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黑龙江牡丹江市耕种马力足 粮食生产开门稳
返回列表
查看: 28|回复: 0
收起左侧

黑龙江牡丹江市耕种马力足 粮食生产开门稳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093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3 1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插秧机轰鸣作响,一行行嫩绿的水稻秧苗通过插秧机插入稻田,形成一道道整齐划一的绿色线条,焕发出勃勃生机,绘制出一幅繁忙有序的农业生产画卷。

  今年,黑龙江牡丹江市紧抓春耕时间节点,全面推进春耕备耕生产,整体播种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截至5月27日,全市旱田作物已播1036万亩,水田插秧71.02万亩,全面完成播种任务。

  抢进度 推动整体播种快于去年同期

  起垄、覆膜、播种、施肥……4月18日,在宁安市兰岗镇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春播现场,马铃薯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正在播种,拉开了春耕序幕。随着气温的稳步回升,当地抢抓马铃薯春播生产,10天左右完成了生产任务。

  不见农人忙,只闻“机”声隆。在林口县奎山镇安山村玉米种植现场,玉米播种机往来穿梭,嗡嗡作响,扬起阵阵尘土,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农机手娴熟地驾驶着农机,将玉米种子一排排地播入地里。

  由于牡丹江各地农作物生长期的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位于第一积温区、光热条件较好的宁安市渤海镇等地农民,早在4月上旬就开始水稻扣棚育苗。

  4月中旬,牡丹江各地水稻扣棚育苗工作全面展开。在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中和村育秧大棚小区,稻农们紧张且有序地进行育秧工作。一台台水稻育秧自动覆土播种机往来穿梭,铺底土、播种、覆土……不一会,一排排水稻种子就播种完成。

  据牡丹江市农业技术专家介绍,今年整体播种进度快于去年同期,为引导广大农民抓好春耕生产,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向各地印发了《牡丹江市2024年主要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等资料,指导农民根据所在乡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水稻优良品种,坚决杜绝“越区种植”。此外,在指导农民科学选种方面,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结合今年牡丹江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努力提升牡丹江大米的整体品质。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工作人员表示,在积极推荐优良水稻品种、指导农民扣棚育苗的基础上,牡丹江市农业部门和宁安等县(市)将形成合力,以响水大米为重点积极打造世界级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增值、发展品牌农业等多种途径提升全市水稻产业的整体经营效益,促进广大农民增收。

  打基础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备春耕时节,牡丹江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各施工单位全力赶工期、抢进度,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助力春耕生产。

  在穆棱市,第一期11.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前一个月就全面复工,在8个乡镇29个村屯有序推进。

  兴源镇西村小西崴子屯西山有8条农业机耕生产路,分布在4300亩农田周围。过去这一区域因为道路不平,经常暴发泥石流,让76户农民苦不堪言。为防止水土流失和确保农用机械上山作业,施工队将其中的3条路面用砂石垫平夯实,另外5条共2300米的侵蚀沟用石头垒砌后用格宾石笼加固。其他工程的建设也加快了进度,确保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春耕生产。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陆续完成,穆棱市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工程竣工、管护上马,对已建成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全面监督工程的运行和管护情况,确保工程的永续利用。

  在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再兴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等机械正在施工作业,工人们分工协作,平整水沟、砌筑水渠,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标段正在对渠道、构造物等进行施工,加大机械和人员的投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不能耽误农民春耕生产。”黑龙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新安片区2标段现场负责人赵世杰说。

  据介绍,海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田块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输配电工程、地力提升工程及其他工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

  牡丹江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锚定建设“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工作方向,聚焦前期准备、项目建设和后续管护三个关键环节,成立工作专班,精心调度部署,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取得良好工作进展。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该市抓住去冬今春全市项目建设“冬季会战”的有利契机,组织谋划了一批高标准农田项目,积极拓展政府筹资渠道、对上争取国债资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该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以上,目前48.71万亩增发国债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截至5月23日,已完成11.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变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市粮食生产争取“二十一连丰”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改革 推行生产全程托管服务

  春耕夏管的大忙时节,海林市海林镇秦家村的村民却当起了“甩手掌柜”。

  村民夏丙文告诉记者,他家的土地已托管给海林市广源粮贸有限公司。“他们负责种地,我只管收钱。我还是公司的签约农机手,多了一份收入。在农忙的时候,我们家的农机基本闲不着。”

  海林市农业农村局农经总站副站长李爱军介绍说,该市现有土地托管企业200多户,其中全流程托管企业今年上报40多个,土地托管服务给海林市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大帮助。“特别是对家里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机械设备无力更新等情况的农户,土地托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李爱军说,“而且托管公司统一购买种子、化肥,作物生长期科学指导种植,统一收购等流程形成了产业化闭环生产,能够提高大田作物生产的质量,也能够为农户增收。”

  “目前,我们公司采取的是‘服务组织+收购企业+农资厂家+村集体+村级带头人+农机服务团队+农户’的七级联动托管模式,让农业产业化托管的性质变成了‘公益托管服务+政府参与引导+资本支持’的模式,形成了不从农户、农机手、村集体赚取利润,让采购体量大、服务质量高、产品质量好、销售渠道通全产业链运作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核心点和盈利点。”海林市广源粮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峰说。

