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刘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传统农耕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近年来,各地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方面重视空前,舞龙灯、耍狮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谚歌舞,以及农耕技术、种养模式、生产工艺、地域风俗、美食名吃等等,大量文化遗产不断被发掘、整理和传承。但这些都只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表象,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传统农耕文化,更深入地挖掘表象背后蕴藏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经验智慧、制度设计等,从文化的本质上予以继承和弘扬。
“天时、地利、人和”在我国妇孺能诵,“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和”成了人们万事行为的准则,但很少有人了解它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是我国农民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农业哲学思想,被国外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文明的“黄金定律”,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现代工业文化的理念只要求遵循市场规律,赚钱就干,不赚钱不干,由此构建起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规律基础。农耕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道法自然,但它需要遵循三个规律,一个是自然规律、一个是社会需求规律、一个是市场规律。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往往要事倍功半甚至颗粒无收;农产品是社会必需求,是刚性需求,不管赚钱不赚钱,必须种必须养,这是社会需求规律;农业在遵循前两个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最好能赚钱,不然就难以为继。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农业提质增效,适应市场,既能满足大众多元需求,又能有利可图,持续发展。因此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循农耕文化的三大规律才是最好的继承和弘扬。如果只以所谓先进的工业文化理念为指导,农业只有死路一条。
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桑基鱼塘等种养模式是古代农民的经验总结。“人靠地长,地靠人养”,“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等是他们的智慧发现。神农尝百草,进而有中医药的诞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已经走进183个国家。外国人只分一年四季,我们的祖先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并以此安排生产生活,如今二十四节气已经被联合国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有评价说这是中国人对人类的第五大发明和贡献。
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自治为主体的社会,乡村的一些自适性制度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江西万载县100多年前就成立的一个用水协会,每家每户都遵守制度利用水资源,直到现在都没有破坏过。在土地问题上,先辈们也创造了许多今天很有参考价值的民间制度。比如永佃制,就分出田底权和田面权。田底权即所有权,田面权即经营使用权。获取永佃权,一是出卖自家土地时作为出卖条件,二是帮助荒地所有者开荒作为开发荒地的条件。租地的租金支付也分为上打租(即先打租再种地)下打租(即收成后打租),还有押金租,有人借机把租来的地通过这种方式再租出去。这些依据当时社会现实做出的规则设计,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比较灵活的制度空间。
由官民合建于1885年的陕西大荔县“丰图义仓”,慈禧太后给它题名“天下第一仓”,粮仓的防火、防盗、防鼠、防虫、防潮、防雨、通风等综合功能设计得全面且科学合理,全县50多个村每村在这里都有一间粮仓,丰年的时候,大家把余粮放到粮仓,灾年的时候再下发给受灾的民众。历朝历代官家都设常平仓,像现在的国家储备粮库,丰年收储灾年放粮,从而实现平抑市场。“丰图义仓”这种地方自救的制度设计今天也还应发扬光大。在实行村民自治的现实乡村社会,有些事务即可借鉴这种自救的思维方式,以利益共同体的新格局,设计出新的地方自助制度,不应全由政府包揽。
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源头、根脉和精魂,继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既要注重表象,注重形式;更要注重本质,注重内涵,如此,传统农耕文化才能活化源头,保住根脉,精魂不散,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续写才能薪火相传,代不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