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马嘉 刘行芳•基于算法范式的新闻编辑能力养成与提升
返回列表
查看: 89|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马嘉 刘行芳•基于算法范式的新闻编辑能力养成与提升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007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4-21 09: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马嘉,女,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学博士。刘行芳,男,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浙江万里学院签约教授。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在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验室为工具的实验范式、以逻辑证明为手段的理论范式和以数字计算为特征的数据范式等三大科学范式。互联网的诞生,又促进人类形成以密集数据计算为标志的大数据范式,即算法范式。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石;机器学习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和预测,是实现智能的方法;深度学习是使用包括复杂结构在内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维抽象的算法。“我们耳熟能详的自媒体、大数据、数据挖掘、数据新闻推送等,就是第四范式背景下出现的新传播形态,它们构成了信息传播的新格局。”进入算法范式阶段,社会公共信息的运行模式由“以发布为中心”转变为“以接收、筛选为中心”,大众媒介的角色从信息采集者、编辑者转变为数据挖掘者和公众信息服务者。主观性较强的新闻把关标准逐步被创建和实施算法的工程师的标准所掩盖,新闻内容生产的编辑架构也同步发生着变化。同时,人们需要通过各种社交媒介渠道获取信息,特别需要通过大数据信息来对社会变动做出判断。算法范式带来新闻传播格局的重大变化,对新闻编辑的业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使得传统媒介业务人员所储备的编辑能力与新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任务不相匹配、能力结构与时代要求不相协调、能力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新闻编辑工作看似默默无闻,但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在甄别、选择、加工、发布各种信息的时候,也在为受众编制媒介的话语体系。为了满足受众获知信息的权利,践行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讲好中国故事,新闻编辑必须努力克服知识储备不够厚重、能力结构不够协调、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等问题,找到科学养成新闻编辑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和系统方法,全面养成和提升新闻编辑适应新传播格局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在一般学术语境中,新闻编辑既指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职业人员,又指具体的新闻编辑业务。本文使用新闻编辑来指称经国家批准的、有新闻发布资质的机构媒体中从事新闻编辑业务的工作人员,用“编辑工作”或“编辑业务”指称具体的编辑业务工作。毫无疑问,由算法范式推动形成的新传播格局,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
一、算法范式驱动新闻编辑工作转型
作为控制信息传播入口的责任人,新闻编辑所做的实际上是“控制人们认识世界的范围和深度、了解世界变化趋势和进程的方式方法”的工作。在算法范式的驱动下,新闻编辑需要扮演信息流动的“感知者”和“事实核查者”角色,做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信息的筛选、组合、配置、优化等环节。1.筛选需要发布的信息新闻编辑的核心工作内容是向公众提供有关公共事务、公众利益和公共兴趣的信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分离,信息就成为人们安排生产、组织生活、从事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甚至已经成为社会行为的主要决策依据。每个自然人,每个社会组织,都必须凭借信息手段,时刻监控外部世界的变化,并根据媒介给定的“现实需求”来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这种“现实需求”,是拟态环境下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具有“过去式”的特点,其中多数信息已经成为过往,失去了其“作为决策依据”的价值。人们要想做出正确决策,就必须依据世界变动的最新信息,随时修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图式,不断更新头脑中固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最新状态,即不断重新标注各种“行动坐标”,对所面临的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对信息不断吐故纳新。显然,人们自身无法及时实现这种更新,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更新,只有作为信息把关人的新闻编辑可以做到。进入算法范式阶段,社会化媒体通过各种算法,更精准地为用户量身定制和推送信息,需要新闻编辑“有求必应”;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自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用户的价值观念、培植群体从众意识,需要新闻编辑精选各渠道的可靠信息“以正视听”;大数据信息的挖掘提升了用户体验,但也容易使得用户偏听偏信、固执己见,需要新闻编辑客观、科学驾驭数据信息,规避“信息茧房”效应对受众思维的限制,让信息传播更有价值。2.