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本经济新闻》12月24日报道,在亚洲,通货膨胀仍在持续。这主要是因为食品涨价,其在菲律宾和印度占物价上涨因素的50%至70%。由于气候异常,作为主食的大米价格暴涨。 菲律宾11月的物价上涨率为4.1%,相比美国3.1%和欧元区2.4%的物价上涨率更高。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中,大米价格飙升占了30%。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表示,“大米是我们的生命”,一度设定了大米价格上限,为支持家庭经济而煞费苦心。 在俄罗斯与处于粮仓地带的乌克兰爆发冲突的2022年,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急剧飙升。食品通胀较为明显的是欧美,其对亚洲的影响有限。 到了2023年,形势发生了变化。食品通胀的中心转移到了亚洲,因为亚洲集中了全球80%的大米需求。尽管小麦的国际价格已呈下跌趋势,大米价格却在21日创下15年来的最高纪录,比年初时高出大约40%。 起因是发生了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它从今年春天开始,引发了南亚和东南亚的干旱。主要大米生产国的收成纷纷减少。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全球大米产量在2022年至2023年为5.1亿吨。一些国家在大米消费上不能依靠本国生产,而需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依赖其他国家的比重越高,所受影响就越深。排在大米进口量世界第一的就是菲律宾。 目前,印度决定着大米国际行情。7月,此前占全球大米出口40%的这个大国,除一部分高端大米外,全部不允许出口。 由于2024年将举行大选,莫迪政府将优先考虑供应国内。印度物价上涨率在11月为5.6%,处于居高不下的状况,其中的3.7%是粮食贡献的,而光是大米就上涨了10%(占0.5%),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情况让人无法等闲视之。 2024年印度尼西亚也将举行总统选举。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西浜彻说:“考虑到粮食安全,该国很可能优先保证本国供应。也许会出现国际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局面。” 频频发生的异常天气也导致人们担心食品供应,各国纷纷开始囤积粮食。现在正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 英国汇丰银行的弗雷德里克·纽曼回忆说:“2008年的可怕记忆难以抹去。”15年前,由于投机资金流入,全球食品价格暴涨。与当时相比,目前有多种食品的价格波动更为剧烈。根据美国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的统计,在8种主要作物中,有7种在2023年里出现了过度的价格变动。 食品价格高企给南亚和东南亚民众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在南亚和东南亚,食品占消费的比例原本就高达30%至50%,远远高于占10%至20%左右的主要发达国家。除了减少食量以外,没有太多节约食品的其他办法,因此民众生活变得困难。 政策运营也会被波动的食品价格所左右。菲律宾央行10月下旬将政策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6.5%的年利率。在11月召开例行会议决定金融政策之前,该国需要紧急应对物价上涨问题。(来源: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