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2023稻米主产区调研报告
返回列表
查看: 118|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3稻米主产区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7781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8-2 09: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骆小慧



11.jpg
以下报告简化版,详情欢迎订阅纸质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上半年,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整体向好,籼稻米呈稳中偏强的态势运行,总体来看市场呈现“稻强米弱、籼强粳弱”的格局。每年的6-7月是南方地区早籼稻上市以及各级储备单位开始集中采购的关键时间节点。2023年广东新季早稻“由南往北”陆续收割上市,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据省农业农村厅预测今年我省早稻将实现“面积、单产、产量”三丰收的局面。广东既是早籼稻的主产区但同时也是主销区,据悉今年储备企业增储的任务将会有所增加,在粮源供应预期增加的情况下,收购价格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交易平台、产销衔接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于7月19日—25日,组织委托客户一行28人前往安徽、江西两省进行实地考察,途径安徽合肥市南陵县、安庆市望江县、江西景德镇市、上饶市余干县、贵溪市、鹰潭市等地实地调研,并与主产区代表举行座谈会,对稻谷主要品种及生产情况、价格走势、优化储备计划和调整品种结构、与广东稻谷储备企业的合作模式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上还签订了粮食产销合作意向协议。最后,考察团还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第三届十省籼稻专场交易会”,并听取了主产省稻米分析师对今年早籼稻行情的分析预判。

二、生产情况

在各级政府全力落实党政同责,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情况,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稳面积、攻单产、多增产,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措施支持下,南方地区稳定双季稻生产,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1、天气条件总体良好,早稻上市时间较去年提前,收获进度有所加快。南方地区早稻生长期间大部墒情适宜,总体温高光足,雨水匹配适宜,部分地区遭遇“雨洗禾花”,病虫害面积高于去年同期,但发生程度较轻,总体受灾程度弱于常年。预计2023年早稻丰收在望,面积7100万亩以上,基本保持稳定。目前,南方地区正处于农活忙时“双抢季”,要及时做好早稻收晒扫尾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并避开高温时段适时移栽晚稻。

2、五省(安徽、浙江、广东、湖北、江西)籼稻种植呈现地区性差异,单产同比有所提高,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圆粒稻占比明显提升,质量总体好于去年,丰收基调已定。

(1)安徽曾是早籼稻主产省份,但随着稻米消费升级和土地流转的大趋势,早籼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目前基本集中在皖南的芜湖、宣城、铜陵以及皖中的巢湖、庐江,皖西的东至等市县。其中,安庆地区介绍,该市2023年种植早稻49.1万亩,单季稻和晚稻307.12万亩。虽然近年来政策方向鼓励双季稻种植,但效果并不明显,2023年安徽早籼稻的种植面积依然是持平或小幅下降,种植中晚籼稻尤其是丰两优等优质稻的趋势明显增加。

(2)国家粮食浙江交易中心表示,浙江早稻计划种植面积170万亩,农户摸底意向种植190万亩,亩产预计为413.8公斤,根据近三年亩产均值推算,产量预计为70.25-77.9万吨,三量均稳中略增。另,鼓励浙东南沿海和浙中、浙西盆地大力推进双季稻生产。

(3)国家粮食广东交易中心表示,广东早稻意向播种面积1303万亩,同比增0.5%;单产预计同比增1.5%以上,达408公斤/亩,预计总产为520-530万吨(个人推测),同比略增。种植以珠三角、粤北、粤西地区为主。截至2022年底,广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2680万亩,加上种粮大户,合作社采取良种、良技、良法等积极应对措施,智慧农场、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化作业趋势明显,农业种植和农机设备收割机械化程度提高,助力粮食减损,部分亩产达1100-1400斤;为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广东还专门补强了粮食烘干环节的短板。

