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周楠等:稳产保供:大国根基不动摇
返回列表
查看: 109|回复: 0
收起左侧

周楠等:稳产保供:大国根基不动摇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7781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3-14 14: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强国,鼓声作响,号角嘹亮。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布局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大国强农步伐正健、足音铿锵。

11.jpg 迈向农业强国的旋律,奏响春天的乐章 赵哓罡 摄今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半月谈编辑部特别组织数十名记者分赴全国多地,采访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基层干部群众、一线农业工作者、专家学者等,聚焦稳产保供、设施改善、科技突围、成果巩固、产业提振、致富有路、乡村和美、治理有效、人财保障等九个方面,为工笔精绘农业强国路线图、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言献策。同时,从“土特产”玩转新业态、小村新事窥见现代村庄、现代观念重塑新时代农民三个维度汇集各地典型案例、创新亮点,为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借鉴。

22.jpg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审稿:周清印组织实施:高远至/许中科编辑组稿:原碧霞/徐宁/孙文豪/李力/苏娅/范钟秀/孙好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农产品稳定根基,有何良策?

增产、减损双管齐下

33.jpg 特约制作:中国搜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说,黑龙江省深化“藏粮于地”夯根基,推进“藏粮于技”提单产,向广大农民推广先进栽培模式,发布种植品种区划布局信息,指导农民选择适区品种,兼顾农作物单产和品质提升。对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一些专家非常认可,并呼吁加快建立粮食产销区补偿长效机制,缓解粮食产区经济压力,提高种植积极性。 44.png 特约制作:中国搜索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前所长潘国君认为:“目前补偿多通过农业补贴实现,哪种作物产量紧张就补哪种。未来,应统筹全国粮食销售区对生产区的补偿机制,将政策细化并常态化坚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去年以来,全国产粮五强县之一的吉林省梨树县积极扩种大豆等油料作物,探索试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2022年,梨树县基本建立起米豆兼作的耕作技术规程,示范推广米豆间作面积达300多公顷。采用条旋免耕的方式种植,做到不动土或少动土,在增加大豆面积的情况下不减少玉米株数,实现保粮增豆。今年,计划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兼种的玉米和大豆品种,形成更加完善的米豆兼种技术体系。 55.png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五大连池农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大豆中耕除草作业 陆文祥 摄相比“舌尖上的浪费”,我国粮食从生产储藏到运输加工链条上的损失同样不小,每年损失量达数百亿斤。针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能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建议,在粮食收割环节,利用农机农艺融合原理,完善收割机械对多种作业工况的调控技术,实现作物收割降损增效;在储存环节,研发简便安全、适应农户需要的储粮技术和粮仓,改善粮食储存条件,同时向农户传授科学的家庭储粮技术,引导农民安全储粮;在加工环节,合理确定粮食加工精度,严格限制过度加工,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
发展设施农业,风险小产量高

“设施农业主要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营造可控的农作物生存环境。与传统农业相比,它能突破资源环境限制,利用设施创造人工的模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规避一些自然风险。”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陆福兴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正逢其时,发展设施农业将有效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问题。陆福兴说,我国一些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大型温棚等,都属于设施农业。设施农业产量高,可以达到普通农业产量的3.5倍。建议根据设施农业原理和要求,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我们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等现代农业技术随处可见。大棚蔬菜种植实现科技化、智能化、标准化。”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说,随着蔬菜种植设施改造提升,村子从20多年前只有60多个“小土棚”,发展到如今有700多个高标准蔬菜大棚。 66.png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铲车在一处晒场倾倒玉米 王建威 摄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要求,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陈奭荣认为,工厂化育秧能节约种子,避免传统育秧不均造成的漏苗现象,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耿遵珠介绍,这几年,该村打造智能化育苗厂,建成占地100亩、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的高标准智能育苗基地,实现买苗不出村。
向整个国土资源要热量、要蛋白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粮食的需求,从单纯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向蛋类、水产品、奶类等营养食物倾斜。”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说,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丰富粮仓、菜篮、油瓶和果盘,就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对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一线农业工作者介绍了不少好模式。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家如介绍了广东目前开展的“高端丝苗米香稻+禾虫”绿色种养模式。禾虫与水稻共生,食疗保健价值高。禾虫对环境要求极高,农田被农药化肥污染,它就难以生存。因此,与禾虫共生的“禾虫米”安全性高于普通大米,一般能卖出比普通大米高出4至5倍的价格。“过去生产禾虫主要依赖天然发苗,人工围滩护殖。现在有研究团队攻克了禾虫全人工育苗和抗寒品种(系)选育等技术。”林家如说,这使禾虫养殖区域从沿海扩展到内地广阔地区,推广价值很高。沈燕芬则介绍了生态绿色畜禽养殖模式。该模式以猪场沼液循环利用为主线,通过科学处理猪场粪污, 使其变为有机肥、达标水等还田利用,形成“猪-沼-鱼”“猪-沼-田”等循环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种养结合。
发展养殖新业态,丰富百姓餐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77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海洋牧场属于新事物、新业态,尤其是运用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现代装备开展深远海养殖仍处于探索阶段。”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室主任王鹤认为,目前山东大型智能网箱养殖鱼类越冬受限,难以拓展后期加工链条。这就需要持续突破深远海养殖技术模式、高经济价值养殖品种等关键技术创新。同时,需加快“苗种繁育”“精深加工”等岸基配套设施建设。 88 养殖工人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上养殖区作业 王福东 摄王鹤建议,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持续发力,大力实施渔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深挖产品附加值,让更多深远海养殖“好鱼”游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产值和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内蒙古通辽市科翔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东认为,目前亟需强化“智慧畜牧业”建设,补上养殖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能力短板,协调配置养殖场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畜禽健康监测系统、养殖机器人、畜产品收割加工机器人、自动化粪污处理系统等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只有打造立体智慧畜牧业云平台,研究建立疾病预警、科学饲喂与产量预测等大数据分析模型,打通养殖管理、精准饲喂、疫情预测诊断、生物资产管理、代系管理、产品溯源全产业链信息流,才能推动智慧畜牧业健康发展。”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杨跃勇建议,为精准解决高品质饲草短缺问题,可将优质牧场种植分级分层划分。如实行三级机制,一级为苜蓿、饲用燕麦、全株青贮,主要解决奶牛生产所需;二级为羊草、乡土牧草、青贮等,主要解决羊生产需求;三级为各类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主要用于肉牛养殖环节。通过细化分级,各类供应需求都能得到稳定满足。(半月谈记者:孙晓宇 黄腾 薛钦峰 周楠 张力元 周颖 王靖 乡村发现转自:《半月谈》2023年第5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61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