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王琼(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让理论在深入群众中为人民所认同、喜爱和掌握,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群众的认可、支持和践行。要在全社会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五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熟知“五史”知识,熟悉党带领人民从苦难到辉煌的光辉历程,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我们要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聚全党、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以文化认同催生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 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在百余年历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红色基因。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和主题纪念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引导各族群众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推动思想解放中不断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心灵居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通过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化创作、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大力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突出特性,以文化的自信自强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国家认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夯实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要通过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和水平、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举措,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连。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举措,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提供坚实支撑。(来源:中国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