(4)国家粮食湖北交易中心表示,湖北早稻今年播种面积195.16万亩,同比增3%,集中分布在黄岗、荆州等地,将实现“三量齐增”的态势。

(5)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表示,江西早稻今年播种面积受到年初的干旱和油菜扩种影响,从1830万亩调减至1800万亩,但早稻主要种植区面积保持稳定,截至5月份,预计全省实际栽插早稻面积1805.2万亩,预计早稻产量为678.5万吨(个人推算),同比略增。通过实地调研,景德镇地区预计早籼稻播种面积29.36万亩,同比略增;湿谷产量为15.5万吨,单产528公斤/亩;种植优质稻13万亩,当中乐平约11万亩、浮梁县和昌江区约2万亩,总产量为7万吨。上饶余干县粮油购销总公司表示,早稻种植面积85.23万亩,产量35.47万吨。鹰潭地区则表示今年辖区(月湖、贵溪、余江)早籼稻播种面积为71.7万亩,同比略有上升;单产预计400公斤/亩,产量约28.76万吨。

3、生产成本持平略降,农资价格回落,但人工成本上涨。

以早稻主产省江西为例,调研普遍反映早稻种植成本略有减少,为850-1100元/亩左右,主要是化肥、农药成本有所下降,人工成本则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集约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并通过集中采购和育秧等减少农资和人工成本的手段,有利于达到减少种植成本的目的,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不同地区种植成本涨跌不一:据了解,部分安徽产区的种植成本高达1400元/亩,农资和地租成本分别占700元/亩,主要以品质相对较优的丰两优稻为主。景德镇地区亩产成本为850元/亩,同比略增。鹰潭地区种植大户亩产成本为870元/亩,同比减30元/亩,减幅主要是化肥成本下跌。

三、供需情况

1、新季早籼稻总体供应预期将继续增加,市场收购进度提速。

今年以来,新季早籼稻受天气的影响较小,主产区单产和产量稳中略增,整体质量好于去年同期,经历了去年高开低走的走势,部分烘干厂持粮成本高企导致亏损,因此今年农户和烘干厂售粮积极性提升,市场流通粮源较为充裕,收购进度同比加快。

2、储备单位增储信号强烈,优质稻或成储备新宠。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2年广东全省粮食储备规模超过1100万吨。“十四五”规划预计,我省粮食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慢于“十三五”期间。其中,口粮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增速放缓。预计到2025年,粮食消费将达到5700万吨左右,比2020年增长7.8%。同时,全省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预计2025年需外购(进口及省外调入)粮食4500万吨,实现全省粮食供需平衡。本次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反馈,预计2023年广东地方(省市县)各级储备计划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补库刚性需求将进一步加强。

“优粮优价,优粮优储”将成为广东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全国第一粮食销区的广东,早籼稻政策市特征尤为突出,本中心成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优质稻价格较为坚挺,购销价差有所缩小,相较于普通早籼稻更具备轮换优势,优质优价特征明显,为地方财政节省轮换成本。

“藏粮于技”正是优粮优储的前提条件。此次调研期间,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库的相关人员介绍,由于对12个库点共315座仓房、223.8万吨仓容进行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技术的升级改造,集团公司今年底将实现控温、气调、智能化粮库管控的全覆盖,一系列科技手段支撑了广东增加收储优质粮源的底气,也加快了优粮优储的步伐。与会座谈期间,产销双方企业对于优质稻的物流运输和储存条件、耐储品种保质时间及轮换期限等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探讨交流,为未来储备优质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收储单位普遍倾向于对野香尤莉丝这一品种的采购,但保管时间短、品质易下降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增加储备成本。

3、多因素促使品种结构调整 稻谷储备格局或有新变化。

2023年稻谷产需仍趋宽松,价格走势较为平稳,特别是普通早籼稻对比小麦而言,轮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行情大幅涨跌的机率不大,但受最低收购价政策扶持、生产成本上涨、制粉需求强劲等利好因素支撑,稻价同比仍稳中有涨,今年我省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机率较小。尽管当前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对百分百自给、进口仅用作品种调整的国内大米市场影响有限,但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仍将阶段性扰动国内行情。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适销对路的圆粒稻因其轮换性价比优势突显,购销相对活跃,较受收储单位所青睐,储备品种结构占稻谷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刺激了农民种植该品种的积极性;但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后将再次面临轮换大考,届时圆粒稻产能或达到高峰,消费将遭遇瓶颈期,此消彼长之下将重回供过于求的局面,轮换优势将被逐渐弱化,长粒早籼稻反而或将迎来一波阶段性行情,但前提是作为品种质量要有所提升。

