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年由于新冠疫情导致政府一些会议、培训、因公出国等行政开支出现明显减少,而随着疫情之后一些部门履职各项公务活动恢复,部分行政开支出现较快增长。 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24年中央财政预算,其中“2024年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表”显示,2024年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数为0.6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长100%。会议费今年预算数为2.62亿元,同比增长77%。培训费今年预算数为14.75亿元,同比增长约2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27亿元,同比增长约15%。 对此,上述预算表附带的解释称,本表中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会议费”等科目2024年预算增幅较高,主要是疫情后部门履职各项公务活动恢复性增加,同时规范公用经费开支,按规定将项目支出安排的会议费等转为基本支出安排。 其实,今年上述增长相对较快的行政开支,远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 根据财政部数据,与2019年实际执行数相比,2024年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数下降约60%,会议费预算数下降约61%,培训费预算数下降约57%,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下降约31%。 不过,要真正落实过紧日子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江苏今年预算报告直言,少数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到位,突击花钱和资金浪费现象仍有发生。陕西今年预算报告称,部分单位“过紧日子”意识不强,在会议、论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铺张浪费现象。 另外,疫后部分行政性开支确实也出现较快增长,这一现象是否持续也值得关注。不过从最近一系列官方举动来看,继续坚持过紧日子,继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势在必行。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 在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中,今年一大财政工作重点就是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比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继续压缩论坛、展会等活动,从紧安排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 为了落实这一国务院政策部署,近日财政部印发通知,从强化预算约束角度,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 上述通知要求严格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比如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不得使用非财政拨款安排因公出国(境)费;对公务用车严禁超标准租赁高档豪华车辆,降低车辆运行维护费用;公务接待中严禁以虚报人数、违规增加陪同人数等方式多开支公务接待费。 另外,通知还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调中央部门带头大幅压缩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举办活动不得讲求排场,尽量节约支出。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要优先使用单位内部会议室、礼堂等场所,鼓励采取视频、电话、网络等线上方式开展公务活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上述类似说法以前也有。《通知》一个亮点,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上述通知称,对重大政策、项目继续开展事前评估,从源头上严格立项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进一步发挥绩效目标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引导约束作用;通过绩效监控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高质量开展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 “目前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上还不够理想,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将绩效结果跟第二年对部门预算资金增减安排直接挂钩,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达到减少政府无效、低效支出效果。”温来成说。 从地方今年预算报告来看,不少地方也坚持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非刚性、非急需支出。 比如,江苏预算报告要求,今年省级部门预算公用经费统一压减 10%,运转类项目连续两年预算执行率偏低的压减不低于 5%。贵州预算报告提出,今年继续压缩因公出国、展会论坛等公务活动经费,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不低于10%。天津预算报告提出,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压减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信息化系统运维费预算。 过紧日子除了压减行政开支外,压减无效低效政府投资类支出空间更大,金额也更为可观,一些地方也有相关明确要求。 比如,今年河南预算报告就提出,今年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各市县推进的展馆类项目、没有效益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不是必要的一律先暂停,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腾出资金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和关键环节。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两会期间公开表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585亿元,同比下降2.3%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624亿元,同比增长6.7%。(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