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未来粮食怎么种、靠谁种?智能化“金扁担”挑起新农活
返回列表
查看: 821|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技策略] 未来粮食怎么种、靠谁种?智能化“金扁担”挑起新农活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6-8 1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金扁担”来比喻农业现代化,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两会“热词”。
  日前,扬州发布报道了“扬大教授攻关稻麦栽培‘无人化’”,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聚焦这一新闻,称赞这项科研攻关是在为广大农民打造一根成色十足的“金扁担”。
  从科研到应用、普及,扬州农民“金扁担”挑得如何?眼下“芒种”已过,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农事进入最忙时,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广袤田野如同大舞台,收割机、翻耕机、施肥机、插秧机等各类农业机械驰骋阡陌,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1.png
作业人员正在头桥镇境内收割小麦。濮良平摄(资料图片)
  我有一个梦
  以后种地,手不沾泥、脚不下田
  5日一大早,江都吴桥镇,天空一会儿晴一会儿阴,让葛忠奎有些揪心。“再过个把小时,只要最后一块地里的麦子收割完了,下雨也不怕。”他自言自语道。
  葛忠奎是江都三五斗农机合作联社理事长,这一季共种了3000多亩小麦,前段时间天气晴好,正好抢收麦子。合作联社的三台收割机远远不够,葛忠奎又从附近乡镇花钱请来了12台,总共15台收割机日夜抢收。可是从3日开始,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葛忠奎煎熬了几天,终于在5日收到微信:3000多亩小麦全部收割完了。
  “这么多田块,没有机械帮忙简直不敢想。”葛忠奎说,他们合作联社拥有收割、翻耕、施肥、播栽、植保等各种功能的农机50多台(套),在政府引导示范推广一系列全程机械化新装备新技术的同时,他们还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农机智能导航装备田间作业试验。经过一段时间摸索,装配上智能导航系统的农田机械,已能在翻耕整地、开沟挖墒、播种栽秧等环节实现无人驾驶;种苗繁育也实现了智能工厂生产。
  “智能技术是个新玩法,至少能节省不少人工成本。”尽管如此,葛忠奎并不满足,他说,“我有一个梦想——农业生产全过程都使用机械,而且全部智能化,那样种地就可以手不沾泥、脚不下田了。”
  在“学习强国”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时讲的“金扁担”故事后,葛忠奎激动地说:“有了‘金扁担’,就能挑起更多新农活的担子,未来农业发展就更有希望。”
  田间实验室
  耕种管一体智能,农作不下田不是梦
  什么是“无人化”?有人这样概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目前,江苏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扬州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88.9%,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但如何实现粮食生产“无人化”?这是一个新的农业重大科技难题。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科研团队针对粮食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瓶颈,确立了稻麦栽培“无人化”思路,并首先通过农机与栽培农艺的融合创新,研究形成了“施基肥、双轴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条施种肥、一次镇压开种行、控深播种、浅旋覆土、二次镇压、开排水沟、化除”九道工序一次完成耕种管整体智能机及其一体化丰产农艺。
  “开展稻麦栽培田间作业‘无人化’攻关试验示范,是探索稻麦‘无人化’生产的有效路径,期望在全程栽培‘无人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免除人工田间作业的辛劳,并能稳定实现稻麦丰产,保障粮食安全。”张洪程介绍,他的科研团队先后在盐城、扬州、泰州、常州设立了4个试验点,从试验效果看,已基本形成粮食耕种管一体智能机“无人化”田间作业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
  “作物栽培田间作业‘无人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多类型农机、农具投入和用工投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姜雪忠表示,农机、农艺与智能化融合的进一步深入研发与完善,为未来稻麦主粮“怎么种、靠谁种”提供了颠覆性技术支撑。
  扬州新实践
  融合铸就“金扁担”,挑起更多新农活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老龄化凸显,大家都在担心将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农业生产装备智能化的发展,将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扬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研究员张永泰说,农民期盼着各种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更高些,种田更轻松些。破解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难题,还需要加快研发、创新与完善“无人化”农机、农艺、智能的融合技术,铸就“金扁担”,替代人力挑起更多新农活。
  “现状来看,我们还有不少‘巴掌田’,并不符合智能机‘无人化’作业条件,投入也不经济,需要对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扬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袁秋华建议,要把一家一户零散承包地集中流转,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结构调整等方式,让耕种管收智能化机械从机库到田间畅行顺达,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抓好粮食生产,就是要确保饭碗永远端在自己手里。”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装备处副处长邓昕介绍,今年3月中旬,扬州已制定印发“加强粮食生产农机农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按照全程融合原则,围绕稻麦生产耕整地、播种栽插、植保、施肥、收割、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实现农机农艺融合。
  “目前主要以主栽水稻和小麦的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为重点对象,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指导和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应用,在农机农艺融合中实现稻麦生产亩均节本增效100元的目标。”邓昕说,铸就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要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对农业生产实行智能灌溉、精准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控制。扬州近年来探索出的农机、农艺与智能化融合新路径,有效推动着农业高质量现代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来源:扬州发布)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85

有图有真相