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代玉启,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信仰、思想和道德支撑,文化在人类社会公共治理中发挥着培育社会价值、塑造社会精神、规范社会行为等重要作用,是任何社会行动不可或缺的条件,更是各级各类治理必不可少的根基。作为治理的重要向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好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赋能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谋划推进,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018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以“九个坚持”概括的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基本内容的较早表达;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十四个强调”概括的党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的进一步凝练。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理论思考。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策略的构想;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概念表达,明确“七个着力”的部署要求。作为文化工作布局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层面进行方略展开,充分体现了文化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突破与创新。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实践层面的要求,共同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观点、基本精神和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深刻赋予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综合治理的意蕴。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治理到经济治理的发展,目前正在走向文化治理的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适应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而产生的新理论,亦是直面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所未有之势而形成的新成果,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彰显出深厚的治理意蕴,彰显着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文化创造力得到空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以及在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力量不断得以释放和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彰显,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自信坚定,不仅推动中国逐步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更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做出了更加积极的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重视全民族文化自信,强调引领作用和创新发展,秉持深远宏阔的全球视野,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对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以文资治,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治理意涵,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课题。一、正心明德,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和力量源泉。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构成要素,文化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实现广大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价值指向,依托浸润式的思想道德感化、规范性的价值引领和多样化的资源配置等方式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为群众打造高品质的美好生活。1.围绕立德树人,培养精神富有的时代新人习近平多次强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这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培养时代新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协同发力,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共育的培养合力。一方面,在“以文化人”中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题中之义。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教育历程中逐步回答了“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指出,要“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以文化人”与“立德树人”具有内在契合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为立德树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和力量支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自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实现理论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通。通过“以文化人”,既注重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着力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另一方面,以“兴文化”赋能“育新人”。“育新人”以“兴文化”为前提,“兴文化”以“育新人”为途径,二者在逻辑上互为前提、在实践上共时统一。习近平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将精神富有内嵌到时代新人的内涵之中。培养精神富有的时代新人,需要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为基本要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体原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大力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习与践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好学校教育主渠道,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拓展教育载体及教育方式,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劳动教育,聚焦家庭、放眼社会,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融合。通过“兴文化”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为人民群众提升知识技能、提供精神滋养、筑牢道德基础,从而为推进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伟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2.聚焦基础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因素。习近平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这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治理的功能和意义。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始终念兹在兹、谆谆教诲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等演变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治理维度考量,遵循从“培育和践行”到“广泛践行”的行动逻辑,强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巩固文化主体性。一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文化作为社会的精神财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塑造其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作为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的传统底蕴。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价值观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影响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把握、传承创新。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弘扬正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三是以新闻舆论为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舆论工作发挥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并将其作为中介因素,不断拓宽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场域和新渠道。3.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命题,进一步突显了人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文化的核心就在于人。以文化为着力点,充分激活文化的治理效能,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人民的需要是文化的根本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必须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旨归,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品质,其对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期待。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加公平、更为全面、更可持续的文化服务需要。新时代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品质,就要坚持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公共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体现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充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人民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价值逻辑,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丰富和滋养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凝结党和人民精神文化智慧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其蕴含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价值引领等强大伟力。当前,不同群体精神生活面临着不同困境、表达出不同价值诉求,这迫切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立心铸魂、凝心聚力,逐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4.汇聚民心民力,纾解社会发展痛点难点民心民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能够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繁荣稳定的方向前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交织复杂的问题、难题日益显现。文化作为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民众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更是天然的社会治理力量,成为纾解社会发展痛点、难点的“无形之手”。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精神的感召力,通过凝聚社会共识、汇聚民心民力,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为社会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坚持以文化“心”,凝聚民力。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这种文化环境能够强化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与情感共鸣,促使人民群众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凝心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能够推动形成集体记忆和价值共识,从而强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互助,为纾解社会发展痛点难点贡献合力。另一方面,坚持以文化“堵”,普惠民生。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文化在推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系统阐述了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反作用。“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既是化解社会“堵点”的重要手段,也是普惠民生的关键法宝。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注重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因地、因时、因事实行这些具体措施,能够减少分歧冲突、缓解社会矛盾,从而凝聚民心民力、促进社会和谐。二、凝神聚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加快推动文明治理和治理文明,是实现国家治理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化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治理价值,而且能够集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力量,共同推动国家的有效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把握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作为一种“软权力”,文化领导权不同于政治领导权,不同于法律强制,而是一种通过文化吸引、说服和认同来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权力。坚持和巩固文化领导权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为加强和创新国家治理提供科学依循。新征程上,如何构建党的文化领导权实现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指出:“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形势和局面,“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领导干部要自觉担起主要责任,坚持原则、敢抓善管,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本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另一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管宣传媒体。党管宣传媒体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贯彻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方面面,为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在实践中,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强化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严格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根基,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把握国家治理正确发展方向、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2.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优化国家治理的总体布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养料。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其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不仅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反复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离开精神文明进步的单一物质文明发展,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符合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鲜明特色,不断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精神指引和力量支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在国家治理的任何一个领域,其治理模式的产生不是由该领域的专业和权威力量单独塑造而成的,而是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要着力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大力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道德素养,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厚植国家治理的人心根基。3.