四、价格走势

1、广东早稻储备采购价已成产区售粮价格风向标,行情总体“高开-低走-趋稳”。

2023年,属于常规的轮换小年,广东地区前期采购节奏同比稍缓,但6月中下旬新粮上市,储备企业补库提速,收购进度加快。早籼稻总体预期丰收,产量和品质从目前收割的情况来看整体趋好,但受国家政策和种植成本等利多因素提振,早籼稻价格仍将维持高开,开秤价为1.45元/斤。不过,农户售粮积极性提升,储备主体轮入相对谨慎,市场并未出现去年“跨省抢粮”的现象,因此在流通粮源渐增、终端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7月中下旬平均收购价回落至1.42元/斤的水平,从本中心采购情况来看,折价幅度和折价率有所扩大。根据调研情况来看,7月底,江西等主产区收割也将相继结束,在供应预期增加的情况下,采购价格呈现高位松动,月末本中心粤北地区普通早籼稻采购最低价跌至2740元/吨(1.37元/斤);相较之下,圆粒稻更具抗跌优势,价格在2830元/吨(1.42元/斤)一线得到支撑。总体来看,广东早籼稻价格呈“高开-低走-趋稳”的走势,短期仍存在落价的空间,但长远来看储备补库需求仍较大,早稻典型的政策市特征依旧;在早籼稻收割期完毕和国家政策性稻谷停拍后,市场流通粮源逐步收紧,贸易商看好后市预期,存在较强的挺价心理,加上当前跨省物流运输能力不足,运费成本上涨,预计后期稻价回调的空间有限,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但需注意的是,随着轮出的旧作圆粒稻和优质稻不断增多,后期价差的空间将会缩小,在“稻强米弱”的情况下,原粮价格涨幅高于大米价格涨幅,大米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对比来看,各省由于政策、产情等差异因素,导致价格走势略有不同,但总体预期保持一致,认为近期早稻低走的基调已定。

安徽省:由于近年来浙江本地早籼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加上政策性储备稻谷中的早籼稻份额在减少,同时另一个早籼稻主产省份江西流通性比较好的圆颗粒早籼稻种植面积开始增加,安徽部分地区稻谷虽然品质较优,但外运至广东等地的运费高于江西70-80元/吨,安徽早籼稻对标江西并无价格优势。调研期间,2023年新季早籼稻已全面进入收割期,多数区域烘干企业烘干成本基本在2600元/吨(1.30元/斤),宣城等少数地区烘干成本接近2700元/吨。

江西省:由于收割上市较为集中且比去年提前5-7天。湿谷开秤价:普通长粒型0.90-0.95元/斤,圆短粒型早稻0.95-1.00元/斤,基本与去年持平;成熟度不高青谷比例大的湿早稻价格低于0.90元/斤。烘干粮价格1.30-1.35元/斤左右。同期湖南早稻收购低开,普通湿稻谷0.85-0.90元/斤,圆粒0.90-0.95元/斤,低开主要是水分高、青谷多等质量原因。从早稻市场意向调查来看,普遍认为产量看增,质量持平或略好,预计圆早1.35元/斤,对后市行情不太看好,随着新季稻谷上市、好粮卖空,“尾货”早稻会导致市场价格趋于下行。

浙江省:政府鼓励各地落实订单余缺调剂,对重点粮食生产机具给予财政奖励支持,并鼓励推进双季稻生产。为了扶持种植,在国家最低收购价2520元/吨基础上增加80元/吨,实行订单全覆盖,统一早稻订单奖励600元/吨,即本地农户订单粮按3200元/吨收购。由于增储计划提前完成,需求将有所下降,此消彼长之下今年早稻价格同比稳中略降,但预计下半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价格将会有所上升。

