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进一步释放中国消费潜力
返回列表
查看: 8|回复: 0
收起左侧

进一步释放中国消费潜力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886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中国消费潜力是不少机构关注的重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护理需求迅速增加。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尽管老年人获得长期照护服务的机会有所增加,但中国仍存在巨大的照护服务缺口。中国消费者对2024年的消费信心与预期如何?麦肯锡的报告认为,短期内中国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还有增长空间。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三线富裕中老年明显更为乐观,展现出积极的消费观。今年,国家和广东都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深圳如何进一步焕新消费?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智慧零售协会等机构的研究在焕新新需求、焕新新模式、焕新新客群等方面给深圳提出了建议。

世界银行:

人口老龄化增加中国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世界银行6月14日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超越房地产的增长——周期性上升与结构性挑战》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中国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将会增加。

中国在医疗保健服务、老年友好型环境和教育程度方面的提升将自报需要照护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2.9%降低到2020年的2.3%。但住户调查显示,老年残疾可能比自报的情况更为普遍,开始的时间可能更早。2020年,日常活动需要帮助的人口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居民中占比较高:49%的文盲老人需要依赖他人帮助,而高中毕业的老人的依赖比例为13%。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预计到2048年,超过三分之一的60岁及以上人口至少有一项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依赖他人帮助,而在农村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成年人中依赖比例明显更高。在中国,照护老人的工作通常由家庭成员(配偶、子女或姻亲)承担。预期寿命的迅速延长,以及健康预期寿命与总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可能会给家庭特别是妇女提供照护服务增加压力。

尽管老年人获得长期照护服务的机会有所增加,但中国仍存在巨大的照护服务缺口。自2011年以来,中国开始建立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体系,促进老年社会照护和医疗服务协调一体化发展。养老机构和设施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政府长期照护服务计划(包括70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对65岁及以上老人给予收入和实物支持的综合性补贴)的直接受益人数从2016年的2680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4143万人。然而,长期照护服务仍以非正式照护为主,特别是对于农村居民而言。

麦肯锡:

中国消费还有增长空间

麦肯锡今年5月发布的《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消费者储蓄意愿仍然强劲,短期内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消费还有增长空间。2/3以上受访者仍然乐观。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三线富裕中老年明显更为乐观,展现出积极的消费观。此次调研在2023年底进行,重点询问消费者对2024年的消费信心与预期。

城镇Z世代以单身学生和普通职员居多,他们对宏观经济和家庭财务状况的态度相对乐观,普遍相信未来收入会增长,没必要过于节俭。从消费结构上看,城镇Z世代在餐饮、宠物用品、文化娱乐类的消费占比、金额及增速均高于其他世代,体现出其对社交、情感陪伴和精神享受的追求。同时,Z世代追求健康观念,热爱运动类服饰,烟酒消费普遍较低。

一线富裕银发族的食品、饮料等刚需消费金额高,且非运动类衣着和日常出行占比相对较高。同时,由于收入稳定,一线富裕银发族希望继续提升生活品质,在烟酒、家用电器和家具、消费类电子和外出旅行上的消费预期增速明显高于全体。

三线富裕中老年在餐饮、家庭用品、家用电器和家具等日常生活支出上的占比较高,更多负担子女相关开支,而在外出旅行这类悦己类消费上的占比和金额偏低。

一二线新中产的食品饮料等物质性需求相对饱和,占比更低,而在解压性精神和体验类消费(如外出旅行和文化娱乐等)上有更高需求;同时,其对子女教育抱有很高期望,在教育品类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年长中产。

综合比较每个品类的净支出意向与预期消费增长率,该调研识别出4个潜在成长品类(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服务、旅行)与3个风险品类(家用电器/家具、烟酒、消费类电子)。在成长品类中,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机构:

加快打造深圳特色新消费标签

深圳如何进一步焕新消费?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智慧零售协会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的《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建议,以丰富多彩的“盛会”激发消费欲望;加速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拉动新型消费;加快打造深圳特色新消费标签;持续优化跨境消费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深圳举办了多场文化体育赛事。《报告》建议,有意识地在大型体育、文艺、展览、游乐场地周边增加商业配套设施,丰富商业业态,让“人气”高效迅速地转化成“客流”。加强深港两地大型活动的配合度,让香港“盛事”与深圳“盛会”交相辉映。

“以旧换新”是今年全国消费领域的主要关键词。目前,深圳部分企业已开始行动。《报告》建议,深圳要加快细则制定和政策落地,尤其是新增加消费电子、家居品质升级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方面。在目前商家自行宣传之外,通过更多宣传手段,加大以旧换新政策的宣传力度,拉动消费增长。

深圳消费市场的标签和特色正在逐渐凸显,如“融合化”“科技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报告》建议,加速推进新型消费的融合化进程,尝试更多的场景创新,加速从人气到销量的转化。增加与网络文化、潮流文化、电竞文化的结合度,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度,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以深圳特色产业为依托,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的数字化和科技度。

深圳一直在努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报告》建议,量身打造国际消费标签,如国际电子消费品中心、国际智能产品中心等,用以更好地吸引海外游客。在核心商圈投放智能硬件便利进行多语种服务,增加免税店数量。加快引进国际品牌,推广国际认可酒店认证和餐饮评定。(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