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杨云霞(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陕西省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方向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千秋基业,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着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确立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与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列为我国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三大战略,并将人才置于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全面实现人才工作对建设科技强国的支撑作用。 确保人才选、用、育、留的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要求“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主体参与形成人才工作合力。2021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提出,在人才工作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在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 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大化发挥人才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科技管理、技能操作等科技活动中的创造性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容才、聚才之风,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秉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 国家战略科技人才是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从人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人才效能持续提升,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新格局正在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步伐加快。据2023年12月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排名世界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我国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我国人才资源在质量和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国家战略人才的引进,实施战略科学家特殊引才计划,建立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快速发现、快速引进、快速落地机制。针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引入智能化人才发现工具,通过数据分析与人才匹配,建立智能化、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针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培育,将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让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今后,还需要从人才成长的时间规律出发,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遴选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扶持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作出突出业绩,成长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针对未来潜在人才的培养,需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不断加强STEM教育(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大学及研究生教育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与实习环节,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创新创造相对脱节的问题。
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 从发达国家与我国的人才布局比较可以看出,在诸多领域我国仍有发展空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国际交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我们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如何统筹人才内培与外引,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是当前我国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从人才培养、引进、合作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在世界范围的人才统筹布局。 从人才的国内区域布局来看,《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区域战略布局:“要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高标准,努力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近些年,我国逐步形成了三个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如“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位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但是,全国人才布局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如近年来,我国各类人才重点向华北、华东、华南地区集聚,部分中西部省份和东北地区存在人才外流现象。《第七次人口普查年鉴》显示,从高学历人才占区域就业人口比重来看,2020年,华北地区硕士研究生占区域就业人口比重为2.49%、华东地区为1.45%、华南地区为1.3%,其他地区均在1%以下。从技术人才占区域就业人口比重来看,2020年,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每10万就业人口中分别有13位、6位科研人员,分别居第一、第二位。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区域布局来看,前三位地区分别是:北京418人、上海103人、江苏47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城市文明程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是一个地区吸引人才的关键举措。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共享与协同,建立人才共享平台,支持各市场主体间人才流动,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协同创新;推动政府、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项目,共同建设实践基地与创新中心;促进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建立创新人才共享平台,鼓励企业加大在基础研究等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打破行政壁垒,简化人才流动的手续和程序,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选择机会;推动国际合作与人才交流,拓宽国际人才交流渠道,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与标准制定;拓展人才引进与留才途径,完善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政策,优化本土人才留用机制,创新引才与留才激励机制。
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才激励,制定出台了《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体系化的制度。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今后,在国家层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创新多元评价方式,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强调对实际创新能力的评估,建立激励创新成果的奖励体系,促进人才评价和项目评审、机构评估有机衔接。强调成果导向,奖励实际应用与产业转化,支持创新团队的长期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保障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优化知识产权申请流程,拓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完善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创设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 在各地人才政策层面,构筑形成包含落户政策、人才分类政策、人才住房补贴政策等在内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配套印发科技人才任务清单及政策包,推进人才新政持续落实,保障科技人才全力服务科技和产业发展;依托“人才服务银行”和人才发展基金,完善人才资助体系和培养制度,提升人才货币奖励机制,持续释放人才引力与人才红利,以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招引外地的一流高校毕业生及海外留学优质青年回流为抓手,吸引创新人才落户;建立科技服务职业资格标准体系,逐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业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上文略有删减
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3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