  在林口县,也有不少这样的“甩手掌柜”。林口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伟介绍,公司今年共托管7个镇的近3万亩土地,包括大豆和玉米。“我们组织大型农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使用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帮助农户稳产增产。”

  今年,林口县农民王兴亚将自家的70亩地交给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托管。“我也做一把‘甩手掌柜’,秋天坐等收粮。”王兴亚笑着说。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介绍,该市坚持把农业改革作为工作的重要方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充分利用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严抓“耕”“种”“防”“收”四个环节,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加快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313万亩,同比增长43.65%,超额完成今年既定的230万亩的工作目标,持续提升了该市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强科技 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

  在穆棱市马桥河镇北盛村万亩大豆高质高效示范园区,农机手朱全双驾驶着装有北斗导航终端的拖拉机进行起垄作业。输入相应参数后,农机便可按既定路线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有了北斗导航,播种、施肥等环节更加‘智慧’,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朱全双说。

  向科技要效益,才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马桥河镇北盛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今春选用优质品种的前提下,依靠先进的大垄密植种植技术,促进大豆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

  “过去,园区一直采用普通种植模式,大豆亩产最多时在350斤左右。去年,在市农技部门的支持下,运用大垄密植种植技术试种大豆,亩产实现了450斤以上。”合作社社长魏代玲说,尝到甜头之后,今年园区全面推广大垄密植种植技术。

  为了让园区的大豆既能种得好还能管得好,实现增产量、扩大豆、扩油料的目标,穆棱市的农技人员重点对合作社开展了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耕种收全程实现机械化。

  5月16日,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入河西镇龙眼村大豆单产提升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示范区开展田间指导和技术培训。

  在现场,农技专家就大豆单产提升、药剂配比及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讲解,与农户深入交流,现场演示稀释配药、药剂拌种等,引导农户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帮助农户提升大豆种植水平。

  在宁安市海浪镇农户杨德海家的玉米地里,记者看到,田间作业的农机一共有三台,第一台是喷洒液体肥的拖拉机,只需在田间往返几次,施肥工作便完成了。这也是杨德海家第一次尝试施用液体肥,高质高效低价是杨德海家选择液体肥的理由。

  “第二台在田间作业的是搭载着新型指夹式智能播种器的农机,这种播种机更加轻便,非常适合在土壤水分较多的农田中使用。”杨德海介绍,第三台是镇压机,有助于保全苗,令作物更齐、更壮,真正实现粮食增产。

  牡丹江市农业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该市不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抓住农作物春季播种、夏季田间管理、秋收生产等重要时间节点,今年将在牡丹江各地持续推广良种、良机、良法,确定推广应用省级推广项目19项,市级推广项目16项。选择部分县(市)区、村庄落实11个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使科技项目推广工作贯穿农作物春种、秋收全过程,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助增收 推升农文商旅融合发展

  5月15日至16日,一场热闹非凡的“插秧季 电商节”嘉年华主题活动在宁安市上官地村、勤劳村举办。

  活动中,受邀参与的牡丹江市、宁安市达人主播现场深度体验农耕田园文化、沉浸式溯源石板大米产品品质,与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和非遗产品及文创产品企业现场对接签约合作。

  活动同时邀请宁安市朝鲜族学校研学团队,庄主、嘉宾、达人与孩子们共同开启了稻作农耕文化传播的新一课,为合力打造宁安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新模式。

  近年来,上官地村、勤劳村注重挖掘村庄产业特色和民俗特质,让稻田成为景区,庭院成为景点,小菜园成了打卡地,吸引媒体、游人和消费者频频打卡拍照。本次活动选择在两个网红村以网红大集形式展示宁安特色农副产品,邀请了市县两级网红达人主播到现场代言带货,更是让宁安乡村再次火爆出圈。

  5月20日,海林市新安镇举办了主题为“春泥稻花香 农耕趣插秧”的首届农耕文化节。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活动现场设置了插秧、捞鱼、美食制作三个农耕文化体验区域。在插秧区,专业种植大户讲解插秧比赛规则并现场示范插秧要领,随后,四支队伍进行插秧比赛;在捞鱼区,青少年们纷纷挽起裤管,体验沟渠捞鱼的乐趣;在美食制作区,大酱、打糕、辣白菜等各类朝鲜族美食琳琅满目,大家一边品尝试吃,一边体验美食制作过程,现场气氛热烈。

  新安朝鲜族镇中心小学学生王雨暄告诉记者:“我们一起来抓鱼,我非常开心,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也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来自深圳的游客李思锐说:“孩子们很多都是在城市长大的,对于农耕、插秧、播种这些很精细的环节都不了解,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身体力行地把这节农耕课给补上了,非常有意义。”

  时雨润稻田,四野插秧忙。插秧节在欢乐中落下帷幕,为牡丹江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拉开了新阶段的大幕。以“稻”为媒,以“节”会友,近年来,牡丹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百姓喜闻乐见的趣味赛事,深度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寻根乡愁记忆,倡导生态农业,发展独具特色的农耕体验、农业观光、户外研学等农文旅项目,在宣传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同步打通线下、线上两条销售渠道,构建完整生产销售链条,将新型农业发展推向更深层次,在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中擦亮农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底色。(来源:黑龙江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