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宝聚(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普遍将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广泛应用先进要素,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跨越时空,拓宽发展边界,涵盖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和提供支撑服务的公共设施等。设施农业已成为城乡居民菜肉蛋奶等各类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41%,其中30%是设施生产,设施蔬菜产业为保障“菜篮子”稳定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肉类、禽蛋、奶类70%由规模养殖场提供,设施渔业养殖产量占水产品养殖产量的52% 。
事实上,设施种植业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辽宁就有了暖窖生产蔬菜,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如今,寿光大棚已发展到第七代,机械化、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设施农业的应用,有效地拓宽了作物生长的时间与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我们食物的种类。从空间上看,我国耕地有限且有严格的用途管制,可用于生产非粮食类产品的增量面积几乎没有,必须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增加果蔬菌和肉蛋奶等的供给。从时间上看,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然条件限制,实现时不分四季、地不分南北,促进了农产品周年供应。从品种来看,设施农业不仅可以大面积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作物,也越来越多用于水产和畜牧养殖等领域。
同时,目前的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种植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地区发展设施种植业的区域不合理,经常遭受极端温度、水、风等自然灾害;有的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地区设施结构类型,光热性能不合理,与当地资源禀赋及劳动力结构不匹配;有的贪大求洋盲目引进国外设施装备,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益差。整体装备较为落后,设施种植机械化率仅为42%;中小拱棚和塑料大棚等面积占比在70%以上。设施畜牧和设施渔业总量不足,水产设施养殖池塘与传统网箱等装备老旧问题普遍存在。此外,绿色转型任务较重,集约生产有待加强,配套服务较为滞后,要素保障支撑不足,缺少全链条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补贴、农业保险、定向投资,导致产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难以获得发展资金,影响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这些都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要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促进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农业强国建设基础。
首先,要明白,发展设施农业不是随意扩大设施农业的面积,而是要把产需平衡作为前提,把市场供需摸细,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要有适合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才能获得最大效益,一些技术和一些地方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不考虑环境和资源特点完全照搬,推动现代设施农业绿色发展,要把握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效高产的内涵,认准方向,因地制宜。
其次,设施种植的重点是加快老旧设施改造和提档升级,提高生产标准化、绿色化水平和投入产出率,为粮食种植多腾出良田;设施畜牧要优化结构,在稳定提升家禽和生猪产能的基础上,支持牧区和农牧交错带合理增加牛羊舍饲圈养,提升规模化率和养殖效率;设施渔业重点是加快发展工厂化健康养殖,大力推进深远海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单位产出率。重点在推广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帮助经营主体提效增收。
第三,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要解决保供问题,还要带动农民增收。各地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要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和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设施农业适度集约化规模经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的问题。帮助农民做好产销衔接文章,由“产得好”向“卖得出、卖得好”转变。同时,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要畅通金融支持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加强项目融资谋划。要顺应经营主体需求,针对自然、市场等风险,发展设施农业专用保险产品。(来源:人民政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