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曹春晓:驻村第一书记如何找准职责定位问题
返回列表
查看: 5|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曹春晓:驻村第一书记如何找准职责定位问题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886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曹春晓(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作委员会,现任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郑甸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


“驻村第一书记就是书记吗?”“你是管书记的吗?”“你是大学生村官还是后备干部?”驻村以来,特别是走访党员群众过程中,没少面对类似这样的问题,让我一度对破解“我是谁”“我要做什么”等疑问,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第一书记要找准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与村‘两委’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由此可见,找准职责定位是驻村第一书记进入状态、发挥作用、担当作为、解决问题等的基础。为此,我通过认真学习文件,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任职镇村实际,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搞清楚“我是谁”,适应环境是前提

驻村第一书记无法选择自己的任职村,但一定要掌握主动、抢占先机,全面了解派出单位的职能,千方百计获取任职村的情况,尽快找到与任职村的工作结合点。

一是熟悉单位职能。驻村第一书记基本是按照因村制宜、人岗相适原则选派的,选派精准性和供需契合度是比较高的,但未必和第一书记个人具体从事的工作相匹配。这就要求第一书记从单位整体出发,从单位“三定”方案学起,熟悉掌握全面工作,找到将单位政策、资源、项目等落地的结合点。

二是掌握村居情况。任职村情况不同,工作重心自然各异,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任职村定位、产业、问题等的一手信息。经济薄弱村,就要突出强村富民开展帮促;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就要围绕常态化、长效化整顿转化用心用力;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就要聚焦产业发展挖掘潜力,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充分评估自身。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克服畏难情绪,坚定必胜信心。同时,驻村工作也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可以胜任的,要充分依靠派出单位,加强与县(市、区)组织部门、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等的沟通联系,常请示多汇报,结合他们的指示要求开展工作。


二、弄明白“做什么”,明确目标巧用力

驻村第一书记要尽快转变角色,和村“两委”打成一片,围绕指导建强组织、推进强村富民、优化乡村治理、服务农民群众等主责主业开展工作,注重科学统筹,分清轻重缓急,切实发挥作用。

一是指导村“两委”做好必须做的事情。第一书记的首要身份是党的书记,第一职责是抓好党建工作。而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不少短板,甚至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必须要引起第一书记的高度重视。要坚持强组织、夯根基,以党组织为渠道落实各项工作,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二是帮助村“两委”完善易忽视的事情。农村工作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压力,村“两委”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容易忽视一些基础性的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广泛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党员群众的困难需求,积极推动派出单位为任职村兴办实事项目,帮助村“两委”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三是协助村“两委”做成想要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驻村第一书记来自机关、企业、院校等,理应结合任职村实际,主动对接上级的各种产业战略、产业政策。在此过程中,要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着力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统一。

四是监督村“两委”杜绝不能做的事情。驻村第一书记要坚持廉洁自律、树好自身形象,为基层党员干部做好表率示范。在此基础上,也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采取理智科学的方式方法,带动村“两委”持续改作风、转作风,加强对资金、资产等的监督管理,做到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三、研究好“怎么做”,角色错位是大忌

驻村第一书记“沉下去”是前提,“融得进”是关键,“干得好”才是目标,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力戒“盲目”心态、虎头蛇尾。

一是不要“另辟蹊径”。任职村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划,驻村第一书记不可违背村“两委”及村民意愿盲目上项目。要坚持借外力、聚内力、促合力相统一,与村“两委”协调配合、充分尊重,在谋划时甘当先锋,在拍板时力求一致,既主动担当,又不包办代替,做到到位不越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不可“本末倒置”。第一书记驻村毕竟只是外力,只能助力一时,如果村党组织和群众自身不努力、不主动、不作为,即使外力再大,也难以有可持续的效果。要充分调动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注重培养能够长期带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年轻同志,广泛支持依靠本土人才,让他们站在一线、担纲主力。

三是不得“邀功求赏”。驻村第一书记要力戒“镀金”心态,要明白成绩的取得靠大家,并不是自己一人的功劳,切不可全盘算在自己身上,忽视了对村“两委”和党员群众的肯定。要注重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他们提供展现才能、成长成才的机会,全方位展示他们的工作业绩。

总之,第一书记职责明确、思路清晰,自然工作顺畅、推进顺利;反之,职责不明则责任不清,盲目蛮干很容易与村里正在开展的工作产生冲突,与“两委”班子发生矛盾,造成人员关系紧张,影响工作进度,必须要极力避免。(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1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80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