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多个关于粮食问题的国际会议召开,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热议话题。由于气候危机、经济冲击和持续冲突的风险和影响不断加大且相互关联,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驱动因素变得更复杂。 一方面,俄乌冲突叠加全球通胀等因素,全球粮食安全议题越发紧迫;另一方面,随着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一些粮食产区可能面临崩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 7月26日,为期3天的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在意大利罗马落幕,大会提出应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根据联合国估计,全球超过7.8亿人遭受饥饿,全球生产的几乎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近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联合国多个机构此前联合发布的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世界预计仍有近6亿人长期食物不足。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上称,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弱势群体付出代价,必须改变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 古特雷斯列举了三个关键的行动领域:首先是对可持续粮食体系进行大规模投资,他呼吁各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每年至少投入5000亿美元,为所有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其次,各国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保持食品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和出口限制;第三,减少粮食体系碳足迹。 普京:首先将向6个非洲国家无偿援助粮食 7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二届俄罗斯-非洲峰会暨经济人文论坛,普京表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签署以来,乌克兰出口粮食70%以上流入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同时,有关消除俄罗斯出口粮食和化肥障碍的承诺迄今未得到履行。俄方因此不再继续延长协议。 普京表示,俄罗斯预计粮食收成将创历史新高,并准备在商业和援助的基础上,取代乌克兰对非洲的粮食出口。普京承诺在接下来的3至4个月里,“俄罗斯准备免费向布基纳法索、津巴布韦、马里、索马里、中非共和国和厄立特里亚(分别)提供2.5万至5万吨粮食”,并提供免费运输。 俄乌冲突的爆发,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在土耳其和联合国的斡旋下,包括俄乌在内的四方在去年7月22日签署了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以确保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粮食和化肥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该协议在去年11月、今年3月和5月三度延长,但俄方拒绝在7月17日到期后续签。 印度大米出口限制加剧全球食品通胀担忧 印度政府7月20日宣布,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印度将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即日生效。此举引发市场对全球食品通胀进一步加剧的担忧。 印度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当天发布公告说,强季风降雨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在大米零售价格一个月内上涨3%后,政府决定实施限制大米出口。 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克里希纳·拉奥表示,贝宁、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受印度大米出口限制影响尤为严重。 印度是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2022年印度大米出口总量约2200万吨,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受本次出口禁令影响的大米出口量约1000万吨。受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7月初发布的大米价格指数显示,全球大米价格徘徊在11年来高点附近。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挑战交织,贫困和饥饿的问题远未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多挑战,有限的资源和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它们无法对粮食系统进行充分投资。例如,7月13日,尼日利亚宣布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并部署措施以应对粮价上涨带来的民生冲击。 如何统筹粮食安全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国际合作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源: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