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盛朝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周晓阳,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盛朝迅,周晓阳. 新发展格局下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思考与建议[J].农村金融研究,2023(6):11-20. 「摘要」“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双循环战略在供给端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对于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认识不断提升,循环体系已基本建立,循环动力与能效正稳步提升。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金融体系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不够均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未能充分融合、区域协同与整体协同不足等问题,形成循环中的堵点痛点。论文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提升金融体系服务能力、保障科技产业金融的均衡发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完整转化平台,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非经济因素影响而面临冲击。从国内情况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正在全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定义是包括科技创新拉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推动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加大对科技和产业的投资在内的多阶段动态交互作用下的共同发展生态系统,核心是为了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双循环战略在供给端的重要体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金融、产业与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三者协同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产业与科技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徐奇渊(2020)指出,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能够催生出生产端的新发展动能,是提升产业链水平的关键举措;陈雨露(2020)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融资体系,推动金融体系集成创新,加大金融对创新企业和引领性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李旭章(2020)指出,现代金融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能够聚焦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引导资金资源流向“卡脖子”、核心技术等产业链,进而弥补产业链短板,加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上述研究已经认识到,金融、产业与科技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此时尚且没有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这一概念。 近年来,“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对于金融、产业与科技这三者之间循环关系的关注。从理论层面看,刘鹤(2021)指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能够提升我国经济供给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杨农(2022)分析了我国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互动的主要路径与现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徐义国(2022)指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并提出了实现这一循环的制度框架。陈道富(2023)认为,我国金融与科技、产业存在相互割裂的现象,并指出认知是阻碍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最重要的因素。以上这些文献针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研究,但都没有给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具体的定义。从实践的层面看,王晋斌(2023)从加强科技创新原动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的纽带,进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周家龙(2023)指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应耦合资源,打出多方互动“组合拳”,例如构建常态化产业链金融对接机制、推动完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等;涂永红(2023)指出,我国应当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建立起科技、产业、金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并明确了推动这一循环的工作重点。上述研究给出了一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路径对策,但不是在对该循环进行全流程、多维度的分析之后再提出对策建议,由于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认知不够充分,从而缺乏系统和完整的建议。 上述文献表明,现阶段学术界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已经有了较为初步的研究,但主要局限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路径对策上,对于我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现状与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充分,未能从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根本意义出发,对该循环进行全流程、多维度的分析。本文将基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数据资料,从科技、产业、金融在循环不同层面的表现入手,分析我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与启示,提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思路与对策。
一、新时代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科技、产业、金融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实现三者在资源、需求等方面的有效匹配,进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进步、顺畅国民经济循环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造性破坏”机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能够推动经济高速、长期增长。历史经验同样表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都将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生一次突飞猛进的长周期增长。经济学家的观点和历史经验都指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全球经济正进入结构调整的“长波段”,经济增长出现疲态,而经济增长曲线波动的周期性特征表明,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及相应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正是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及相应产业结构进步的最佳方案。因为金融是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重要支撑。因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循环,形成各领域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便能在加快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二)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通过不断经历革新,在逐渐形成生产力的同时,转化为科技成果并使自身得到广泛应用,进而走向自立自强。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提供资金支持,科技形成生产力需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这两个关键环节中,金融和产业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加强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紧密融合,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其经济与社会效应的重要抓手。 (三)顺畅国民经济循环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率,并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赋能,进而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顺畅国民经济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通过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一方面可以顺畅国民经济循环、加强我国经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二、我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大量工作,不断出台新政策并投入新资源。科技、产业、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建立循环的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和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是推动循环的动力,科技创新来源和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是循环中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交流的通道,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重大突破则体现了循环的能效,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效率体现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效率。目前,我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基础已基本建立,循环动力与能效正稳步提升,各方面发展现状具体如下。 (一)科技产业金融再上台阶,循环基础已基本建立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2022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全年注册商标617.7万件,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最新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我国的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规模形成强聚合。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此外,我国的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各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形成聚合优势,再加上我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中国已成为全球的制造基地。金融市场呈现高协调状态。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丰富发展,形成了功能互补、层次合理、产品多样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和基础设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据人民银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万亿元;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贴现余额13.0万亿元,同比增长29.1%;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527.0万亿元,同比增长31.2%。 (二)科技产业金融交互联合,循环动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正不断加强企业力量,拉动产业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截至目前,公布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4批9119家。这些正成为强链、补链、解决“卡脖子”问题重要力量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细分产品,并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股市资金主要流向科技企业,支持企业创新,以新上市公司为例:2022年1月1日到11月30日,创业板和科创板共有248家企业首发上市,首发募集资金逼近4000亿元(3973.87亿元),分别占同时期首发上市公司的66.70%和81.10%。科技创新产业得到大量信贷支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例:2022年人民银行设立了科技创新再贷款,优先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国家关键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参与组建创新基地平台企业以及国家级科技园区内企业,额度为2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1.75%,可展期两次,为科技创新产业提供大力支持。 (三)多种力量参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通道正逐步拓宽 创新来源日益多样。2018年我国企业获得发明专利309478件,高校获得发明专利79961件,个人获得发明专利26067件,其他科研单位获得发明专利22667件,机关团体获得发明专利5207件,可见科技创新渠道的多样性日益渐增。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其中企业来源的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至1.87万亿元,来自政府的研发经费超过4800亿元。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中央和地方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的占比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1999年地方财政占比不到40%,2008年中央和地方几乎各占50%,到2022年地方财政占比超过65%,地方财政已经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居主导地位(见图1)。
(四)科技产业金融成效显著,循环能效不断提升
高端技术获得新突破。2022年,中国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包括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国产10万吨级大型渔业养殖工船成功交付、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国产四人雪车等冰雪装备实现“零”的突破、关键材料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等。新兴产业规模呈现较快增长。在近五年来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8年的13.90%,提升至2022年的15.50%(见图2),以较快的速度实现持续增长。科创板推出带动新发展。科创板诞生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背景之下,自2019年开市以来,上市公司数量超480余家,为科创企业融资达到了7351.61亿元,占A股市场同期境内首发融资总额的40%以上。
(五)科技成果转化得到重视,循环效率不断提高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规模增加。《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规模持续攀升,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合同金额、合同均价都有显著提高。2020年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项目数达到20977项,平均合同金额为96.6万元。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近年来,我国不断激发科研机构、企业两类主体创新活力,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服务侧一起发力,推进中介机构、功能平台、国际渠道、空间载体等要素保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在过去的五年中稳步提高,2022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36.70%(见图3)。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聚合各方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同建立的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服务平台数量也迅速增加,这些机构不断吸收和聚集各方资源,为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802家高校院所自建技术转移机构,比2020年增长了16.40%。
