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印度几十年来首次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返回列表
查看: 55|回复: 0
收起左侧

印度几十年来首次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6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69291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9-12 09: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郑文慧

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全球谷物贸易与市场报告》指出,2023/24年度,印度将在本世纪首次失去其玉米净出口国的身份。财联社也报道称,随着印度大力推动生产玉米乙醇,这导致这个亚洲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几十年来首次成为净进口国,甚至可能成为玉米市场上的永久净进口国。印度的家禽养殖户已经随之感受到了成本上升的压力,而这一14亿人口大国的贸易转变,也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全球的玉米供应链。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印度增加玉米进口的前景,很可能会对目前已接近四年低点的全球玉米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对标中国这个人口规模同等量级的国家,印度玉米消费增长的潜力巨大。印度大米、小麦年产量均超一亿吨,分别为13800万吨和11400万吨,与全球产量最多的中国相差不大,中国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分别为14600万吨和14000万吨,但玉米产量则有很大的差距。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3/24年度,印度玉米产量预计为3750万吨,而中国则为27700万吨,前者仅为后者的13.5%。这背后,除了饮食习惯差异之外,更是人均肉类消费量、饲料行业和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2023/24年度,印度玉米饲用消费量预计为2300万吨,食用、种子和工业(FSI)消费为1470万吨,总消费3770万吨;而中国相应的数据分别为19350万吨、9646万吨以及29964万吨(中国农业农村部8月供需报告),日经新闻报道也显示,2021至2023年的平均肉类消费量,中国约为9900万吨,而印度约为790万吨,仅为前者的十二分之一。

印度玉米乙醇需求的增长使之成为全球粮食贸易的焦点之一。财联社报道称,今年1月,印度大幅提高了玉米乙醇的采购价格,并限制使用甘蔗来生产乙醇,这导致印度国内玉米需求突然上升。随着印度政府推广在汽油中添加乙醇以减少碳排放,并试图确保在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甜味剂市场上有充足的廉价糖供应,印度似乎将成为玉米市场上的永久净进口国。

资料显示,传统上,家禽和淀粉行业吸收了印度大部分玉米产量(约3600万吨)。然而,去年印度乙醇蒸馏厂开始更多使用玉米作为生产原料,尤其是在今年干旱灾难频发之后,印度政府突然限制使用甘蔗作为燃料,乙醇蒸馏厂对玉米的需求进一步有所增加。全印度家禽饲养者协会的一位官员表示,这导致了多达500万吨的缺口。

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今年约有350万吨玉米用于生产13.5亿升乙醇,约为去年同期的四倍。一位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表示,“甘蔗可以从下一季开始为生产乙醇贡献更多,但不能超过50亿升。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国内食糖消费,”这意味着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产量将增加到30亿升,需要近800万吨玉米。

不断上涨的玉米价格已经使不少印度家禽养殖户陷入了亏损——因为饲料占到了养殖总成本的约四分之三。全印度家禽饲养者协会和复合家畜饲料制造商协会目前已要求印度政府免税进口500万吨玉米。长期以来,印度会对玉米进口征收50%的进口关税,不过印度政府在6月时已允许以15%的优惠税率进口约50万吨玉米。

印度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在价格上涨的诱惑下,贾尔纳地区的一些农民已减少了大豆种植面积,并扩大夏播玉米的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比一年前增加了7%。而印度玉米市场需求的转变,无疑也将对全球尤其是亚洲市场的玉米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南、孟加拉国、尼泊尔和马来西亚等传统的印度玉米出口市场,现在不得不从南美和美国采购供应。

