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月13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5月金融信贷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虽然在边际上呈现走弱态势,但是整体仍在持续恢复之中,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在当前需求不足和内生性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实体经济已降低收缩预期 可以看到,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上月多331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22万亿元,占到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额的近九成。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是在逐步扩张的,而且货币供应有效满足了这一需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5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表明实体经济已降低收缩预期。M2余额同比增长11.6%,表明货币流动性仍然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同时,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较上月环比下降0.19个百分点,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 不过,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从4、5月份的经济数据看,经济呈现较弱的复苏状态,总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增长力度不及预期,特别是当期物价涨幅处于低位。 “5月金融数据边际走弱,反映了需求仍需稳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费兆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5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为9.5%,比4月下滑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滑1个百分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府债和企业债分别同比少增5011亿元和2541亿元,其中政府债少增主要源于专项债发行量不及去年同期;企业债少增主要源于城投债5月净融资转负(城投债融资难度增加叠加5月到期量较大)。但是随着今年第二批专项债的陆续发行,政府债发行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得到回补,从而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形成一定支撑。二是信贷投放仍然偏弱,主要受信贷需求偏弱影响,5月新增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其中,企业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不及去年同期是主要原因。但是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陆续落地,叠加银行6月外部监管考核和内部经营考核等因素,6月信贷投放有望在整体上实现同比多增。 “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持续走低(从1月的6.7%下降至5月的4.7%),且M1、M2增速之差(剪刀差)保持高位(7%附近)。与M2相比,M1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费兆奇表示,M1增速的持续走低意味着经济活动中的即期有效需求在下降,其现实背景是房地产销售边际转弱和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尚需稳固。但是随着中央、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各项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以“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为代表的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出台,M1增速有望在三季度迎来趋势性反弹。 在刘向东看来,住户等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较强、融资需求依然较弱。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额比贷款增量多100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长期贷款仅增加1684亿元,而住户存款却增加5364亿元,表明消费预期和信心尚未恢复到位。同时,政府和非银金融机构的存款呈现增加态势,其中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表明政府部门和非银金融机构仍有沉淀资金尚未进入经济循环中。 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刘向东判断,从趋势上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正在稳步恢复,对资金的需求将持续扩张,因此,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仍有望保持在两位数水平,即保持货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以满足实体经济融资的需求,同时也有序引导贷款利率水平下行。 6月12日,继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后,股份制银行也快速跟进,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5-15BP不等。在银行普遍下调存款利率的基础上,6月13日,央行接连释放重要信号:下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10个基点至1.90%、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 费兆奇指出,随着央行已下调逆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意味着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LPR在6月也将大概率跟随下调。 “7天期逆回购降息不仅将给实体经济的降本增效提供一定支撑,也有助于扩大生产和支持消费,刺激住户融资需求和促进就业稳定,进而实现有效巩固经济恢复成效的目的。”刘向东说。 “下半年有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费兆奇认为,一方面,通过降准置换到期的MLF是当前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稳步降准也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此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加码宽信用。 在费兆奇看来,未来货币政策着力方向包括:一是通过降息降低政府的融资成本;二是配合中央政府加杠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的作用,有效带动民间投资和支持基建投资;三是协同央行再贷款和财政相关激励政策,定向支持经济的薄弱环节,并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货币政策需要考虑回应市场的关切,加强逆周期调节,在预调微调等方面更加精准加力。”刘向东说,通过降准降息等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帮助市场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鼓励和支持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进而逐步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