湖北省:由于省内早稻上市时间同比推迟,大量上市在7月15日之后,晚于其他省份,因此在整体品质较好的情况下,上市初期遭遇邻省上量落价的影响,收购价格短暂冲高后稳中下降。其中,圆粒早稻低开平走,开秤价同比下跌0.03-0.05元/斤,烘干粮成本价为1.32-1.36元/斤,在1.35元/斤左右存在博弈心态;入库价为1.38-1.40元/斤;旧作圆粒早稻用粮成本在1.36-1.37元/斤,支撑看涨心理。长粒早稻平开稳走,今年米质改善,加上中晚籼稻粮源紧俏,加工性价比提高,在8月再生稻上市前存在一定升值空间。

2、广东早籼稻购销价差逐年缩小,储备轮换品种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成交数据,近三年稻谷采购均价(经标准化调整)分别为3034元/吨、2973元/吨、2994元/吨(截至6月),在2022年经历3年来首跌后,今年采购价格再次抬头,但仍低于2021年的历史高位水平。销售均价分别为2459元/吨、2526元/吨、2715元/吨,行情逐年呈现上涨,屡创近年来价格新高。购销价差分别为575元/吨、447元/吨、279元/吨,旧作稻谷销售行情一改2020年以前的低迷,价格持续见涨,因此年度价差呈逐年缩小的趋势。鉴于近几年储备轮入小麦的占比大幅增加,相应地早籼稻轮出数量将逐渐减少,供需结构或逐步趋紧,后期将进一步对早稻销售价格形成有效支撑。

优普稻价差扩大,圆粒稻轮换更具优势,储备品种持续优化。上半年,通过交易中心采购稻谷23.1万吨,成交18.4万吨,同比增3.7万吨,成交率80%,同比升12%。早稻仍占主导地位。其中,普通早籼稻成交8.0万吨,同比减0.3万吨;均价2956元/吨,同比下跌124元/吨。圆粒稻成交1.0万吨,同比减0.7万吨;均价3011元/吨,同比涨14元/吨。高于普稻55元/吨。优质稻成交2.7万吨,同比增1.8万吨;均价3170元/吨,同比涨58元/吨。高于普稻214元/吨。

通过交易中心销售稻谷74.9万吨,成交49.3万吨,同比减11.9万吨,成交率66%,同比略降2%。其中,普通早籼稻成交29.3万吨,同比减14.3万吨;均价2627元/吨,同比涨195元/吨。圆粒稻成交9.5万吨,同比增2.4万吨;均价2748元/吨,同比涨154元/吨。高于普稻121元/吨。优质稻成交6.6万吨,同比增0.8万吨;均价2936元/吨,同比涨150元/吨。高于普稻309元/吨。

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籼稻行情一枝独秀,粉米需求攀升的提振因素占比较大。其中,珠三角地区竞价较为激烈,购销活跃度相对较高,地域性价格差异较大。另外,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断调整,消费形式也日益多元化,人均大米口粮消费总体呈稳中有降的局面,中晚籼稻行情趋弱运行;但近年来早籼稻属性逐渐改变,需求整体趋旺,也是较为罕见地出现早籼稻销售价格甚至超过中晚籼稻(2658元/吨),这主要是饲料(对标玉米行情)和制粉(肠粉、米粉)需求上升,口粮(大米)需求下降所致。

3、8月国家政策性稻谷拍卖将有较大调整。

一是定向稻谷拍卖登场,底价上调100元/吨。据市场消息,一再延迟的定向稻谷拍卖终于启动,8月3日将迎来首拍,今年预计拍卖总量为1600-1800万吨;其中黑龙江1300-1500万吨,底价上调100元/吨,至1700元/吨。今年受芽麦替代量较大所影响,成交热度或较去年有所降温,这将对饲料粮价格形成抑制,也包括部分用作饲料的早稻品种。另一方面,8月国家政策性稻谷拍卖还作了以下调整:每周30万吨的早籼稻暂停拍卖,60万吨中晚籼稻和粳稻则下调销售底价,2018年产稻谷停拍,品种价格走势将进一步分化。

