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李勇:以进一步深化改革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返回列表
查看: 41|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李勇:以进一步深化改革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4410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8-5 1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李勇(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凸显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乡村振兴制度保障

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列举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具体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颁布实施,是国家法律为国家战略提供保障的一个重大举措。以改革促发展,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着力完善乡村振兴法治监督机制。继续狠抓《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运用到农业领域,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联结,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增强为农服务功能。

二是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制度赋能“三农”高质量发展。

三是提升制度执行效率。依托全国各地颁布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各项权利;深化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改革,促进专业人才适度向乡村流动。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仍存在着各种壁垒,阻碍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畅通流动,亟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破解断点和阻点问题。一是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破除制约各类要素城乡流动的制度阻隔,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尽快实现农村土地、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同步,引导更多的资本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加快农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与重点实验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都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要继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近这些年,党和政府推出跨省异地就医、养老金全国统筹,对于促进各类要素城乡流动、区域流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中,类似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我们还要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效益,提高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化和产业融合水平,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企帮村的城乡产业深度融合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陕西省靖边县的“确权确股不确地”土地经营模式、浙江省嘉善县的“飞地抱团”强村发展模式、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镇的“街道经济联合总社”发展模式,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通过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针对“三产”融合、“三变”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类切实可行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国稳步推广。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融合关键节点建设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县城和县域两大关键节点作用:

一是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城尾乡头”的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县城客观上为乡村农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引导县城的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能够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发挥县城的节点作用要内外兼修。对内,要增强县城自身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对乡村要素流动的吸引力;创新实施居住证制度、人才公寓等措施,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对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客货邮融合运输等方式,促进特色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通过设立分校、分院等方式,实现县城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乡村下沉,促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重点围绕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去推进。要坚持县域整体布局谋划,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对未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打出提前量,严格落实5%的建设用地用于旅游设施建设、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确保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需求。要依托城市可用资源和乡村优质资源,依托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稳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在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上下大力气,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降低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之间双向融合

新发展阶段,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制度藩篱,把乡村发展成为城市居民旅游、康养目的地。双向融合应以城对乡的融合为主。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城乡收入比降低至2.39∶1。城市人口明显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工业经济体量远超农村、农业,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物质技术条件。工业反哺农业方面,要依托我国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优势,加大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提升农副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助力乡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城市反哺农村方面,要依托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人才反哺方面,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技能教育,出台和实施促进技能管理人才下乡扶持政策,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技术反哺方面,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提高乡村现代农业生产效率。金融反哺方面,要借助城市和城镇雄厚的金融资源优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落实金融机构改革方案,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民生

我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就业压力较大,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着不少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唯有推动高质量发展,因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积极稳妥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求稳、先立后破的原则,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图景。(来源:中国青年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