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大豆出路在全产业链
返回列表
查看: 96|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豆出路在全产业链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1-21 1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3年11月15日,在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的黑龙江大豆产品精品展区,参会者在观展。

  首届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日前开幕,现场见证大豆购销项目签约,意向交易量196万吨,交易额92亿元。会上发布大豆“三图一树”,引发社会关注和业内期待。

  毋庸讳言,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最大短板所在,进口量最大、自给率最低。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约0.98亿亩,为近年最低;2020年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为历年最高;2021年自给率仅为15%。大豆问题成为中央关切。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

  今年大豆生产形势好于去年。针对农民种豆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国家春播前出台了被称为“豆十条”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农情调度显示,大豆面积稳中有增,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大豆单产增、品质好。这是加力扩种大豆油料的硕果,我国大豆保障能力再添砝码。

  眼下大豆市场也好于去年。今年以来,经济加快恢复,餐饮、旅游等市场回暖,拉动农产品消费向好。四季度传统大豆制品消费进入旺季,蛋白和压榨加工景气程度都在提升,预计大豆消费将明显好于去年。大豆量增质优、消费持续向好,价格走势有望以稳为主或稳中偏强,市场预期在改善。

  但也要清醒看到,大豆产业的部分弱项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此前多年,国产大豆遭受着价格风险、极端天气和成本攀升等多重冲击,保障豆农基本收益异常艰难。这两年在政策拉动下,面积和单产都有所增加。基于农业生产特性和产业发展特点,推进大豆产能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继续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怎样把丰收的大豆卖得更好?这些都要久久为功。

  产能不足是大豆问题的要害,但其原因却在其他环节;提高产能是大豆产业的首要任务,其解决也离不开其他问题的解决。相较于三大主粮,大豆有“三高三低”,即生产成本高、市场化程度高、国际影响程度高,单产水平低、政策支持力度低、比较效益低。围绕大豆的各种产业问题交织缠绕、互为因果,破解起来自然不能头痛医头。大豆全产业链是个整体,生产、加工、收储、消费等必须协同。此次发布的“三图一树”,即生产区域布局图、单产提升模式图、消费引导图和精深加工产品树,正是全产业链思路的体现。

  先要种得好。我国大豆单产仅为美国和巴西的六成,出油率也低于进口大豆。如果能补齐短板,那么竞争优势就会重塑,农民也将更有积极性。这需要高油、高蛋白、耐密等优质大豆品种,离不开科研攻关,同时也要让专家的产量变为农民的产量,并尽量控制成本。东北地区在探索粮豆轮作,其他地区在探索复合种植。开发闲置土地资源也是有效途径,然而在盐碱地种大豆也需要探索适宜品种。可见,扩面积、提单产的背后是提升品质、改良品种。

  也要卖得好。农民种多种少要算效益,种前要有预期,收后要能变现。现实中,不同粮食作物的亩均收益存在差距。有的农户担心,大豆补贴力度虽然较大,但价格波动也大。因此,各地不能只盯着完成扩种,还要稳定收益和促进销售。宏观层面要保持大豆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平衡好大豆和竞争性作物的比较收益。同时,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为农民吃下定心丸。

  还要加工好。我国大豆产销分离,种植集中在东北主产区,加工大多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产销运距长、含油率偏低、交易成本高,这些都影响压榨企业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要引导大型加工企业在东北主产区扩大投资,深化主产市县与龙头企业的合作,解决产区销区错位问题。国产大豆的优势在蛋白,主渠道在食用。要引导企业开发新型大豆食品和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拓展国产大豆加工的增量空间。

  提高大豆产能固然很难,但正确而有意义的事,即使艰难也要去做;愈艰难,就愈要做。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国产大豆产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来源:经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