首先,早籼稻停拍,对市场影响有限,政策性提振意味较浓。其次,中晚籼稻和粳稻销售底价下调,有利于抑制持续见涨的中晚籼稻行情,也对库存体量较大的粳稻起到了去库存的作用。最后,停拍2018年产稻谷,新增2020-2022年产的粮源投放,优劣品质稻谷价格和用途分化将进一步突显。

近几年随着托市稻谷收购量减少,尤其是2021-2022年连续两年均未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国家稻谷去库存压力将逐步减弱。据市场统计,定向稻谷累计成交2020/21年度为2500万吨,2021/22年度为2900万吨,2022/23年度稻谷的库存量或将进一步下滑。总体来看,短期将对各省级及地方储备稻谷轮出的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籼稻行情仍相对坚挺。

五、总结与建议

总体而言,今年主产区早籼稻的产量、质量相对较好,价格高开低走是大概率事件,充分利用竞价交易模式、把握轮换时机,做好企业的产业链管理至关重要。从调研反馈的消息来看,由于种植早稻的成本较高,整体收益比价小麦、玉米、大豆等不具备优势,农户种植的意愿不高,局部地区明年仍存在面积减少的风险,受此利多因素支撑,2024年早籼稻价格或延续稳中偏强的态势运行,最低收购价仍存在上调的空间。

1、发展订单种植收购,有利于推动储备粮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不论是市场化收购还是政策性收储,优质优价都将成为粮食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市场面临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粮源偏少等现状,为了提高种植品质和效益,发展优质专用粮、集成推广科学种植,以推动专种专储专收的运营新模式,已然成为当前各地普遍的新做法。由于收储单位有意想增加优质稻的储备计划,江西地区企业表示,能针对特定适储品种,签订订单基地种植收储一体化服务。

2、延伸加工链,拓展服务链,挖掘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潜力。以安徽联河集团为例,从稻米源头开始,狠抓高标准农田基地优质稻的种植,实施稻-鸭共生、稻-虾连作、减肥-节水-控药等绿色有机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绿色提质增产模式,并建立粮食产、购、储、加工、销售各环节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粮食产业链经营模式。其中,生物质能利用精深加工有效地解决了大米加工副产品碎米的问题,也拓展了销售大米副产品附加值的渠道,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大米加工的单一性。

附件:调研粮食企业情况介绍

1、安徽地区(南陵县繁昌稻谷基地、望江县粮食基地)

(1)繁昌县宏庆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民营企业,位于繁昌县平铺镇,公司于2006年成立以来,主要经营范围:粮食收购、加工、销售、水稻种植。公司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拥有年产量10万吨的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2021年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560万元,公司建有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501亩,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公司努力打造自主品牌,注册的“岱湖滩”商标、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称号。并有九个产品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公司先后荣获“A级粮食守法经营企业”、“AA级信用企业”、“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据介绍,该司种植模式主要为“一稻一麦”,优质稻品种以油香粘为主,亩产1000-1200斤/亩;部分杂优1300斤/亩。日烘干约600-700吨,加工约250吨。收购主要以圆粒中组3号早籼稻为主,湿谷收购价1.01-1.02元/斤;出厂价为1.34元/斤。预计后市价格走势平稳。

(2)联河集团:一家集粮食种植、收购、精深加工以及农业科技开发、营销电商、仓储物流、农产品检验检测、生物质能利用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产品加工集团。集团旗下共有4家子公司,母公司安徽联河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首批放心粮油示范企业,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企业,“食安安徽”品牌认证企业,安徽省食品生产示范企业,安徽省智能工厂、安徽省粮食应急加工、配送企业。联河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主要生产“联河”牌系列优质大米、“米乐意”牌系列米乳、米淀粉、大米蛋白粉、生物质颗粒等,年生产大米能力达30万吨。