三、我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循环速度不断提升,逐渐出现部分影响循环整体效能的问题,形成循环中的痛点堵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失衡,循环范围有待扩大 一是创新主体分布不均。我国科研主体以大型企业为主,民营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相对不足。从科研经费的资金来源看,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75%左右来源于企业,国内政府资金占比不足20%。从结构上看,我国科研投入中的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大型国企及以华为、BATJ为代表的民营企业。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投入为7501亿元,同期海外上市大型中概股研发投入约为2515亿元,华为研发投入约为1317亿元,上述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量约为1.13万亿元,占2019年我国企业研发总投入的比重超过67%。因此,我国看似较高的企业科研资金投入占比实质上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其他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科研投入相对不足。二是金融支持不够均衡。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规模虽然不断扩大,资本配置效率逐渐优化,但在整体社会融资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主要依赖中长期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制造业和金融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比最大,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占比逐步提升但总量仍相对较低。尤其对于占据科技创新主导地位的新兴产业而言,直接融资市场对其获得资金支持的限制较多,大部分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仍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三是地域分布过于聚集。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共拥有448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多的六个省级行政区,占比高达50%。但上述六省2022年的GDP合计为43.3万亿元,仅占36%。因此,我国看似较多的高新科技企业实则大多聚集在部分一线城市,许多GDP较高的省份如河南、四川所具有的高新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存在高新科技企业的地域分布和地区GDP水平不均衡的现象。 (二)金融体系服务能力欠缺,循环支持力不足 一方面,资本市场吸纳长期资金和股权风险投资的能力有限。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吸纳上市公司的数量稳步增长,但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长期机构投资者比重仍不高,资本市场对长期资金的吸纳能力不足,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不相匹配;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形成的产权证券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在推动创新要素资本化以及分担科技创新风险上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出来。当前我国以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要素在要素交易市场、专业要素中介机构以及与要素市场高度关联的相关产业发展上都明显不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资本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尽管近年来在民营中小企业相对丰富的珠三角以及长三角等地,当地政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民间金融体系也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权证券化方式,以浙江台州、宁波为代表的地区已经尝试发展了区域性企业品牌、商标和专利的评估市场,但是由于缺乏评估机构、评估标准,评估费用相对较高且评估结果银行机构认可程度不高等诸多原因,动产抵押贷款业务进展依然困难。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循环协同不够高效 一方面,产学研结合不通畅,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PCT专利储备上水平明显提升,但科技创新整体的产业转化率并不高。目前我国国家级和地区级的重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大多设置于科研单位和国有企业,但科研单位及国有企业内部对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权、使用权等缺乏清晰的界定,使部分科技创新成果难以有效产业化,企业科研资源不足与高校绝大多数科研成果无法市场化应用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对技术的推动和反哺作用也尚未有效发挥出来,部分科技创新缺乏市场化应用场景。当前我国科技产业链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下游应用产业发达,以腾讯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企业创设丰富应用场景,持续加大在试验发展方面的研发投入;中游制造环节上为全球加工中心和世界工厂,其主要产品的全球份额占比接近50%;上游核心部件及底层技术自给率严重不足,对外部的依赖度较大。我国在底层技术研发创新上的相对不足使得部分关键产业对外依赖度较高,产业链自主性不强。 (四)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未能充分了解,循环信息不对称 在科技圈,主要着眼于拓宽人类知识边界,创新成果并不主要服务于产品的更新和产业的升级,再加上对产业界利润形成机理不清楚、效益转化机制不明确,导致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对我国亟需的技术突破没有帮助;在产业界,更多是着眼于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重点是发现市场中未满足的需求,通过有效供给,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追求利润,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往往不足。在金融界,则把目标放在实现资源再配置上,基于当前认识和价值判断下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目光集中在资本的升值,对科技突破和产业发展的关注度都比较低。因此,产业、金融、科技三个领域中很多优秀成果相对于其他领域了解不够充分,从而导致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五)科技产业金融局限于地方协同,循环跨区域合作有待优化 一是跨区域科研合作有待加强。科技资源仍以城市为单位进行集中,产学研结合主要以该城市龙头企业和主要大学之间的合作为主,跨城市合作较少。且一个城市内的最强产业和其最优高校的最优专业往往不是同一方向,所以如何加强跨区域的科研合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产业链布局仍需优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但受原材料供应及市场大小的限制,产业链实际上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布局在一个省份之中。若想构建起一条强有力且韧性极强的产业链,则需集中全国的资源。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技术攻关及产业链布局上呈现出趋同布局、恶性竞争的现象。三是金融资金存在区域局限。受了解程度及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以信贷为首的间接融资基本局限于城市之内。金融资金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内,对其他城市的支持力度不足。
四、发达国家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做法与启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和产业基础,但相对来说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以及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主导性相对较弱等问题十分突出(涂永红,2023)。而发达国家的产业现代化水平高(李翠妮、屈新皓,2022)、科技创新能力强、金融市场发达,更容易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过程中抢占先机,其做法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关键环节,发达国家通过提升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以专利成果转化为例,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0%,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正是其相应的策略举措导致了这一差距的形成。以金融支持方面为例:德国政府积极参与支持设立科技创投基金,2005年以公私合营模式和股权投资方式启动了高科技创业基金(HTGF),重点资助信息通讯技术、生命科学、自动化与电子技术等七大重点领域。为推动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德国政府与上百家风投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优惠利率向其贷款,使资金流向科技园或孵化器,并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担保。“工业4.0”涉及的新兴产业以及具有高成长性的行业更容易获得风险资本的青睐。德国政府通过调整中小企业政策导向,引导资本流向创新型领域。以色列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中,注重打造一个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他们通过各种研发资金的支持,建立了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增强了风险投资和金融行业对创新的服务功能。在政府基金的引导和带领下,以色列积极引入众多的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加大对以色列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提供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并回馈金融发展。因此,我国应当保持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一体化推进。 (二)围绕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金融体系 金融是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例如,美国银行业在经历了“大萧条”后采用了分业经营模式,从而推动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转型,为支撑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伍聪,2015),满足了美国当时的科技产业发展需求;英国依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构建的银行网络体系,为工业革命注入资本燃料和动力,成功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立迎合科技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体系可以大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又能够为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实体经济支持。因此,我国应当结合科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不断优化金融体系,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中的“加速器”作用。
