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牛盾 在《三大国际粮农机构与全球粮农治理结构》一文中,我详细阐述了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基本宗旨、全球目标和工作职能,分析了它们在全球粮农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我想谈谈中国在全球粮农治理中的定位、作用和合作,目前还存在哪些有待改善的地方,未来我们要如何提升中国的影响力等问题。 中国在全球粮农治理中的定位及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战略已经开始使中国以全新的国际形象亮相于世界舞台。现在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大的经济规模,且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我来谈谈中国在全球粮农治理中的定位和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现状。 首先看定位。定位是战略问题,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是由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决定的。尽管我们的GDP总量为世界第二,但是我们人口众多,人均GDP排名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在世界粮农治理结构中的定位是:积极承担国际义务,主动发声和设置议题,逐步增强中国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更好地代表和争取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再来看现状。上述定位是一个动态的奋斗目标,通过努力,提升中国在全球粮农治理结构中的地位,这项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现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1973年,恢复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合作,1979年开始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1980年开始与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合作。此后,中国政府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合作。新时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更加密切,特别是在南南合作和多边合作领域。自2009年以来,中国先后捐资1.3亿美元,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合作设立了中国—FAO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粮食体系可持续转型;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人道主义危机援助、减饥减贫、经验分享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并共同打造了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2018年,中国政府捐资1000万美元,在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率先设立首个会员国“南南及三方合作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相互合作和学习。这些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粮农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是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我粮代处的职能配置科学,有助于发挥我粮代处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效果。2015年底,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文规定了粮代处新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协助国内开展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内做好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相关的多、双边外交工作;受委托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大会、理事会、执行局会议、执董会等重要会议;协助国内有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争取外援,引进和推动输出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组织开展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相关的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开展与有关国家驻罗马外交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及协调立场,推动与有关国家的多、双边农业的交流合作;协助国内开展有关粮农领域的国际公约、政府间协定及其他国际规则的磋商、签署、执行工作;开展国际粮农领域重大问题研究,跟踪发展动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跟踪、分析农产品国际市场信息,开展国际粮农、减贫政策和形势调研,为国内决策提供政策咨询;负责国内参加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各类活动代表团组的接待与联络工作,组织协调有关活动,受委托承担由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派出的驻欧洲农业外交官的管理联系工作;承担国内交办的其他任务,完成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新的职能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有两块:一是承担由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派出的驻欧洲农业外交官的管理联系工作;二是对开展国际粮农领域重大问题研究提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三是加强了我粮代处的人员配备,我农业外交官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农业外交事业的推动充满激情。1982年,中央决定正式成立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2020年,中央编办下文明确我粮代处外交官编制人数,是各成员国人员和力量最强大的代表处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外交工作的重视。 发挥中国全球粮农治理机构中的作用还存在的问题 前面谈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能配置科学、人员配备合理,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工作效果,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看看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结合粮代处的工作和自己的认识,谈谈存在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关键岗位大多被发达国家人员所占据的问题比较突出。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关注和重视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在全球粮农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其很多人员已经占据了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关键职位,成立和制定规则基本都是以发达成员为主导。 第二个问题,我农业外交机构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我国只有粮代处一个驻外农业外交机构,我国的驻外使馆农业处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只有粮代处一个农业外交机构不能满足中国在全球粮农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规则、分步实施,建立健全我农业外交机构工作网络。 第三个问题,中国缺乏全球农业数据信息的发布机制。我国现在对全球农业发展密切关注,也有专门的单位去跟踪国际粮农形势发展。但很多数据是二手甚至三手资料,时效性和权威性不够。如果我们能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那样,定期发布全球粮农动态数据和有关信息,这将使得中国在全球农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升。 加强与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对策 三大国际粮农机构是多边舞台最重要的国际涉农组织,是我提高参与度、发挥影响力和增强话语权的最主要平台。为加大我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力度,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动。 一是配合国家战略,整合国内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的牵头作用。我国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合作工作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负责,其合作领域广泛,涉及面宽,国内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民政部、科技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均有不同程度参与。应当把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合作工作纳入到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去,推动国内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好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牵头人的作用,有效提升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合作水平,有力配合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应积极配合实施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合作,配合商务部、农业农村部援外工作带动对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合作,配合亚投行工作带动对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合作。 粮代处是我国唯一的农业外交机构,是中国农业多、双边外交的第一线和主阵地。我粮代处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用明确的工作理念凝聚共识、用明确的工作目标凝聚力量、用明确的重点工作推动落实,从而进一步加强组织、队伍、制度、业务和文化建设,扎实做好多、双边农业外交工作和推进中国全球粮农治理。 二是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分别加强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合作工作,借助三个侧重点培养三支队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侧重于世界农业智库和技术中心工作,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侧重于世界紧急粮食援助中心工作,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侧重于世界农业金融中心工作。建议针对三机构不同侧重点进行专业化分工,培养我农业国际合作队伍、紧急粮食援助队伍和农业财金队伍等三支队伍,提升我农业外事外经人才队伍的专业分工水平和执行能力。 三是发挥长处,补齐短板,统筹通盘考虑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合作。我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支持均进入成员国的前10名,位居发展中国家第1名,而对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资金支持徘徊在20名左右,位居发展中国家第6,有提升空间。 四是抓住机遇,整体带动,积极打造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大平台大格局。以2016年G20农业部长会议为例,三大国际粮农机构一把手齐聚中国是首次;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三位一把手和我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部长共同签署联合宣言是首次;三大国际粮农机构明确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与我国积极互动;三大国际粮农机构与中国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形成共识,进一步在全球推动农业南南合作工作并充分肯定了中国大力推动农业南南合作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开展和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可以推动六项工作:一是保护农业的多样性、多功能性;二是保持动植物的优良生物学特征;三是增加农业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四是环境友好和保护生态系统;五是有利于带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六是有助于形成农业产品品牌和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关注变化,加强分析,创造条件和推动我有关人员参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相关岗位的竞争。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在管理体系方面均出现一些显著的改革调整,一些重要关键岗位发生人事变动。我们应组织力量加强研判,加强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人力资源合作,推动我人才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在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代表性。 六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南南合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合作。南南合作是我国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合作形式和抓手,是现有南北合作工作的补充。应将南南合作作为对三大国际粮农机构合作的重点,同时在合作重点上各有侧重,统筹推进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南南合作工作。 七是积极主动,有所作为,为促进三大国际粮农机构改革创新、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我国在管理组织化程度、农业实用技术、中小型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优良栽培方法、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具备自身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这些优势资源应该引入到三大国际粮农机构中去。将中国专家、技术、装备、管理等优势资源通过三大国际粮农组构向世界各国传播与推广并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这有助于实现三大国际粮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推动其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 我国要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与联合国各成员国分享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就要不断加强与三大国际粮农机构的交流合作,更加全面地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工作,在全球农业治理结构体系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加快推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来源:农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