联河大治圩基地2.1万亩,座落于安徽省望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对各项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为补齐产业链短板,高标准建设联河“第一车间”,公司大治圩基地内以桃优香占、野香优油丝、万象优982、广东丝苗(清香优19香)等系列优良品种为重点,以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采用轻简化栽培、四维健体栽培技术,实施稻鸭共生、稻虾连作以及“减肥、节水、控药”等绿色有机关键技术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绿色提质增产模式。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水稻安全溯源系统,有效解决生产端“种好”、消费端“吃好”问题。基地内种植有机稻米、稻鸭共生生态米、虾田稻米等系列优质水稻10000亩,莲藕3000亩,芡实1000亩,瓜蒌500亩,水产养殖面积1100亩,全年小麦、油菜、黄豆、高粱等农作物轮作倒茬种植面积达8000亩。已通过有机认证面积5000亩,有机认证产品5个,基地被认定为“圳品”(供深食品)优质原粮基地,并已申报成为中国邮政集团、古井集团、三只松鼠等多家企业优质专用原粮生产种植基地。公司碎米精深加工制备大米蛋白粉、米淀粉、米乳等高附加值产品,“纯物理工艺提取大米蛋白及淀粉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调研得知,以高标准农田的红香优丝苗为例(优质丰两优稻)亩产达1300斤/亩,烘干粮价为1.60元/斤,预计广东到货价为1.67元/斤。一般优质稻亩产1200斤/亩,成本约1260元/亩。

2、江西地区(景德镇市、余干县、上饶市、贵溪市、鹰潭市)

(1)江西乐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金山工业园C区,公司成立于2015年01月22日,以订单为桥梁纽带,聚6万亩稻田、2000大户、20000小户,“公司+农户”“公司+自有基地”,以统一供应优质稻种、统一水肥一体化服务、统一栽培技术管理、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统一稻谷收购的“五统”方式,实现了1+1>2,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稻谷品质,并使得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迈进,2020年公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称号。

主营业务由农资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收购三大板块组成,年销售额达9000万。农资销售方面:主要产品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德国拜耳、美国科利华、先正达、诺普信、河北威远等,全年销售额4000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公司拥有无人机30架,2022年飞防面积30万亩次,今年预计飞防服务40万亩次;2022年推广机插面积3000亩,2023年推广机插面积10000亩;土壤改良,2022年利用喷施降镉剂及配套水肥管理,改良面积达1万亩,2023年预计服务面积2万亩;订单农业,运用订单农业模式2022年推广优质稻订单6万亩,2023年同时也推广6万亩优质稻订单,此项模式订单农户每年累计增收2000万元。粮食收购方面:公司提供湿谷烘干服务,每年收购稻谷3万吨以上,其中优质稻达2万吨以上。

(2)江西盛态粮食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江西盛态粮食实业有限公司,是鄱阳县政府从广东招商引资、落户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东岸、鄱阳县中国鄱阳湖粮食产业加工基地1号,是一家集基地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品牌营运、产业链一体化的综合型粮食企业,公司于2007年下半年注册成立,2008年项目动工,2010年建成投产。稻米加工、稻谷整理烘干、副产品加工厂房各1座,高标准仓库11座,可存储原粮稻谷5万吨,成品大米1万吨。公司年生产能力10万吨优质大米,产值可达5亿元。

公司选用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粮食加工设备,日加工量300吨的稻米生产线和日整理烘干600吨稻谷的低温烘干线,均为世界品牌全自动设备。为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加工生产所需原粮的数量,由鄱阳县盛态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金土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发起人,并有12家较具诚信和规模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参与组成“鄱阳县盛态农业合作联社”,联社拥有8个“万亩”连片的优质稻推广种植基地和近10万亩生态良田种植基地。公司还建立经认证的“江西盛态粮食质量检测中心”,严控原粮进仓和产品出厂的质量关。公司秉承服务农业与民生的理念,坚持立足产区与对接销区的定位,依托鄱阳湖生态区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与盛产优质稻的资源优势,致力从田间到餐桌、品种到品牌,以“良田、良态、良种、良法”,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米之良品。

