二季度的低基数,明年二季度增速将是全年高点。 33.jpg 44.png 2、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下滑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房地产销售、投资下滑已有一年半时间,仍未彻底企稳,主要受房企债务风险和居民购房意愿低迷影响,11月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和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分别为-33.3%、-32.2%和-19.9%。全球经济步入下行周期,外需收缩,中国出口同比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1月同比下滑至-8.7%;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的韩国,出口同样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稳地产、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近期房企融资“三箭齐发”,多地政府带队组织外贸企业包机组团出国抢订单。 55.png 66.png 3、物价方面,短期内“稳增长”重于“防通胀” 当前经济总需求不足,货币政策也没有“大水漫灌”,供给侧保供稳价,CPI和PPI同比均处低位,11月分别为1.6%和-1.3%。在疫情形势未有效改善、消费需求未回暖释放之前,即使出现猪肉和能源价格上涨、低基数、春节错位等因素导致的短期结构性通胀压力,也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明显制约。 当然,也要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第一,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地缘政治冲突扰动世界能源供应,发达经济体高通胀粘性较强;第二,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滞后效应,一段时间以来我国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若总需求进一步复苏升温,将显著推高通胀;第三,疫情有效防控后消费动能可能快速释放,从而推高通胀。 77 4、就业压力增大,稳就业保民生 受疫情大面积反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影响,就业压力有所上升,城镇调查失业率由8月的5.3%持续上升至11月的5.7%,16-24岁青年失业率更是全年保持在历史同期高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应加快经济恢复,促进就业回升,尤其是加大对大学毕业生、中低收入人群、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 88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