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中储粮积极收储 小麦市场“信心满满”
返回列表
查看: 36|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储粮积极收储 小麦市场“信心满满”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093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2 1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特约分析师冯立坤
6月5日中储粮发布公告,将于近期在小麦主产区全面扩大2024年产国产小麦收储规模,并已经在部分地区积极入市开展收储工作,具体收购库点等有关信息及时通过所在地媒体向社会公布,中储粮增储消息将对市场信心产生提振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农业农村部调度,截至6月3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57亿亩,收获进度为46.3%,比去年偏快约12.6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北方冬麦区大部光热充足,干热风影响轻,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和成熟收晒。上周,北方冬麦区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冬小麦灌浆乳熟和成熟小麦收获晾晒。本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降水偏少,利于冬小麦成熟收获。
今年农户收割快、卖粮快,新麦市场压力是否加大?
6月5日,国标二等普通陈麦进厂价格:河北石家庄2470元/吨,衡水2480元/吨,邯郸2460元/吨;山东济南2480元/吨,德州2460元/吨,菏泽2470元/吨;河南郑州2490元/吨,新乡2500元/吨,周口2490元/吨;江苏徐州2480元/吨;安徽宿州2480元/吨。上述价格周环比均下跌10~60元/吨,华北地区跌幅大于黄淮地区。
目前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加快。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近半,较上年同期偏快。据分析,今年小麦收割进度较快的原因:一方面是开镰以来主产区天气整体晴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利于收割机下地;另一方面是各地积极调配农机,机收率较高,确保农民抓住农时科学收割。
随着收割进度的加快,主产区南部的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除习惯存放的农户和部分大户外,多数习惯性售粮的散户基本在地头出售小麦,未出现明显惜售情绪。北部主产区新麦尚未完全收获,部分农户有一定惜售心理。造成南北主产区农户惜售心理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是:今年小麦南北基本同价,南部主产区农户对价格认可度高,出售粮源后外出务工,基本不囤粮待涨;北部主产区小麦质量更好,但价格无明显优势,加之新麦同比低开,农户有一定惜售情绪。
新麦收购已经全面展开,各路收购主体如何布局?
从储备企业收购情况看,目前中储粮库点收购价格基本在2500元/吨左右,南部主产区面粉企业和储备企业价格基本持平,而北部主产区储备库挂牌价明显高于面粉企业挂牌价。因此,北部主产区储备企业门口到车数量明显较多,储备企业成为目前收购新麦的主力。
从基层粮点和小贸易商收粮情况看,由于去年和前年小麦价格波动大,一些贸易商亏损较多,对今年小麦行情感到迷茫,收购新麦持谨慎态度,以随收随走为主,不大量建库存。
从面粉企业收购情况看,当前多数面粉企业新陈同价,新麦集中上市,贸易商手中仍有陈麦余粮。受新麦后熟期限制,当前面粉加工中新麦掺混比例为10%~20%,加之面粉需求不旺,制粉企业小幅下调采购价格。
从饲料企业收购情况看,尽管目前小麦、玉米价差收窄,但饲用优势仍然较小,饲料企业未开始收购新麦作为对玉米原料的补充。
湖北新麦产量增、质量稳,当前市场价格走势如何?
近期,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派出调研组赴湖北武汉、随州、枣阳和襄阳开展实地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湖北省小麦生育期间气象条件总体温高光足,尤其是土壤墒情明显好于上年,综合气象条件较上年同期偏好,面积、单产和产量实现“三增”,小麦处于常年偏丰水平,主要得益于襄阳市小麦产量好于上年。
今年立春前后,湖北两轮低温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冻害,由于两轮寒潮与北部小麦拔节期没有重合,冻害影响较小,主要为叶尖受冻,与南部小麦拔节期部分重合。总体上,去年秋冬播以来,综合气象条件较上年同期偏好,利于小麦丰收。今年湖北省小麦总体质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不完善粒为近5年最低,赤霉病粒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湖北新麦基层收购价2360~2400元/吨,加工企业收购价2440~2500元/吨,较5月初上涨约40元/吨,近期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5月初新麦由南向北逐步上市,南部局部地区受前期降雨影响,产量及品质略有下降。随着湖北北部小麦大量上市,新麦产量及品质均较上年提升,价格小幅上涨。
华北小麦临近饲用替代线,会不会大量流入饲用领域?
5月中上旬,新季小麦开镰,湖北小麦率先上市,由于湖北小麦容重偏低,质量不及北方主产区,开秤价格往往是主产区新麦的最低水平,加之湖北玉米价格高于华北,当地小麦、玉米价差较小,因此,湖北地区往年均有一部分小麦流入饲用领域。新麦陆续集中上市后,随着收获地区北移,由南到北小麦陆续上量价跌,小麦、玉米价差逐渐缩小。
监测显示,6月5日,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价差为110元/吨,临近100元/吨这一小麦饲用替代线。由于黄淮地区玉米价格高于华北,因此黄淮地区距离小麦饲用替代还有一定缓冲空间。目前,黄淮地区小麦、玉米价差为180元/吨,有饲料企业在当地收购小麦,挂牌价2460元/吨,低于储备企业和玉米企业挂牌价。
预计短期内小麦不会大量流入饲用领域,仅集中上量区域在收割后的价格低点少量进入饲用。其原因:一是今年小麦质量普遍较好,储备企业和面粉企业挂牌价明显高于饲料企业,因此,小麦目前多流入面粉厂和储备库,饲料企业收购量不大;二是小麦价格有236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和增储的双重政策托底,在当前玉米价格维持2400元/吨以下状态时,很难形成持续替代。(原文刊登于2024年6月8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