(3)景德镇市嘉龙米业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塔前镇新园村,是一家集粮食收购、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水稻种植及饲料加工销售为一体民营企业,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70亩,是江西省动态储备粮管理承担单位,常年动态储备粮2000多吨。建有日产150吨大米生产线一条,产能3万多吨,通过大米加工设备全面技术改造,扩大产能,用以适应“中国好粮油”加工生产品质的需求。建立景德镇市嘉龙米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景德镇市嘉龙米业粮食产业联合体,有日产15吨粮食清理、烘干设备12套,日产200吨粮食清理、烘干塔1座,年粮食清理、烘干能力达3万多吨。有粮食储备仓库13座,仓库容量5万吨;有100吨电子地磅1台,钢板立筒仓1500多立方米,以及清杂机、输送带等各种配套设备。公司是景德镇市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之一,公司在乐平市双田镇建有1000亩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产品有“嘉龙霸”牌早籼米、晚籼米、糯米,三分之一为中高档优质大米(富硒大米)和糯米,年收购稻谷4万多吨,年产(销)大米2万吨,远销广东、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在本省、本地区也有较好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产品具备溯源码,实现农产品可溯源。

(4)景德镇市昌江区粮油收储公司:位于景德镇市瓷都大道216号,隶属景德镇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昌江区唯一一家国有粮食经营性购销企业,下辖两个粮管所和一个分公司:鱼山、丽阳粮管所和古城分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经营性购、销及物业管理等业务。昌江区粮油收储公司下辖两个收购库点目前承担省市储备粮9000吨储存任务,总仓容量1.5万吨。丽阳库区有公司合作企业景德镇市古耕记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有200吨稻谷烘干中心:景德镇市田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日产12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昌江区粮油收储公司从事订单粮食购销贸易工作,并与杭州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基地,订单每年6000吨;建德市国有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订单3500吨;厦门市储备粮集团订单3000吨,包括网上招投标和代发订单协议订单等经营性业务,2020年省外贸易总数达10万吨;2021年省外贸易总数达12万吨;2022年省外贸易总数达17万吨。年经营总量近四亿元。景德镇市昌江区粮油收储公司秉诚“质量第一,诚信合作,优质服务”的企业精神。

(5)余干县粮油购销总公司: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城北新区,是一家集粮油及其制品收购、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参照正科级管理的县属国有企业。公司主要职能:负责实施粮食收购及日常管理工作;决定国有购销企业粮食安全储存和仓储设施的合理布局,受托管理托市粮以及省级储备粮油的购、销、调、存、加等工作。公司机关内设6个工作部,下辖20个所库、一个军粮供应站、一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管理公司(12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一家市级龙头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仓库遍布全县各乡镇,有效仓容34.73万吨。据市场报价,湿谷0.95-0.96元/斤,圆早烘干报价1.31-1.32元/斤,重金属0.17mg/kg。

(6)贵溪市众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6-02-16,位于江西省贵溪市志光镇古城村17号,交通便利,全心致力于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推广服务,农机销售、租赁、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服务的公司,在鹰潭市电子商务行业中位居前列。

(7)余江裕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工业园区,日产烘干350-400吨,仓容1.2万吨,年销售3.5万吨左右。品种有金早47、中组3号、中组237等。一季早稻的种植成本(扣除补贴后)870元/亩,据市场反映,尽管双季稻(一早一晚)得到的补贴要稍多一点,但由于一季稻种植的时间较为充裕,且品质较优,优质优价驱使收益相对较多,因此农户更倾向于种植一季中晚稻。

来源:由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信息部整理及分析,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