五、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思路与对策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为保持循环富有活力、确保循环高效协同,应准确分析循环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解决需从多方面入手。 (一)保障科技产业金融的均衡发展,扩大循环覆盖范围 要以解决创新主体、金融支持、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作为扩大循环覆盖范围的切入点,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均衡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并提供更多科研方面的支持。建立完善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中小企业打通升级发展通道。二是要着力构建稳定、多元、长期的科研资金投入体系。资金的来源应包括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资金的共同参与,各方面都在投入中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继续增加政府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规模,建立广泛覆盖、注重打基础的科研资金体系。在资金结构上,要积极打造以政府资金支持基础研究为主导,企业资金支持实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为主导,其他社会资金均衡投入的科研资金结构。要长期持续地投入政府资金来解决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重要技术或项目的攻关应以政府资金为基础,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三是优化区域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整体,推动城市群内不同城市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及市场拓展上的协调分工机制,实现资本、技术、数字、管理、知识、人力、土地等多要素在城市群内的整体布局、有序分工,合作的区域发展新态势,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引导金融、科技、产业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二)提升金融体系服务能力,增强循环支持力 为了确保循环支持力的充足,需要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一是要积极构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与资本的高效对接,促进数据价值资源化、资产化以及资本化。通过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本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快全国范围内知识和技术产权评估市场的建立,发展动产抵押贷款,并尝试发行动产支持债券,使技术产权市场与金融市场紧密结合,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三是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促进资本与技术、数据等的融合发展。着力培育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高技术、数据、管理和人才等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发展动力转型,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的循环。 (三)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循环高效协同 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与需求的脱节将阻碍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确保循环高效协同,要明确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让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主动发力,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投入。二是通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重点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以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各级财政资金的支持,设立科技项目成果汇交机制,筛选出优秀的成果并推向市场。另外,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化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技术转移工作。此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概念中心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进程。三是发挥科技型企业的引领作用。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龙头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引领下,聚焦产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进行系统性和集成性的创新。通过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实现全链条贯通和全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体系性的突破,全面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链的自主性。 (四)搭建完整转化平台,打破循环信息不对称 转化平台的搭建能够促使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充分了解,打破循环信息的不对称,有效整合资源并集中力量,进而顺畅循环保障功效。一是构建基于产业应用的技术选择和再开发的转换平台。由产业方的人员在科技方人员指定的范围内选择技术,再由科技方人员实现转化。转换平台既包括从科技口引入有潜质的技术,也包括从产业口来引导方向。转换平台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及时地对现有技术进行再开发。连接端口加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再开发能力,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成果转换平台的完整功能。二是构建以产业再投资为主的产业内循环平台。具有再投资能力的龙头公司通过产业内的基金再投资一些新兴的技术或者新兴产业。发挥行业龙头公司利用自我的产业和科技知识、人才优势,实现产业内再投资、再开发。三是推出相应的政策制度,防止为了限制竞争而出现的一些垄断性收购行为。通过构建平台和保障平台的合理运转来打破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五)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引导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通过加大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组合式政策协同发力,能够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完善系统化顶层设计,加快构建“顶层规划(五年发展规划)+科技专项+中发/国发文+地方政策+政府投资基金”的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自上而下做好政策支持规划。同时协调好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着力点,给予配套的政府资金支持,利用政府资金撬动各类社会资金有效地参与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当中。二是补充全方位服务支持,鼓励科技产业金融创新政策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加强各地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对产业孵化战略意义的重视,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服务机构的系统化、常态化、智能化和空间集聚,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对接。充分利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和行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资源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三是强化组合式政策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成效导向,推动形成目标一致、手段互补、行动高效的高质量科技产业金融政策保障体系。开展科技产业金融政策实施效果的动态评价,加快形成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政策实施的统计体系、监测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 原文载于《农村金融研究》2023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