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赵豪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谢希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佳伟(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 大数据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治理过程中,尤其在疫情发展趋势预测、疫情防控处置措施部署、潜在风险判断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社会治理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被动应付、行动迟滞、缺乏衔接、举措不力、物资无序,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还缺少应对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和技术处理手段,从而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显出了诸多无奈。
对此,我国应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处理好政府大数据开放共享、社会大数据应用创新、智慧城市集成创新三方面的工作,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综合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区块网格”机制、“区块互联”的数据共享机制,以及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使区块链在疫情防控等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大数据技术应用驱动创新发展方面汇聚更多竞争优势,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
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大数据是一种新技术和新架构,它能够对体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社会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及时发现问题、趋势,从而为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大数据在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检验。
积极推动大数据助力社会治理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政府治理能力、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我国应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大数据技术应用驱动创新发展方面,汇聚更多竞争优势,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大数据产业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和数据质量,可以为防控疫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数据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应用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问题、安全问题、隐私权问题等。
一是大力推动政府大数据开放共享。作为大规模社会信息的原始采集者,政府积累、掌控了大量数据资源,但政府在数据使用上往往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开放政府数据,使数据实现法律框架下的开放共享。2008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的第一天就要求美国联邦机构公布尽可能多的数据,还促成了美国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data.gov网站的建立。英国政府也颁布了鼓励信息公开的法规,并创建开放式数据中心,促进数据开放。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开放数据的热潮中,我国也应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共享,为企业和社会利用政府大数据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积极鼓励社会大数据应用创新。大数据是“现代社会的新石油”,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作为大数据的生产者及主要使用者,可以通过参与研发并运用各种最新的数据采集、清洗和挖掘技术或工具,实现对大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应该鼓励这些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整个社会形成研究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潮流,实现从信息采集环节,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一系列流程的自动化,扩大数据处理量,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以此为创新型社会建设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新动能和新优势。
三是借势推动智慧城市集成创新。应该看到,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所利用的若干大数据应用,多属于碎片化应用,尚未形成完备的应用体系。其中,智慧城市作为大数据应用的集成创新载体,在疫情过后应该加快其建设进程。疫情期间,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而要在特殊时期保证城市治理的井然有序,就需要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医疗资源、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进行数据化管理,并充分应用智慧城市所应具有的人工智能灾备预测和智慧控制功能,以更加科学的治理手段,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疫情防控数据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总要求,其中“精准施策”是防疫工作的重要方法论。面对疫情防控的动态变化,如何把“精准施策”做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数据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前提,而在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等紧急性公共事务中,各级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统筹的时间极为有限,对各类数据和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全面性的需求剧增。
一是疫情的紧急性和复杂性给上级协调系统带来很大挑战,跨部门间建立紧急信息联动的统筹难度增大;
二是基层组织,包括卫健系统和慈善组织机构等的信息化资质有限,发布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性、公信力同公众期待存在落差,在落实国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三是公众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的情况下,容易被各种信息浪潮包围,难以第一时间区分真假。
总之,疫情防控的不断深入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建设可以应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课题。
这些问题重点表现为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不深入、不扎实;对上级部署和安排不认真执行或者消极敷衍;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疫情信息;“表格抗疫”“刻意留痕”“一转了之”等形式主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统一部署决策的局部空转,也对疫情总体研判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造成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可归结于三方面:一是“表出多门”,基层疲于应付;二是对基层落实效果缺乏可考核性,某些考核过于频繁和机械;三是缺乏对数据的来源和操作的存证和溯源。
发挥区块链在疫情防控等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块网格”机制是指依托区块链技术完善网格化治理手段,实现信息存证和追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借助区块链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综合数据信息平台、统筹实时数据、构建数据和信息存证溯源,对落实各级主体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疫情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一是对疫情数据质量的置信问题;二是对基层及各级数据操作相关人员的监督问题。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使之可以结合并强化现有网格化治理平台,有效保障数据的质量,提高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并降低治理成本。在基层网格中,可以通过群智感知和数字签名技术,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数据的实时采集中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来源可追溯,进一步建立“谁举证,谁负责”的群智数据采集激励机制。在基层网格之上,将网格分级分块管理,分别在各级网格建立区块链信息存证和追溯机制,从技术手段上落实各级网格的主体责任,形成“群众参与、分级负责、人人监督”的疫情防控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区块链在基层网格部署的难度,通过区块链云的形式,为网格数据操作提供简洁透明的云端接口,使区块链相关操作彻底融入现有网格治理平台,不额外增加基层数据操作员的负担。
“区块互联”是在区块网格的基础上,构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据交换体系,交换、共享医疗资源、各类物资供给、交通、社区等跨部门信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科学精准的施策需要通过大数据来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在疫情防控中,更需要集合来自公安、民政、卫健等各部门的信息,并统筹民航、交通、物流、商业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从科学治理的角度看,多元信息的汇总和聚合至关重要,而数据集成的基础可以借助区块链联接各个“数据孤岛”,将分散自治的各个信息中心及主体机构的数据目录及部分数据上链,依托区块链建立分布式信任机制,利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交换,通过安全协议保障数据通信安全、防止数据篡改,通过认证机构对数据进行上链验证。这些技术,可以解决当前数据汇总中通常采用的“点对点数据交换”和“集中式数据共享”所带来的信息传递延迟问题,也可以避免重复采集所带来的数据质量和成本问题,避免多方数据采集所带来的多元异构数据集成问题,并且降低数据共享成本,促进数据流转,显著提升数据质量和交换效率。另外,数据的连通和共享可以从技术上减少类似“表格抗疫”等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保护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有助于破解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对称性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地方系统和中央系统的信息不对称,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公众的知情诉求和实时信息发布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拥有统一的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相关信息发布平台,也许在疫情发展初期就可以避免对个别一线医护人员的片面轻率处理,从而有效发挥新闻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助于将疫情阻断在源头;也许在疫情逐步升级时,相关组织团体和社区就会更早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将疫情传播的速度降到更低;也许在疫情防控攻坚战时,公共舆论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就能得到更及时的正面引导,有效避免“谣言比真相跑得快”的情况。
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具有信息存证和溯源的功能,从技术上可以为公众提供有公信力的信息来源,为各级新闻媒体提供权威的信息素材。区块网格和区块互联机制为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数据依托,而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区块网格和区块互联机制信息运作的最终归属。通过依托区块链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可以在技术上保障信息来源准确可溯,从而使信息发布做到正本清源、立此存照,真正使得重大信息和重大决策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时间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可以构建信任的机器,而机器信任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信任。信息可以通过“上链”建立信任;可以通过“跨链”传递信任。通过结合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数据疫情防控平台建设方面,建设“区块网格”的纵向疫情数据采集和汇总体系、“区块互联”的横向数据交流共享机制、有公信力的统一数据发布平台,从而实现从信息建设到信任建设、从信任建设到信心建设的发展转变,为疫情防控和应对未来潜在的紧急性公共安全事件做好数据驱动方面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