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月以来,多家养殖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信息。记者查阅发现,去产能进度缓慢导致出栏量与消费量不匹配,本轮猪周期低谷期拉长,上市猪企亏损加剧。与此同时,蛋鸡养殖已持续盈利3年,但2023年收益较2022年有所下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23年蛋鸡养殖收益最低的时候在7月上旬,仅6.58元/只,9月中旬中秋需求旺季到来,蛋鸡养殖收益达到全年最高点71.61元/只,当时养殖场鸡蛋出场价格攀升至11.06元/公斤。不过,蛋鸡养殖收益未能超过2022年同期,主要原因是蛋鸡存栏数量增加后市场供应无虞。 养猪和养鸡利润分化 2023年鸡蛋平均价格高于往年,但由于养殖成本较高,压缩了蛋鸡养殖的利润空间,养殖户相应延长了在产蛋鸡养殖周期,以至于其补栏意愿不高,蛋鸡整体存栏量偏低,进而抑制商品代雏鸡价格。 一位贸易人士直言,前两年养鸡利润还可以,但今年开始亏损了。据悉,2022年2月中下旬到3月初蛋鸡养殖一度亏损,其间最大亏损为6.72元/只。不过,3月中旬便扭亏为赢,之后持续盈利,直至2024年春节后。其中,2022年10月底盈利达到82.08元/只,为2019年11月中旬以来蛋鸡养殖的最高收益。 养鸡企业2023年收益下滑,养猪企业更是艰难度日。 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国人每年大约吃掉7亿头猪。2023年以来,猪肉价格大部分时间都在15元/公斤浮动,这样的价格让更多的人实现了“猪肉自由”。 但是,生猪养殖企业的日子属实难熬。根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2023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全国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在亏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上市猪企的年报业绩可见一斑。2023年,生猪养殖企业普遍亏损,行业龙头也未能幸免。生猪养殖10家上市企业中,8家亏损。其中,温氏股份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63.2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52.89亿元。就连以“成本控制”著称的牧原股份也出现上市以来的首亏,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39亿—47亿元。 温氏股份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总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7.4%;营业利润-60.5亿元,同比下降199.04 %;利润总额-63.0亿元,同比下降20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2亿元,同比下降219.66%。 牧原股份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46亿—-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亿—-39亿元。 新希望也披露了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预计-45亿元。 大北农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亿—-18亿元。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魏鑫表示,2023年生猪养殖总体面临持续亏损困境,但亏损幅度收窄,猪价处于饲料成本之上。 对于亏损原因,多家生猪养殖企业在年报中提及,一是养猪成本高;二是行情低迷;三是产能过剩。 2023年生猪养殖板块企业几乎全线亏损,对此,格林大华生猪研究员张晓君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产能快速提升导致“规模不经济”。2019—2021年连续3年超额养殖红利吸引大量资金涌入生猪养殖行业,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据统计,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TOP20企业合计出栏生猪约1.99亿头,占比约28%,同比增长19%。其中19家企业生猪出栏量创历史新高。 另外,在资金、技术推动下,我国养殖行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调研数据显示,2021—2023年生猪平均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分别为16.8、17.5和20;涌益资讯调研数据显示,2021—2023生猪平均M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分别为17.39、18.16和18.72。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但生猪市场整体供应仍处在相对高位。前期部分盲目扩张产能的企业反而因大量资产闲置而面临“规模不经济”的结果。据新猪派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118家万头(能繁母猪)猪企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67%。产能利用率低,直接推高企业养殖成本。大量闲置资产除了资金占有费高外,生产设备的运维费用随之升高。 河南豫东地区某养殖企业负责人赵成感慨,生猪价格磨底时间太长了。山西证券认为,本轮生猪价格磨底时间如此之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期高猪价带来投资冲动的产业后遗症,这是“非洲猪瘟”带来“非常周期”后的一次“非常调整”。猪价磨底时间超预期导致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持续陷于亏损状态。 饲料成本处于相对高位 “从养鸡成本构成来看,饲料成本占比60%左右,而在饲料配比中,玉米、豆粕占比超过70%,故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的变化对蛋鸡养殖成本的影响较大。”光大期货研究员孔海兰介绍,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数据,4月4日,每斤鸡蛋对应饲料成本3.23元,较2月低点增加0.05元,但较2023年8月历史高点低0.83元。 饲料成本不仅在蛋鸡养殖行业至关重要,在生猪养殖行业同样如此。 魏鑫表示,生猪养殖成本与饲料和仔猪两方面的价格有关。饲料成本方面,2023年年中由于替代品较多,饲料成本有所下移,主要企业养殖成本在16元/公斤上下,之后仔猪价格回落,外购仔猪的一般养殖户养殖成本能控制在15元/公斤以内。 五部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2月规模养殖生猪成本为1995元/头,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11.7%。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41.1%,同比下降1.5%;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12.8%,同比下降1.4%。