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平 王悦(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让青年群体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既需要青年群体积极转变不合时宜的就业观念,也需通过多方面改革举措,从根本上改善青年的就业环境,推动实现劳动力市场更高效供需对接。
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青年就业创业信心。宏观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而对经济发展形势的预判也极大影响着青年的就业选择。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实现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结构均衡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就业吸引力,从根本上提振青年就业创业信心。应当重点着力扩大欠发达地区核心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群,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掘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以本地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此外,还需要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税费减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政策手段,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市场主体的增加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以基层治理改革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拓展青年就业岗位。基层治理能力与基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密切相关,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呼唤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参与其中。而这正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对此,需要进一步深化西部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选调生到村任职等现有基层就业项目,强化物质保障,畅通基层青年职业发展路径,增加这些项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参与相关项目的青年更具获得感、成就感,进而真正扎根基层。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则有必要以服务居民为导向拓展青年就业岗位,如加快推动普惠性养老托幼服务落地生根,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托育园等惠民设施建设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实现改善民生和吸纳就业的双赢。
以高等教育改革回应市场需求,提高青年就业能力。相较于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通常有所滞后。解决这种供需间的结构性矛盾,必须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育人体系与市场需求相适配。进一步地说,应当推动高等教育的院校、专业布局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同时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复合,以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经验分享,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培养毕业生信息收集与分析、观点表达与人际交往、时间管理与任务处理、抗压与自我调适等步入社会必需的综合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双重育人机制让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以劳动力市场改革保障劳动权益,增强青年就业获得感。首先要促进劳动力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流动,打破限制青年灵活就业的制度壁垒。在此基础上,要以法律手段切实保障劳动者入职、在岗、离职全过程的基本权益。在尊重特定行业和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权利的基本前提下,大力破除不必要的就业门槛和隐形就业歧视,不能以学历、性别、年龄和婚恋状况等外在条件随意否定求职者。特别是要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劳动权益保护,多措并举减小育龄女性就业阻力。对于明显损害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处罚力度,为劳动者筑牢法律后盾,同时引导营造健康的职场文化及环境。(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