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守好“中国粮” 河北有担当
返回列表
查看: 151|回复: 0
收起左侧

守好“中国粮” 河北有担当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46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6-13 15: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仲夏时节,燕赵大地麦浪滚滚,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田野里往返穿梭,丰收在望。

  夏粮是河北粮食生产的第一季,约占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尤其河北作为全国小麦主产省之一,夺取夏粮丰收,对于稳定全年粮食产量、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月9日,渤海新区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麦开镰。

  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沧州市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强调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旱碱地,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盐碱地,由于土壤含盐量太高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因而被称为“地球之癣”。如何破解?以黄骅市为例,几十年来,凭借着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选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技术,旱碱地种出了一片好“丰”景,种出了老百姓的好日子,也种出了河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丰收密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相比于一般农田而言,高标准农田具有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等优势和特点。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3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近六成,2023至2030年,全省还计划改造提升1311万亩高标准农田。喜看“小田”变“大田”,让稳产更有保障,也让更加丰盈的燕赵粮仓在“高配版”的良田里深耕生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农业技术人员走进望都县赵庄镇南张庄村“马兰1号”小麦示范田进行机收前测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北既是用种大省,也是产种大省,更是种业创新的大省。6月13日,辛集马兰农场30亩“马兰1号”高产攻关田测产结果为822.75公斤/亩,这也是河北省小麦亩产连续两年突破800公斤。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种业振兴步伐,强化新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先后培育出“马兰1号”“衡麦30”等多个节水高产小麦品种,冀豆12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大豆品种,“张杂谷”创出世界谷子单产最高纪录,并被推广至全国14个省区市……相信未来河北还会有更多的种子交出“高分答卷”,孕育燕赵粮仓新希望。

  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自动化喷灌到无人机植保,从“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到“产、供、销”全面数字化,河北丰收的画卷背后,还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今年“三夏”期间,全省将组织10.9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0万台玉米播种机以及拖拉机、运输机等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作业,机耕、机播、机收在无人化智慧系统的加持下,更是如虎添翼,实现省时省力又省心。

  科技“高大上”,还需“服务”跟得上。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郭素萍夫妇,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在邯郸曲周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田野,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如今,一批批科技特派员、一个个科技小院正在燕赵大地如种子般播撒丰收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此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孕育更加丰盈的燕赵粮仓,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北粮”,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