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多要素综合优势支撑中国制造长期向好
返回列表
查看: 54|回复: 0
收起左侧

多要素综合优势支撑中国制造长期向好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5-8 1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刘旭 王哲(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汽车产销量双创历史新高,迈入“3000万辆新时代”;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纪录……一项项“亮眼”数据,生动诠释着中国制造的活力,彰显出中国制造的强劲竞争力。

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所谓的“人口红利衰减”将严重削弱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怀疑论调也颇为流行。这一观点的基本逻辑是,所谓的“人口红利衰减”将拉高劳动力工资成本,改变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收益,最终倒逼制造业企业离开中国。客观来讲,这一观点不仅曲解了“人口红利”的概念,也远远低估了“中国制造”的韧性。

判断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中国制造业成功的“密码”,也绝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低成本,而是包含劳动力数量优势、素质优势和供应链优势等在内的多要素综合优势。

从人口总量看,中国仍是世界第一劳动力大国,后备产业工人丰沛。截至2023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8.65亿。与印度相比,中国的劳动参与率高出约20个百分点,这使得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仍远高于印度。此外,2022年中国农业就业比重(务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24.1%,远高于高收入国家3%左右的平均水平。研究显示,每降低农业就业比重1个百分点,就可以释放700多万劳动力,足以支撑未来巨大的制造业后备产业工人的需求。

从人口质量看,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劳动技能等综合素质突出,劳动生产率更高。教育方面。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明显领先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2.96亿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超过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13.7%。健康方面。2022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5.7/10万,婴儿死亡率为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8‰,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均超过美国。技能培育方面。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2亿人次,2022年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高素质、技能化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持续支撑中国制造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从产业链生态看,中国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制造业供应链优势,他国难以取代。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工业体系和行业门类最完整、产业链条最长的国家。小到制造一件卫衣所需要的纺织布料、装饰品、染料、拉链、绳子,大到制造一辆电动汽车必需的中控系统、动力系统、电驱系统、充电系统、车身、底盘、内饰、外饰等,均可以在中国找到高质量的细分上游组件。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链韧性排名中,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得分远超德国、日本等国家。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2023年3月对100多位跨国公司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跨国公司高管高度认可中国供应链的独特优势,并将继续培育中国市场。供应链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是中国在一些国家“拉小团伙”建封闭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图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劳动者文化品质看,中国工人勤勉上进、组织纪律性强,能够更好支撑大规模、高水平、精细化制造。德国社会学巨擘马克斯·韦伯在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系统阐述了珍惜时间、坚持劳动、敬业、谋求合法致富、节俭的新教伦理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政治学大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也对态度、价值观、信念与经济繁荣的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些研究虽然基于西方国家,但其中蕴含的道理何尝不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中国人过去几十年真实奋斗经历的生动写照?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是人口与劳动力的简单堆积,更需要一大批有良好大工业产业工作习惯、遵守组织纪律、崇尚艰苦奋斗的产业工人。一些在南亚、东南亚地区设厂的企业曾抱怨当地管理人员管理不规范、工人缺乏纪律性、基本素质和工作习惯不适应现代工业化需要,导致非标件多、成品率低、品质不稳定。与之相比,笃信“爱拼才会赢”的中国产业工人,则兼具勤奋、上进、纪律性和责任感,组织成本和团队战斗力明显更强。

企业是算总账的,制造业企业比拼的是综合成本,而非单一工资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劳动力工资成本,还包括物料成本、质量管控成本、组织管理成本、供应链成本等多项成本。企业会精确计算成本和收益,然后作出理性科学的判断。即使劳动力工资有所上升,但只要劳动生产率足够高、管理成本可接受、供应链整体可控,企业仍会“用脚投票”选择继续生产,甚至会追加投资、扩大招聘。

2023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发了一篇文章《是什么让中国对制造商如此有吸引力?》,堪称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文章的作者,两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认为,尽管孟加拉国等一些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充沛、劳动力成本更低,但其劳动生产率和供应链生态远远不如中国,因此跨国企业到这类国家投资设厂的积极性不高。文章断言:“(制造业)离开中国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只要中国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依然存在,那么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重要份额也将继续存在”。(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