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和外汇局召开外资金融机构与外资企业座谈会,研究加大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力度,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有关工作。在前期一系列逆周期、跨周期调控政策加速落地后,8月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向好势头,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多数回稳,微观主体信心和预期有所改善。应当看到,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仍集中在需求侧,及时乘势向上,推动总需求进一步回升,是下阶段宏观政策的重点。
随着“金九银十”的旺季到来,消费和投资的回暖趋势将逐步稳固,内需正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局面。总体来看,三季度以来的逆周期政策主要聚焦国内,集中力量实现内部均衡。由于进出口是总需求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下阶段预计宏观政策将在继续巩固内部需求向好的前提下,适度将更多精力放在稳外资和稳外贸方面,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促进外部均衡尽早实现。
两年以来,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进而联动欧洲央行、澳洲央行等也进入加息周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因金融条件收缩,导致我国外部需求不足,叠加去年出口的高基数,给今年的出口带来一定困难。
数据显示,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49%,自去年9月开始一直位于荣枯线下方,表明当前外部环境仍不理想;衡量我国出口景气程度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自年初的1255.89降至目前的875.21;1-8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6%,8月当月同比下降8.8%,显示出当前稳外贸的压力依旧存在。不过,衡量全球航运景气度的BDI指数自9月开始呈现回升趋势,此时正是通过政策稳定外贸的好时机。
受人口红利、国际分工、产业转移、制造业回流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1-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同比下降5.1%。特别在当前少数发达国家致力于推动与我国进行所谓的高端产业与核心技术“脱钩断链”的情况下,更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强有力的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吸引更多外商来华投资,意义重大。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稳定,均不能离开金融政策而单独存在。金融稳外贸,关键在于继续优化调整事关跨境人民币的一揽子业务。首先,稳外贸首先要加大出口信贷支持。在当前全球通胀依旧高企,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的环境下,监管部门应及时调整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强化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避免商业银行经营的顺周期行为,杜绝盲目断贷、抽贷、惜贷的情况出现,满足外贸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特别是,要让更多企业享受跨境融资便利化带来的好处,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类资源。
其次,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汇率风险、兑付风险、结算风险等不确定性将影响外贸企业的利润稳定。近一段时间,汇率超调情况比较明显,走势不够稳定,因此需要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要出台针对性更强的金融工具,帮助企业减小汇兑损失。
第三,要继续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加强保险机构和银行的对接,通过“担保+融资”模式,在进行风险兜底的同时,稳定企业预期,使企业敢接敢运。
金融稳外资,关键在于借助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以优越的“软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一是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严格遵循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二是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政府部门与银行应及时梳理外资企业“白名单”,强化“政企对接”和“银企对接”,财政可适度对重点项目的贷款予以贴息,降低外资企业融资成本。
当前,稳外资稳外贸的压力依旧,国际金融条件仍有收缩的可能,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不足,全球跨国投资意愿低迷。在国内需求持续回暖的情况下,金融政策要提质增效,尽早推动外贸外资企稳向好,早日实现内外均衡、内外互促的良性格局。(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