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何虎生:如何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意义?
返回列表
查看: 84|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何虎生:如何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意义?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0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0429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0-30 1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3-10-30 11:00 编辑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如何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意义?推荐学习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的最新文章。



01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政治品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阐明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的极端重要性,深刻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真真正正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早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有强烈的问题意识。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一则名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的短评,在文中高度强调把握时代问题之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众所周知,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直奔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指出,“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而且多数又是我们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因此,必须要增长本领,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来开展各项工作。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问题、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进行了深入剖析、集中论述,较为系统地揭示了问题和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的基本内容和实践意涵。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问题导向”列为“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可以说,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并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并且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治国理政全局的时代背景,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生成发展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新环境、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新要求,归结起来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正是基于对这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并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套涵盖广泛、体系完备、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十个明确”为四梁八柱,在理论上回答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党在新时代必须做好的十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十四个坚持”为行动纲领,从实践维度凝练出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务必遵循的重大方针原则;以“十三个方面成就”为实践效能,从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中展示这一重要思想无可争议的真理性质。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打开了理论发展广阔的空间维度和全新的时代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02
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经验
[color=rgba(0, 0, 0, 0.9)]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问题的高度关切。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面对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扬问题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着力解决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矛盾问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分析和解决关乎我国发展根本命运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其推进各项工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我们基于高度的问题意识,立足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大课题,针对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矛盾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整体地回答了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关乎发展的立场、目的、导向、方式、路径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总书记科学分析当时的形势,明确提出,“随着实践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基于这些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打响改革攻坚战,应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全面完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切实解决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等事关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针对以“七个有之”为主要表现的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一段时间围绕问题来破题的实践探索,我们党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创造性地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以“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为基本定位,党的自我革命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与领导地位双重特征出发,兼顾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性内化生成的历史主动精神与外化形成的纠错机制,涵盖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以净化负面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在革除弊病的基础上推进建设、加强领导,呈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03
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使命新问题要求我们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却任重道远,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所面对的风险世所罕见,所面临的挑战史所罕见,要稳稳当当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迫切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找到破解顽瘴痼疾以及新兴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回答好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发现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在于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自身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解释并解决每个时代提出的问题,回应时代发出的呼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面对发展的时代和流变的问题,“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铸牢问题意识,在新的历史阶段上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去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和时代问题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警醒全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是一项富有开创性、探索性的伟大事业,面临许多未知领域,必将遇到越来越难以把握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难以预料的新风险和新挑战,面临越来越多难以回答的时代课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点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发展和安全涉及的重点问题;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中的重大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中的重点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问题,等等,这些事关全局的复杂难题,都亟待认识和化解。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涌现的问题与挑战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突出问题意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要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求,“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这一方案呈现出高度的问题意识,注重从客观、真实的问题出发,从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摸清新征程上风云变幻的客观实际、找准日益严峻复杂的现实问题、研究透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从问题入手去大胆破题,把淤点变成通路,把难点化为亮点,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04
坚持问题导向,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掌握战略主动

坚持问题导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为新征程上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动力和明确的目标指向。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问题”是一个意涵广泛的概念,既可以理解为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回答的现实课题,也可以理解为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问题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从实际出发,不断认识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人的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理论思维的起点。理论创新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实践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阶段性成果,是实践基础上认识的继承发展、守正创新。理论创新始于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问题倒逼是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助推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思考如何回答革命、建设、改革不同阶段的重大时代课题、不断研究解决治党治国治军涉及的各种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步履不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实践的发展是永无止尽的,人类社会也处在一个前进和上升的总趋势之中,新时代会提出新的课题、产生新的矛盾,新的课题和新的矛盾会催生出新理论。创新是理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理论提出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因此,他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跃进与人类文明的重大发展提供思想先导。

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伟大而艰巨,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将给理论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伟业中“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将迸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引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好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防范化解新征程上可能遇见的重大问题和风险提供重要抓手。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这一重要要求,并明确提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将问题作为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说,问题意识就是一整套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内在地包含了诸多要求,既包括清醒正视问题、敏锐发现问题,又包括正确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还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前提和保障内蕴其中。这些要求构成了问题意识的内在逻辑,是贯彻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问题是矛盾的具体表现,矛盾是问题存在的根源。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难以避免的。坚持问题导向,首先是要正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做好承认问题客观存在的思想准备,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还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正视问题和发现问题是前提基础,分析问题是关键环节。当前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明显加大,各种问题的性质、地位和影响各不相同,需要精准分析、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我们要善于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个性问题中找到共性,从偶然问题中发现必然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倾向性,从庞杂的问题中发现主要矛盾、要害问题,以点带面、纲举目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的事业越是纵深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就越具有复杂性、系统性、耦合性,就越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清醒正视问题、敏锐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就能最大程度地防范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选自:《国家治理》杂志10月(上)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72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