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以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返回列表
查看: 134|回复: 0
收起左侧

以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5-25 13: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钟登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迫切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也迫切要求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只有源源不断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因而人的现代化水平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发展逻辑和文化自觉。

   一是自觉担负“四个服务”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始终坚持“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挥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应积极融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三是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道路自信。世界一流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生产的策源地,是反映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人类文明绝非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高校只要坚定信心,主动服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向全世界贡献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经验。

   四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有丝毫松懈,务必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高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人才培养要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国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成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高校作为“三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勇担时代使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一是更新人才培养标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坚持高标准要求,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要更加突出家国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坚定“四个自信”,能够把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作为自觉追求,切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要更加突出全球视野,培养造就“平视世界”的时代新人,支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更加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是增强人才培养合力。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大系统,更加强调系统性思维与全局性谋划,注重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协同推进。培养主体既包括以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为代表的育人主体,又包括以企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用人主体,必须加强统筹、全面改革,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教育与科技的融汇,形成加强人才自主培养的强大合力。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面向未来、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国农业大学连续15年牵头打造“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全国24个省份先后建起1048个“科技小院”,做到了拆掉“四堵墙”,也就是拆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掉学科之间的墙,拆掉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搭建起农科教深度融合平台。

   四是优化人才培养条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特别重视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必须高度重视以一流科研成果反哺一线教学,引导教师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不断健全大平台、大项目向学生开放的机制,引导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最终实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打造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良好生态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营造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的“绿水青山”,既要坚持人才自主培养的自信自立,也要坚持胸怀天下;既要向教育数字化寻机遇,也要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动力。

   一是坚持不懈打造良好校园政治生态。要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巩固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四个服务”,使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加快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是一个全新的生态,涉及培养模式、培养平台、知识供给方式、教育伦理等内容。数字化时代如何办教育,全世界都在思考和探索。关键在于激发师生深度参与,推进多模式混合教育教学改革和泛在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这已经成为数字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必须勇立潮头、抢抓机遇,以教育现代化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三是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和水平。要对标对表新时代好教师标准,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努力成为立德铸魂、潜心育人的大先生,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用心、用情培养一代代优秀人才。

   四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我们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是要自我隔绝。新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农业问题重任在肩,农业领域合作日益成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和开展南南合作的基础性工程。农业类高校要坚持全球视野,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千方百计请进来、走出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我国农业类高校建设成为农业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走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