组合准备发布的信息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进入公开传播渠道,是新闻编辑的第一项工作。但如果新闻编辑不能把他们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合,就不能为受众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影响媒介传播意图的落地,新闻信息的社会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在媒体多元、传播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新闻编辑需要凭借对数据信息的科学组织,才能实现媒体发布信息的价值最大化和最优化。好的编辑策划和处理可以提高稿件的社会价值,各个稿件之间的科学组合可以提升报道的整体威力;反之,如果缺乏敏锐的新闻眼,就会影响到新闻信息固有的价值,或者在信息的相互冲突中抵消新闻价值,甚至可能形成自相矛盾的观点,成为谣言的根源。媒介融合是算法范式下最热的一个概念,跨媒介的信息整合已经成为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的日常工作。新闻编辑需要懂得多种传播技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策划优势、编辑优势和传播优势,既要打通平台整合资讯,使视频、图片、文字等不同符号形式的信息转换组合,又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全面客观的高质量信息。对于相同介质的信息,可以按照内容的相近和相异做出组合编排,既可以通过比较加深对这些新闻事件意义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厚度引发思考,让人们通过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甚至是不同观点的报道达到深入事件本质、探索事件真相的目的。3.配置补充发布的信息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如果新闻编辑只是向公众告知性地提供各种信息,这还没有完成其职责。新闻编辑需要了解受众的信息需求,尽可能提供与重要事件、有争议事件的事件信息和意见信息相关的背景材料和意见,给受众以必要的提醒、启发和引导,规避因信息编辑过于简单引发的新闻反转、信息误读等情况。因此,科学编配补充性质的稿件也是新闻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新闻编辑要具备灵活运用评论、图片、编前、编后以及排版等媒介涵化技术的能力。对于社会焦点事件的报道,需要通过配置社论、述评或评论员文章等,阐释意义,表达主张,以正确导向平复舆论,减少网络谣言的危害。为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和新闻事件的感染力,还可以配置通讯、记者手记等。对于典型人物的推出,需要从读者视角出发,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引导,以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编前、编后、记者手记以及二维码链接相关信息的方式都很有效。对于受众比较陌生的领域的信息报道,需要配置相关的数据资料、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制表配图,帮助受众准确理解新闻的意义,释疑解惑。总之,智能社会阶段呈现的海量数据、信息获取的便利、信息解读的多元化等特点都要求新闻编辑更加关注信息的全面、平衡,做好“配菜”“串联”工作,尽量避免和消解网络群体极化造成的不必要的意识形态对立。4.优化经过选配的信息面对算法的“无所不能”,编辑的工作似乎变得可有可无,然而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批判力、想象力以及微妙的表达能力是算法技术无法企及的,即便经过算法筛选、组合、编配的信息仍旧需要新闻编辑的深度加工与整理,进一步优化信息价值。新闻编辑工作具有二度创作的特点,加工整合后的稿件应该能够使新闻信息的社会价值最大化,使被有意无意掩盖的信息价值显露出来。因此,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新闻记者的敏锐目光、严密的逻辑表达能力,还要有大局意识,有宏观把握、驾驭信息的能力,具备可以随时根据版面、时间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要求进行优化的能力,或增补,或删节,或重做标题,或改变文体,或利用版面语言、音画语言,选择最能够反映主题的形式进行表达,选择在最合时宜的时候发表,标注提示信息内容,配强信息传播方式等。在算法范式背景下,更加需要新闻编辑对前期选取的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增加信息的深度和可读性,协调“人—机”关系,使新闻信息的内在价值能够充分表达出来,能够透明、精准地传达出去,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二、算法范式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集理论、实践、模拟为一体的算法范式形成以多方参与、多元开放、多主体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格局,对新闻编辑的政治站位、时局预判能力、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职业敏感、应对和处置多元新闻的专业素养等提出了四个更高的要求。1.对政治站位要求更高能否依据较高的政治站位,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已经成为评价新闻编辑工作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在我党百年新闻史上,“政治家办报”一直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对新闻编辑的政治站位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媒介具有全新政治站位,也要求作为把关人的新闻编辑首先明确政治使命与担当。政治站位的高度决定新闻媒介服务社会的能力,决定新闻编辑选择、组合、补充新闻信息的全面与客观。信息是社会的黏合剂,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在算法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编辑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新闻编辑需要提增政治敏感度,对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介入进行引导。