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20个村试点集体经营“一块田”,村级增收18倍
返回列表
查看: 178|回复: 0
收起左侧

20个村试点集体经营“一块田”,村级增收18倍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8-7 0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肥城市安驾庄镇朱颜子村传来喜讯:村集体自主经营的140亩“一块田”,小麦平均亩产1100斤,通过定点销售,卖出了1.33元/斤的高价,每亩收入1463元。仅一季小麦,朱颜子村集体增加纯收入6.3万元,相比之前流转给种植大户每亩地赚取50元服务费,村集体收入增长18倍。

  在2023年“三夏”生产中,安驾庄镇20个集体经营“一块田”的试点村集体收入均突破20万元,实现了集体增收倍增跃升。

  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聚焦村集体增收资源缺乏、路径狭窄、活力不足等问题,在做活土地经营、促进集体增收上谋求变革,以安驾庄镇为试点,探索集体经营“一块田”模式,走出一条“以集体经营为主体,大户种植、散户种植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土地经营新路径。

  20个村试点“一块田”

  集体收入“鼓起来”

  安驾庄镇农业基础好,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全镇75%以上的耕地是永久基本农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发展和产业项目建设,全镇近90%的村都是纯农业村,集体发展经济只能从“土里刨食”。

  安驾庄镇调研发现,部分村对集体闲置土地、低效地块或集体机动地,以对外承包给群众或大户的方式“一包了事”,不仅承包费低,而且承包时间较长,存在“寅吃卯粮”问题。有的村集体帮助种植大户协调群众土地流转,仅收取约50元/亩的管理服务费用,而且还免费让种植大户使用机井沟渠等基础设施,一旦损坏,集体负责维修,有时收取的管理服务费用根本不够维修成本。种植粮食产量、价格都比较稳定,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选择到农村包地,主体越来越多、土地越包越少,村集体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产生了“守着金饭碗,看着别人用,集体没饭吃”的问题。

  既然种植大户能承包土地、种植粮食、打粮得利,那村集体为什么就不能变身“种植大户”,自己经营土地,自己种粮挣钱?带着这个问题,安驾庄镇决定在全镇范围内选择20个试点村,探索集体自主经营村级土地模式,种好集体经营的“一块田”。

  今年2月,朱颜子村成为集体经营“一块田”的试点村。“我们立即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商议,决定从村里的闲散地块整治入手,先让集体手里有‘一块田’。”朱颜子村党支部书记杜均涛介绍说。

  朱颜子村共有土地520亩,但能由村集体当家作主的土地仅有一块100亩的老桑园,由于多次倒手承包,耕地管护不精细,地里光生产路就有6条。

  杜均涛盯在田间地头,把老桑园从上到下翻耕了7遍,同时只留下1条生产路和沟渠,其他的路、渠、沟等全部耕成土地,整治完成后一测量,竟然溢出土地40亩,原先100亩的低效地块变成了地形平坦、方便耕种的140亩“一块田”。

  经营中,朱颜子村明确1名支部委员专职负责“一块田”管护,同时调配公益岗人员、聘用闲散村民参与“一块田”务工。需要灌溉、施肥等人工管护了,负责人就联系群众到“一块田”务工;需要耕种、打药、收割等机械作业了,负责人就联系附近的农机合作社到“一块田”开展作业,而负责人只需要盯靠在田间地头,做好务工计时和机械计量,把好管护质量关、进度关。

  精心管护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朱颜子村集体试种试营“一块田”,一季小麦种下来,刨去所有成本,集体纯收入突破了6万元,仅“一块田”收入,比之前全村年收入总和还要高!

  尝到甜头的朱颜子村,决心继续扩大“一块田”经营规模,恰好村内3名种植大户的承包合同到期,村集体决定成立“土地公社”,积极引导群众将土地流转到集体“土地公社”,承诺群众不仅每亩地有900元的保底收入,还能享受“土地公社”分红。群众流转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不到半天时间,全村52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村集体。

  杜均涛算起了“一块田”的“幸福账”:保底测算,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900元,520亩土地纯收入就能达到46.8万元,相比之前村集体“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分配上,朱颜子村采用“334模式”,即30%坚决兑现群众的分红承诺,30%用于“一块田”下一年度的管护,40%用于村级民生实事和公益事业,让群众都能享受到集体富起来的红利。

  “一块田”招标“田管家”

  足不出户“坐享钱来”

  “每亩地每年托管费1360元,成交!”在肥城市安驾庄镇产权交易中心,随着标锤声响起,经过五轮激烈竞价后,北赵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孙连明成功获得了北赵村“一块田”的托管权。

  据北赵村党支部书记梁峰介绍,北赵村共有土地1528亩,五年前完成土地流转1309亩,主要由本村和周边村的5名大户分别承包,每亩地承包价格700元,集体帮助大户协调群众土地流转,每亩地收取管理服务费用50元。今年年初,北赵村成为全镇集体经营“一块田”的试点村,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商议“一块田”推进工作。恰好,一户承包村内600亩土地的外地种植大户合同到期,村“两委”靠上做工作,最终6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到集体名下。