报道称,胡志明市的一位贸易商表示,越南最近减少了从印度进口玉米,因为印度的价格太高了。与此同时,印度玉米需求的蓬勃发展。印度贸易部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印度的玉米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4981吨激增至53.17万吨,而出口量则从180万吨下降至了24.19万吨,降幅高达87%。一位印度玉米出口商表示,“往后,我们每年可能都必须进口玉米,因为产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除此之外,更根本的需求变化值得我们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9日刊登题为《印度将成为全球食品消费中心》的文章中指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未来10年中国在世界粮食消费中的拉动作用将减弱,而印度的影响力将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饮食习惯变化,有可能对未来的粮食供求关系产生决定性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近日发布的《2024-2033年农业展望》指出,全球对于包括饲料在内农产品的消费量将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粮农组织市场和贸易部资深经济学家分析说:“需求增量的94%将来自印度、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上述《日本经济新闻》的文章指出,最大的变化将是消费的主角从中国变成印度。中国在过去10年(2014至2023年)占全球农渔产品需求增量的28%。但在接下来的10年(2024至2033年),这一比率将急剧降至11%。印度在全球农渔产品需求中的占比将从13%扩大到20%。人口持续增长的撒哈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占比也将从10%增至18%。

从对主食的消费来看,预计主角将明显发生更替。预计2033年中国小麦消费量为1.47亿吨,虽然仍会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但与2021至2023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只增长2.6%。而印度的消费量将增长27.7%,达到1.37亿吨,接近中国的水平。从大米的情况看,中国的消费量将保持不变,但印度的消费量有望猛增22.8%。粮农组织等机构认为,印度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数量将增长,生活水平也会提高。

难以预测的是饮食习惯的变化。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现在都是14亿多,规模相当。2021至2023年的平均肉类消费量,中国约为9900万吨,而印度约为790万吨,仅为前者的十二分之一。虽然两国饮食文化有差异,但一般来说,收入越高的国家肉类消费量越大,随着经济增长,肉类消费量还会增加。由于印度素食人口较多,粮农组织等机构对该国今后的肉类消费量作了较低估计,但如果因收入增加等原因,该国民众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包括饲料用谷物在内的全球粮食供求动向将受到很大影响。未来10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消费无疑会扩大。发达国家的小麦消费量预计将增长3.8%,牛肉消费量将增长1.7%,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小麦消费量将大幅增长15%至17%。到2033年,非洲人口将从现在的14.9亿增至18亿,仅小麦、玉米、大米等主食的消费量可望急速增长22%至42%。

面对三十年前美国经济学家“谁来养活中国”之问,中国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的同时,也为全球粮食贸易体量的壮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当前,印度也开始从亚洲最大的玉米出口国(但绝对量不大,200-400万吨/年),变为净进口国,这一过程和当年的中国相似,很可能将进一步影响全球玉米供应链和贸易格局。截至2022年,印度还是全球前十大玉米出口国之一,并长年占据着亚洲最大玉米出口国的位置。财联社报道显示,根据历史统计,印度通常每年出口200万至400万吨玉米,但贸易商估计,到2024年,印度玉米出口量预计将下降至45万吨,而该国的进口量则将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00万吨,主要来自种植非转基因玉米的缅甸和乌克兰。我国也曾是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之一,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至2009年,玉米国际贸易总体维持净出口格局,2003年出口量曾创1639万吨的历史新高,此后出口大幅下降,2009年玉米出口量减少到13万吨,但进口量更少,玉米贸易仍为净出口格局。从2010年开始,我国玉米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大幅减少并逐渐趋于停滞。当年进口量增至157万吨,净进口达145万吨,此后我国玉米已连续13年保持净进口,2022年净进口达2062万吨,玉米净进口已呈常态化趋势。

中国在这一新兴国家粮食消费逐渐在世界市场唱主角的过程中,能否提早布局占得一杯羹?近日已有声音呼吁,面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低迷、进口压力大等局面,需要大量发展粮食出口加工业,可重点在自贸区、港口等地布局出口加工基地,将进口的原粮加工成为制品出口到国外,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工品的需求提升我国粮食产业链的全球控制能力。比如,依托我国作为全球领先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国的优势,近日吉林白城就出台了深化关企沟通合作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全力支持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期待在新的全球粮农贸易格局中,我们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从而反哺国内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求在更高水平上保障粮食安全。(来源:财联社、参考消息网、日本经济新闻)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