坚持“两个结合”,夯实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传统底蕴。中华民族在5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了家国一体、天下为公、休戚与共的价值理念,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提供了精神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两个结合”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在理论维度上,“两个结合”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个结合”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第二个结合”体现了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规律。在历史维度上,“两个结合”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法宝,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以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创造出辉煌成就。在现实维度上,“两个结合”是回答时代重大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这一需要反映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同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紧密相连,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事业上。“两个结合”内在一致、辩证统一,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两个结合”的思想智慧,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推进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将传统伦理本位的社会向社会本位的社会推进,并持续强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认同。同时,中华文明展现出一以贯之的包容性、和平性等品质,中国共产党充分把握这些特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留传统底蕴的基础上赋予其鲜明的现代特色,筑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可见,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灵活运用其中的治理思想,有效推进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认识已经由实践探索上升到把握规律的新阶段,夯实了新时代凝聚社会共识、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力的文化根基。4.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确国家治理的应然取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助于使文化不再只是被动地在社会中形成并表征社会与历史,而是成为构建社会、历史与主体行动的要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反映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内在需要。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其复兴之路紧密相连。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100余年中国共产党历史、7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深刻蕴含着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诚如习近平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底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及其特质,具有独特的文明价值,对于促进中华文明现代性转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塑造国家民族政党现代形象将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在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揭示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性,展示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和必然性。必须在突出特性的前提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理解其形塑现代文明大国的关键密码。必须在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文化主体性,推动文明进步发展。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植根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现代文明建设全球视域。三、文明互鉴,深化全球治理变革 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化解文明冲突的中国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华文明历来秉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思想理念,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能够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发声,以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广泛认可推动国际文化秩序重构,夯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1.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从张骞西行到鉴真东渡,从万国衣冠相会长安到海上丝路万里扬波,中华文明自古就开放包容,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展现着对世界文明的开放胸怀。“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倡议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蕴含创新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享发展等文明发展新理念,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文明倡议以5000余年中华文明为厚重积淀、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文明交往思想为理论内核,批判性借鉴了世界文明交流史的诸多经验,生成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实践,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科学指引,为重塑全球文明秩序提供了实践路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秉承平等尊重、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态度,为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消除了思想文化障碍、夯实了文化基础,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实践过程中,应进一步建立全球文明对话交流平台,推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友好交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可以说,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是中国道路化解文明冲突的创新理念,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指引,更为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既是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将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我们应当不断提升全球文明倡议对外传播的实效,重视瞄准青年群体,用好社交媒体平台,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精准传播工作,携手世界各国以深化交流互鉴构筑全球治理体系新格局、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2.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必然伴随着话语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提升。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在当前国际竞争格局下,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命题,在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和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采取一系列方法措施,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更好履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带动中华文化创新创造、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增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中,中华文明创造了延绵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辉煌奇迹,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有益帮助。习近平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摆在全局性的战略位置,从提升塑造力、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等层面进行战略布局,不断开创国际传播工作新局面。具体而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回应时代诉求,保持开放的视野胸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点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哲思、邦交之道、治国理念和精神追求展示出来、传播出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巩固国内民众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强化文化传播的“同心圆”效应,循序渐进打造“民族—世界”的文化辐射圈,创设交融共生的世界文明百花园。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治理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产生,由于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健全,全球治理危机日益显现。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共同体内涵,集中体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有效弥补了现有全球治理方案的不足,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在人类发展进步大潮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实现共赢共享,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强调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坚强的理论支撑。“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表现形式,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指导,形成了‘世界性’的文明特质,在目的维度上指向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历史性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实践进路的生动展现,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文明交往范式,彰显了当代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使命担当。进入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持续注入强大生机活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描绘了全球治理的理想蓝图,为全球治理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人权的政治性、道德性和法理性等维度确立全球人权治理新理念,从政治、安全、经济、文明交流和生态等维度开辟全球供应链治理新路径,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对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等。4.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基于全人类客观需求的价值共识,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方案。全人类共同价值贯通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面,凝聚了世界各国处理彼此关系时的普遍共识,是各国人民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2021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所作的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演讲中指出:“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新的价值路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担当。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团结起来,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摒弃小圈子及零和博弈思维,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互助,与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和西方“普世价值”的真理性超越和历史性超越,具有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全球治理新秩序等重要意义。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全球治理的意义在于,它从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诉求出发,逐渐成为中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携手各国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遵循的价值准则。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中国始终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立场,指明了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实路径。当前,由于西方话语霸权遏制、逆全球化思潮涌起及中国自身对外传播话语局限等因素影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仍面临严峻挑战。这不仅需要开放型世界经济、新型国际关系等的保障,更需要中国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力,构筑中国话语解释力,探索适合自身文明特色的弘扬路径,并在交流互鉴中加深不同文明了解,在深化国际交往中增进文化认同,以此聚合全人类共同价值优势,更好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立足中华文明,以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基本框架,以抵制西方“文明冲突论”为着力点,才能探索出适合自身文明特色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路径,从而真正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结 语 文化者,文治教化之谓也。《礼记·祭法》云:“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所谓文治,就是以礼乐治民。礼主别异,乐主和同,礼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两个大局”背景下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身现代化情境而形成的。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既是对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还是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发展眼光观察历史之变和时代之变的理论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包含治理理论观点的创新和突破,又包含治理工作布局的部署和要求,彰显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三重意蕴。在社会治理方面,深刻把握“现实的人”的价值意蕴,以时代新人为出发点,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夯实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在国家治理方面,立足政党这一领导力量,需要在明确文化赋能国家治理正确方向的基础上,优化国家治理的协调布局、夯实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明确国家治理的应然取向,筑牢国家治理的文化根基;在全球治理方面,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循序渐进打造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体系,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全力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厚植全球治理变革的文明底蕴。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全球治理变革完善,将“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底蕴转化为有效治理的深层力量,以“人类知识的总和”不断开辟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在文明辉映互鉴的过程中努力推进人类文明的历史进阶。编辑:墨恩 文章见《中州学刊》2024年第8期“政治与党建”栏目,因篇幅所限,注释、参考文献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