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萧禾
种子、农药和化肥是种植业生产最为重要的3种农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类农产品有序供应是社会稳定、疫情有效防控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湖北的耕地也不能荒。总体上,农资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但由于种子、农药和化肥行业自身的特点不同,它们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一。
一、种子企业基本不受疫情影响
多数农作物的种子都是头一年生产,经过晾晒或烘干之后,进行初步加工,在冬季已经基本入库。春季用种季节来临之前,再对种子进行精选、包衣、包装,之后上市。
我国各地播种季节不同,大体上华南西南地区在3月前播种,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北在内,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春播。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面积较大,春播面积较小。东北和西北地区春播从4月中旬开始。华南西南地区受疫情影响较轻,对播种的影响,种子企业受到的影响也响应有限。而东北、西北地区距离用种期还有较长时间,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种子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比较小。从疫情发展看,为湖北省供应种子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最大。但湖北早稻面积较小,2019年在200万亩左右,中稻要在4月中下旬才开始播种,所以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北非蝗虫大爆发,引起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大关切,国务院要求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实际上对于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子企业有利。
二、农药出口可能受到影响
我国是全球的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截止2018年,登记的农药有670多种,拥有较为完整配套的农药生产工业体系。我国农药近几年生产量都在300万吨左右,农药出口规模基本保持在150万吨、7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我国农药生产的外向性比较明显。疫情防控前期,农药生产企业开工、农药配送会受到一定影响,但50%的生产用于出口,国内用药不会受到影响。疫情防控前期总体上不属于农药施用高峰期,对农药用量也不会有很大影响。
对农药行业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农药的出口。从1月底开始,WTO已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3月5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货物贸易采取管制措施。这些应急措施可能会对我国农药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只要种上地,农药就是刚性需求。防治蝗虫也需要大量用药,因此,农药出口即使受到影响也是暂时的。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今年国内农作物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小麦主要是条锈病和赤霉病,玉米主要是草地贪夜蛾。据此推测,国内相关病虫害防治用药可能增加。农药行业整体上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
三、警惕化肥行业去产能进程逆转
我国氮肥、磷肥产能过剩,钾肥需要进口。
氮肥方面。“十二五”期间各地氮肥装置大量投产,至2015年左右,氮肥过剩情况已经比较严重。最近几年氮肥行业的主基调是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我国氮肥行业才扭亏为盈,2018年实现了近10年来的最好效益。业内人士预测,氮肥行业很难保持2018年的盈利势头。从产地看,氮肥生产较为分散,湖北省产量占全国10%左右。
磷肥方面。我国磷肥行业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但从2017年起,我国磷肥产能呈下降态势,行业出台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产能置换方案设想以及鼓励兼并重组等政策初见成效。从磷肥的生产区域来看,主要生产地为湖北、云南和贵州。湖北省磷肥产量约占34%,位居全国第一,云南省约占24%,贵州省约占16%。
钾肥方面。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钾肥产能主要集中在青海格尔木及新疆罗布泊地区。
因此,湖北磷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氮肥企业也受到一定影响,钾肥企业在西北,受到的影响最小。随着国家分区分级防控,复工复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化肥产能迅速恢复。据业内人士介绍,云贵地区已经废弃的磷肥生产装置今年又投入使用。长期以来,我国化肥施用量较高,利用率低。1年减少施用量不会对产量造成大的影响。我们在保障化肥供应的同时,应该高度警惕多年以来氮肥磷肥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效今年发生逆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