2.对社会发展预判能力要求更高预判能力是新闻编辑准确把握新闻价值、舆论方向和把控传播效果的基本需要,也是应对新媒体快速、高效传播必备的反应能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际力量的对比和世界政治版图的重心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国家治理理念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具有预判能力的国际传播专家。“面对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大考,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必须对时局发展和未来走势有精准预判、科学把握、准确阐释和有效引领,不能糊里糊涂,随波逐流。”另外,对于媒介技术在智能化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人工智能在新闻业内的发展趋势,新闻编辑不仅要看得清、跟得上,还要望得远。新闻编辑的信息整合与捕捉能力、对社会变革的预判能力以及对客观事物间复杂关系的演绎推理能力,是胜任编辑工作任务的基本要素,也是应对算法范式下数据密集型传播模式必备的能力之一。3.对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新闻信息已经成为当下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新闻编辑作为公共信息把关人,受众对其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求也变得更高。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媒介环境下,自媒体平台上的每一个人都从事着信息编辑工作,不同的是,机构媒体的新闻编辑需要具备融合新闻技能,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素养,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科学筛选、及时处理和精准送达。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快速获取有用信息,面对庞大数据能够进行科学筛选、精准标注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主流媒体对新闻编辑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文字功底是编辑工作的基础,但仅有过硬的文字功底还不够,新闻编辑还要懂得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媒介的表达规律,能够驾轻就熟地利用算法工具在各种平台筛选信息,并且将提升算法透明度、规避信息茧房、保护个人隐私、精准投递信息等上升为新闻编辑职业素养的一部分。4.对处置新闻信息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传统的新闻编辑大都服务特定的媒体形态,或者擅长报纸编辑业务,或者专于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业务,或者长于网页的制作业务,很少关注、借鉴和采用异质媒体创造的而对于自身确有价值的编辑思想和业务技巧。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媒体大融合,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行格局,开发出新的传输通道,形成了全新的数字化媒体运行方式。因此,深入研究异质媒体新闻编辑业务规律,不断提高运用综合手段处置新闻信息的专业技术能力成为新闻编辑的当务之急。在新传播格局下,只有了解媒介属性和受众需求,才能够制作出符合新传播格局特点的新闻作品。新闻编辑既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基础,更要掌握必要的新媒体技术,比如要熟悉人机合作的把关模式、前沿的编辑系统,能够正确使用制图软件、数据新闻可视化软件以及网页制作软件等;还要善于借助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研究成果驾驭媒介技术,站在社会的和历史的高度来指导和从事编辑工作。
三、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四个资质
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过程中,“把关人”模式化的编辑手段决定了新闻信息的取舍标准和排列次序的相对固化,而算法范式对于何种信息能够出现在“首页”“头条”“头版”,则是根据大数据的个性化筛选决定的,可以做到“不带感情的中立选择”。面对挑战,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更多的专业素养资质,切实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新闻媒体要发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作用,新闻编辑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既要有意识形态领域的站位高度、新闻信息价值的把关能力,也要有开拓性的业务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意志品质。1.基本的素养资质素养资质是新闻编辑最基本的品质,是新闻编辑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在算法范式时代工作的新闻编辑,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政治素养、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政治理论基本功;要具有大局意识,不仅是关注国际社会格局的变化,还要把握媒介属性、受众定位,学会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高屋建瓴地分析问题,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要具有科学技术的前沿意识,“在新闻业拥抱新技术走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对技术前瞻性的价值设计和伦理问题的预判,不应当被轻易落下”。