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练庆伟:以系统观念践行大食物观
返回列表
查看: 15|回复: 0
收起左侧

练庆伟:以系统观念践行大食物观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302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7 10: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练庆伟(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大食物观突破了传统的粮食观,是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食物观,是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体现和科学结论。大食物观是服务于人、依托于业、根植于地的大系统,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大健康观、大农业观和大资源观这三个子系统协同推动。
立足需求子系统,践行大健康观
大健康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关注食物的品类、消费方式和社会健康发展。大食物观是践行“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体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和营养需求是大食物观的价值旨归,大健康观就是从需求子系统把握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
坚持辩证思维,实现“吃得饱”与“吃得好”的统一。“吃得饱”强调食物消费的数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食物结构中粮食直接消费占总消费比重逐步下降,肉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消费量稳步增加,食物消费在数量上从一到多、质量上从低到高。“吃得好”是在满足消费数量的基础保障上,实现营养的多元供应和养成健康的消费方式,这是践行大健康观的应有之义。要加强食物营养的科学研究,构建更精准的食物营养折算体系,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营养平衡标准,为人民群众健康膳食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积极培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降低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风善俗。

坚持战略思维,跳出当下看长远、跳出局部看全局。大健康观不仅关注人民群众当下的日常需求和健康需要,还关注国家社会的长远需求及其健康发展。从历时性维度看,“吃得饱”“吃得好”这个最大民生需求的不断满足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既关注当代人又关注子孙后代“吃得饱”“吃得好”的战略思维和历史担当则要求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进行超前谋划。从共时性维度看,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供给具有不确定性,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凸显,粮食问题是事关我国当前和长远健康发展的“国之大者”,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立足供给子系统,践行大农业观
大农业观就是看到农业是涉及相关工业产业和社会化服务的包括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看到农业不仅提供食物,而且实现休闲、文旅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大健康观是“需求侧管理”的问题,大农业观涉及的是“供给侧管理”的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需求侧和供给侧有效协同,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关键。
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筹把握农业发展。大农业观不仅关注生产环节,而且全方位、全过程把握农业生产。从生产资料看,要让科技赋能种业发展,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制造等新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劳动者看,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契机,通过引育并举培养乡土人才和引导优秀人才下乡,让传统农民转变为掌握“新农技”的现代农业劳动者。从产业体系看,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新型产业形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工农城乡互促互补协调发展。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相融合把握农业功能。一方面重视农业的基本功能。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提供越来越多品种优良、品质优秀的产品。另一方面重视农业的休闲、文旅和生态功能。农业有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现代智慧农业也有很高的科教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人民群众对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等需求与日俱增。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打造农文旅有机融合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立足空间子系统,践行大资源观
大健康观关注“需求什么”,大农业观关注“供给什么”,大资源观就是从整体上把握食物生产的空间资源,关照食物“从哪里来”的问题,充分挖掘国土资源和国际资源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根本。
坚持整体性原则挖掘国土资源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这就是说,要突破我国“人多耕地少”的资源瓶颈,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沙海的资源优势,将食物来源拓展到国土的整个领域。这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约束、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根本出路。加快挖掘国土资源潜力不能“涸泽而渔”,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禀赋相适应;同时要因地制宜利用国土资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使食物需求与资源禀赋相匹配。

坚持开放性原则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大食物观强调大格局和全球视野,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和力量来解决,但是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利用国际资源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的食物需求。我国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农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供给与需求的紧平衡格局长期存在。从全局的视角看,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解决供求紧平衡的有效举措,要辩证把握两者关系,一方面,避免陷入过分依赖国际资源的误区,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坚持粮食进口来源和品种多元化并举,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构建优质耕地资源的有效补充和粮食进出口的多元化格局。(来源:南方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76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