当前,集团企业纷纷在饲料配方、生产效率、品系优化、科技创新等角度全方位探索降成本的实现路径,2024年仍是降本增效大年。根据部分上市企业公告,2024年生猪养殖目标成本在14—15.5元/公斤。 张晓君认为,2023年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一定程度上给养殖端降成本增加了难度。数据显示,2023年豆粕均价为4300元/吨,略低于2022年的4556元/吨,但三季度高点接近5000元/吨;2023年东北玉米均价为2628元/吨,略低于2022年的2664元/吨,但三季度高点为2760元/吨。从时间窗口来看,2023年8月原料价格达到年内高点。 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 “连着3年养鸡都在盈利,总体算下来,比养猪好一些。不过,去年年初至今,有些养殖户快速入场,现在养鸡已经开始出现亏损,估计今年会有中小养殖户退出。”新郑蛋鸡养殖户老李表示。 散户退出,上市公司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温氏股份、立华股份、圣农发展、民和股份销售情况分别为:销售肉鸡 11.83 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销售肉鸡4.57 亿只(含毛鸡、屠宰品及熟制品)、销售鸡肉生食 122.28 万吨、销售鸡肉制品8.47吨,同比增长 9.51%、12.16%、7.16%和18.25%。 与鸡市场不同的是,生猪市场份额显著降低。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小养殖户持续退出,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非洲猪瘟前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30%,而2023年年末达到68%。 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场之间的较量已经拉开帷幕。成本偏高、管理效率偏低的集团场负债率升高,而养殖成本相对较低且资产情况良好的集团场正在稳步扩张。高成本产能淘汰出清是必经之路,我国养殖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后半程。 “饲料、养殖企业纷纷寻求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预计纵向一体化完成前,养殖端‘内卷’将带动原料、屠宰等全产业链竞争加剧,各环节进入微利时代。未来2—3年养殖行业将经受更大考验。”张晓君认为。 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3年1月起已连续14个月环比下降,但仍处于绿色区域。五部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较2022年12月末的4390万头减少7.9%,但仍高于3900万正常保有量3.6%,处于绿色区域,仍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调控措施。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平均数为4219万头,按照PSY20、成活率85%推算,2024年生猪出栏量约为7.17亿头,略低于2023年的7.26亿头,但高于2022年的6.99亿头,即全年生猪出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2023年四季度以来仔猪价格持续上涨、淘汰母猪价格坚挺、市场看涨情绪升温,预计2024年3月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的动能不足,去产能进程将再度放缓。”张晓君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为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养殖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受2023年四季度疫病暴发、春节前集团场大量提前出栏影响,春节后市场中大猪源减少,肥标价差拉大,集团场普遍压栏增重或者二育进场,导致生猪出栏体重自2月中下旬以来持续抬升,供应压力后移至4月。 今年3月猪价持续反弹 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一反淡季常态,反而持续反弹,单月上涨6.55%。4月7日,生猪价格报于15.27元/公斤,仔猪价格环比上涨近15.56%。“近期猪价偏强运行,主要由于终端需求缓慢恢复,且养殖端看涨二季度行情,压栏惜售、二次育肥补栏现象增加,生猪供应收紧。供需共同支撑猪价上涨。”国家级重庆生猪大数据中心申静邈说。 申静邈还表示,产能去化成果也是猪价走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环比下滑0.61%。比较来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23年年末下降2.47%,多家机构预计行业产能去化将持续。 一般而言,生猪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通常3—4年为一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增加—生猪供大于求—价格下降—部分养猪户退出—产能出清—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循环往复。 而从2022年开始,就有部分行业人士称,传统猪周期失灵了。对于这几年的行情,也有行业人士直言,是大周期叠加小周期。 2021年全年生猪产业大幅亏损,带动养殖端去产能,2022年3月加速去化,同年4月猪价筑底回升,市场认为新周期启动。然而,上行周期仅持续半年,猪价便触顶回落,3个月时间现货价格跌破成本线,且2023年全年维持在13.5—17.5元/公斤的区间内。 对于2024年的生猪养殖市场,张晓君认为,政策逻辑是宏观调控将继续发力显效,“稳物价”政策指引力度有望加大。产业逻辑是养殖端仍处规模化进程深水区,生猪去产能进入实质阶段,其猪瘟疫病常态化可能延长去产能周期。综合考虑,猪价预计围绕养殖成本季节性波动。 申静邈告诉记者,虽然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小幅下降,但考虑到生产效率普遍提升,当前生猪产能仍高于正常保有量。2023年9月以来局部地区生猪疫病导致产能被动去化加速,但当前集团场后备母猪充足,高淘对应高补,被动去化难以形成产能的实质去化,价格长周期拐点仍难预见。然而,考虑到被动淘汰到补栏之间的时间差,供应阶段性减少,将推动猪价短时上涨。 单看二季度,张晓君认为,生猪出栏量环比减少,市场供求格局有望改善,猪价整体预期向好。然而,供应压力后移限制猪价上涨幅度。重点关注出栏体重及集团场压栏结束后的现货表现。若集团场恢复出栏,但体重没有下降趋势,则猪价稳中偏强运行;若体重回落,则说明标猪仍较充足,猪价持续向上的动能不足。 “虽然近期猪价出现淡季不淡的表现,但是否就此进入上升通道难下定论。目前来看,市场存在分歧,主要源于供应波动。”申静邈表示,近期猪价上涨源于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压制了供应量,但伴随着需求跟进不足、二育情绪转弱,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将提升。 魏鑫表示,生猪市场在季节性和供应的驱动下,现货端有阶段性走强的空间。目前期货端处于预期注入阶段,相比现货市场,整体节奏提前,同时变化幅度更加谨慎。(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