  集体手里有了地,怎么经营是关键。单凭村“两委”三四个人根本管护不过来,北赵村反复学习全镇推行“一块田”改革实施方案,召开党员群众征求意见会,请教粮食种植经营主体,最终确定采取“契约定产”方式运营“一块田”。

  梁峰介绍说,“契约定产”就是引进一家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将耕种耙收等全环节管护委托给经营主体,集体不参与具体种植作业。设置粮食产量“保底线”,双方达成契约,只要经营主体管护的土地产量达到“保底线”,集体就全额支付托管费用。超出“保底线”的部分,收益按照“三七分成”,即30%用于对经营主体管护的绩效奖励。如果达不到“保底线”,按照一定比例扣除托管费。

  “我算了一笔账,村集体仅需每年每亩地支付1360元的托管费用,耕、种、耙、收、管等所有环节集体不再投资,相比自己管护成本节约150元,省心省力又省钱。”梁峰说,村集体将节约的成本全部返还给群众,土地租金由700元提高到850元,群众将土地流转给集体的积极性更高了。

  根据平均产量和价格,北赵村每年每亩地种植小麦、玉米可收益3000元,去除托管费用1360元和土地租金850元,纯收入能够达到790元,再加上地力补贴172元,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962元。“这是完全归集体支配的纯收入,比之前每亩地50元的服务费,增长18倍还多。最关键的是,集体既不投工、也不出力,在办公室里擎等算账收钱。”梁峰说。

  北赵村通过招投标方式,优先选择机械全、服务优、实力强、价格低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对“一块田”进行托管经营,最终5名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走进产权交易中心开展了投标竞标。

  “我只负责管护好土地,至于粮食价格波动、销售市场风险、土地租金等,完全不用操心,既保障了收入,也规避了风险,我非常支持这种改革模式。”竞标成功的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孙连明也喜不胜收。

  据安驾庄镇农委主任李英峰介绍,发展什么种植模式,种什么品种,用什么农药,撒多少化肥,都是集体说了算,经营主体负责具体操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水大肥,提升了土地质量,保护了农业生态。“今年,全市给我们下达了减垄增地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任务指标,原先得逐村逐户做工作,现在只需给村集体下指标,发展面积由集体自己做主,今年北赵村率先在‘一块田’里发展了200亩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小田”并“大田”

  稳产又增收

  “一家几亩地、田分八九块,机械进不去、费时又费力,收入上不去。”这曾是安驾庄镇洼里村的真实写照。洼里村共2024户、5313人,耕地5000亩,是人口大村、土地大村。多年来,村内群众或进城定居、或外出务工,土地私下托付给亲戚朋友代管,久而久之,土地零散破碎,5000亩土地被分解为1200余块。

  洼里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刘太钢介绍说,“巴掌田”难以进行大规模农机作业,碎片土地每亩90元机器收割费没人愿意干,连片的大地块每亩地收割费才45元,“巴掌田”成了集体群众增收的“拦路虎”。

  成为“一块田”试点村后,洼里村从最棘手的问题改起,让“小田”并成“大块”,方便规模化、机械化作业。洼里村党总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田间耕作畅通为标准,通过小田变大田、田埂截弯取直、合理布局田间道路、沟渠,浆砌路肩、铺设碎石路面等方式,实施田、水、路、林、渠综合整治,溢出土地近200亩。

  在此基础上,全村土地统筹划分为两大区域。一块区域是私营种植区,通过“流转户”和“种地户”户户换地,将“种地户”集中在该区域,同时,集体统筹协调,将散户的多块地合并为一块地,方便群众耕作。另一块区域是集体经营种植区,集体“一块田”面积达到4000亩。

  针对地块多、面积大、管护难等问题,4000亩“一块田”被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村“两委”干部专职负责。其中,发挥党支部领办的布谷鸟农机合作社作用,对5个网格开展全程托管,以集体自种自营降低管护成本,提升增收效益;其他5个网格采取契约定产方式,招投标引进5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程管护。每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一个网格,相互之间比亩均产量、比成本节约、比综合效益同时,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凡是产量达不到平均线、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律淘汰退出,重新遴选经营主体进行管护。目前,10个网格内的土地管护良好,亩均小麦产量均达到1100斤,且成本降低20%以上。

  洼里村还依托“一块田”的自主优势,积极承接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新型种植课题和专利技术,发展了无人农场、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不仅丰富了土地利用业态,更拓宽了增收渠道、壮大了集体经济。据统计,洼里村“一块田”亩均收益能突破1000元,仅此一项,集体每年可增收400余万元。

  “‘一块田’改革是为了解决集体增收难题而探索的经营模式改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次大胆尝试。”安驾庄镇党委书记杨仁峰表示,安驾庄镇20个试点村已全面铺开“一块田”改革,在推进路径、经营模式等方面初见成效,下一步将在全镇各村逐步推广,真正打造成为集体增收的“动力源”。来源:齐鲁晚报网)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8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