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是一切技能手段的重要支撑和底蕴,是算法范式下新闻编辑体现主观能动性、规避算法新闻价值偏见必须具备的素质,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本素养。2.全面的职业资质新闻编辑的职业资格,指的就是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由于新闻编辑从事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储备正规训练的专业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选择和汇总新闻信息的基本能力,熟悉所分管领域的专门知识,能够准确判断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性、思维方式的多元维度、新闻传播的复杂性等都要求新闻编辑具有一定理性高度,能够遵循科学规律发现别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却又意义独特的新闻信息。新闻编辑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包括对信息处理的“抢”与“压”。新闻的生命是其信息的新鲜性,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快速及时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新闻编辑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保障。新闻编辑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够与记者、作者沟通业务,与受众沟通思想认识、交换信息,能够与主管领导沟通宏观理念和具体要求,还要能够与算法工程师就算法本身与把关标准进行沟通,正确引导算法设计者的新闻价值观。3.丰富的阅历资质新闻编辑只有具备相应的阅历资质,才能形成与新传播环境相适应的综合能力。新闻编辑每天都要接触来自各个领域的作者、受众和相关人士,处理大量的错综复杂的问题,接触到各门各类的海量信息,而新闻编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职业经验可以提供遇事冷静、善于分析、平衡各方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本领。应对大数据传播、自媒体传播的挑战,需要新闻编辑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它可以帮助新闻编辑形成对事物正误的直觉判断,可以帮助他们运用经验就能对事件的意义进行毛估”,从而大大减少差错率。另外,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在算法范式下格外重要,不仅需要以己度人,明确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和普遍的社会心理,还需要平衡算法带来的新闻低俗化的冲击,以优质信息增加媒介黏性。新闻编辑通常可以“根据算法已经计算出的阅读率和点击率,以及自己的推送经验和新闻直觉,预测内容的推送效果,进而编写标题和摘要”4.独特的心理资质新闻编辑的心理资质更多强调的是对编辑工作所需的意志品质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律性和坚持性等方面。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处理工作,每天要阅读大量平面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信息,编审记者、通讯员和受众的来稿以及标注、反馈信息,特别是在算法时代,对新闻编辑的思维敏锐性、判断精准性、办事逻辑性都有更高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一定要守得住职业的信仰,稳得住积极的心态,沉得住工作的作风,扛得住转型的冲击,具备“成功有我,功成无我”的奉献精神。没有这些意志品质,就无法适应来自精神世界、价值追求、政治使命、科学研究等多维度的特殊工作要求。新闻编辑需要积极建设心理资质,以强大的意志品质为基础锤炼新时代的编辑能力。
四、新闻编辑能力养成与提升的路径选择
算法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已逐渐日常化,如在新闻线索方面,算法的“全网自动收集”展现出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优势;在写作方面,写作机器人依靠算法进行自动撰稿;在编辑方面,很多移动客户端“去编辑化”,在信息的选择与呈现上全部依靠算法推荐。适应算法驱动的新闻生产场景,需要从思想意识出发,以科学的路径和策略提升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1.确立时代意识,提升思想认识能力新闻工作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工作,新闻编辑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走在社会进步的前列,不断提升思想认识的高度。无论何时何地的新闻媒体都有一定的价值追求,如商业利益、社会价值、道德目标、公共性与公益性等。任何社会背景下的新闻媒体,都会自觉地强化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一个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职业人必须时刻接受时代主流价值观的熏陶,自觉地透过这种价值观念,了解世界,认识人生,引领社会;必须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站位,并以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践行主流价值观。人类新闻传播的历史书写中,每次媒介技术革命的巨大推力都会产生剧烈的社会震荡,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架构,与人类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的新闻编辑需要与时俱进,快速更新知识体系,完善新媒体编辑素养,积极传递时代所需。进入算法范式阶段,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知识风起云涌,新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和解读路径,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能够随时追踪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能够从技术哲学角度深究新闻分发的“后台”真相。2.明确主体意识,拓展认知社会能力新闻编辑的传统职能部分让渡给算法之后,新闻信息的生产、推送和监测更为快捷精准,算法的用户个性化服务深得人心。但是,算法的“过滤泡泡”也限制了用户的视野,少数人群的声音时常被淹没,人们无法完全捕捉到生活全貌,无法认清社会现实,造成的认知偏见成为导致社会冲突的隐患。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充分发挥主体性,加强与用户的有效互动,全面把握新闻真相,提供真实、客观、深刻的新闻信息。同时,也需要新闻编辑能够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嗅觉、卓越的判断能力,不断拓宽社会认知的广度,引导用户规避算法可能造成的认知偏见。明确主体意识还需要做到“事事关心”。新闻编辑要始终把关注焦点投向基层,及时了解社会变动,精准反映民声民意民情,正确把握“时、度、效”,有理有据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在增强针对性中提升媒介影响力。聚焦时事热点、社会问题和思想潮流,利用多种媒介形式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报道,有力有效引导新闻舆论走向,也是当下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无论以何种方式筛选、呈现新闻事实,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是不变的传播原则,因此新闻编辑要主动关注社会变动,提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广泛认识能力,用理性、科学的编辑理念和丰富的认知增强新闻作品深度,通过创新新闻作品的魅力提升新闻媒介的黏性。3.深化革新意识,增强对未来传播的驾驭能力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新闻媒体要保持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以人为尺度,让技术更能服务于人的需要,以规则和人文精神来引导技术向善。未来传播需要构建人机传播的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所以,新闻编辑需要有对媒体发展、新闻事件、舆论导向的预判能力,对未来传播理念的深刻认知与媒介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但是,有一些新闻编辑对社会变革缺少前瞻和预判,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抵触新媒介技术,仍旧囿于对个别选题的策划和新闻稿件处理技能的锤炼,缺少对职业责任的深邃思考,缺少政治理论高度和人机传播的价值关怀,工作能力自然很难得到切实提升,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革新意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新传播格局下多元的媒介形态构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场,拥有把关人话语权的新闻编辑们是其中最重要的意见领袖。受众对于意见领袖的信任也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发生了改变,由“枪弹论”中的完全依赖发展到当下对意见领袖渊博的学识、准确的研判、丰富的信息来源、靓丽的形象等个人魅力的追随。因此,新闻编辑要做好算法范式下的传播工作,就要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创新,形成能够吸引受众的个人魅力。新闻编辑还要学思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学术修养,接受前沿的传播理念,熟练掌握先进的媒介技术,通过创新内容生产、影响舆论热点,提高全社会对算法传播的正确认识。4.强化责任意识,夯实引领社会进步的能力在算法范式下,新闻生产主导权、新闻信息的选择权部分甚至全部交回用户。用户有着什么样的喜好和需求,算法就会推送什么样的内容。这种新型的把关关系带有“迎合”的特征,把关人不再高高在上享有支配权,反而是把关对象对把关人享有一定程度上的支配作用。因此,出现新闻资讯的热度远比新闻质量更重要、情绪比真相更重要的乱象,广受诟病的“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媒体的环境监测、引领社会进步功能失效。这就要求在“人—机”关系中似乎失去了社会引领者意义与价值的新闻编辑增强责任意识,恪守媒介职业道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质量,提升新闻传播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力度。算法新闻的生产者、编辑和工程师都是新闻工作者,理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障。“讲真话,讲实话,有时候甚至要讲土话,要报老百姓应知、未知和欲知的新闻。”算法新闻的“黑箱”无法精准聚焦“老百姓应知、未知和欲知的新闻”,特别无法对“应知”的重要新闻进行自动置顶、加权。所以,新闻编辑不能丢掉新闻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工作中“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真实性、真诚性、可理解性和适宜性”。新闻的特点是“新”,内容要新鲜,传播要快速,形式要新颖,核心是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新闻编辑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践行职业准则,促进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善于拓展传播渠道,增强驾驭智能媒体的传播技能,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实现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
编辑:沐紫

文章见《中州学刊》2023年第3期“新闻与传播”栏目,因篇幅所限,注释、参考文献省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